尹成榮
想吃飯不花錢,用勞動來抵飯錢?完全可以!日本東京就有這樣一家餐廳,顧客吃飯不花錢,只要為餐廳服務(wù)五十分鐘即可。這家餐廳的老板川藤秀美曾是一位工程師,她辦這樣一家特殊餐廳的用意,主要是為那些付不起錢而又饑餓的人士提供的。說起來辦餐廳的初衷,還與她的一次經(jīng)歷有關(guān)。
那是川藤秀美剛來東京時,因為手機和錢包被小偷偷走了,不但住宿成了問題,就連吃飯也沒有著落。一天沒吃飯的她已餓得饑腸轆轆,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于是,她走進一家面館,先和老板說好,她的錢包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讓小偷偷走了,如果能讓她吃一碗面,那么她會寫欠條,等賺到錢再還飯錢。
老板聽了川藤秀美的話,看著她真誠無助的表情便相信了她,給她做了一碗面條。川藤秀美吃完后,就要給老板寫欠條。老板微微一笑:“我不要你寫欠條,這樣吧,你幫我把廚房的餐具清洗一下吧。用勞動換一碗面比寫欠條更有意義,你說對嗎?”
川藤秀美聽了老板的話,便去廚房把所有餐具都清洗得干干凈凈,然后和老板告辭。臨走時,川藤秀美真誠地對餐廳老板說:“謝謝你老板,你讓我明白,在走投無路時,并不是真的無路可走,而是我們忘了自己還能勞動,只要能勞動,我們就不會餓死,就能換來更多的希望。”
有一天,川藤秀美去一家料理店吃飯,看到店員正把一個討飯的男人往外轟,邊趕邊罵:“堂堂一個大男人,到處討飯吃,你不是有一雙手嗎?”看到店員鄙夷的目光,那個男人流露出可憐的神情,川藤秀美的心不由得被一根弦抽動了。她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要開一家用勞動來換取食物的餐廳。
川藤秀美立刻著手籌備餐廳,經(jīng)過努力,餐廳很快開起來了,她把這家餐廳起名為《勞動之家》。餐廳的特色是:吃飯可以選擇不付錢,要在餐廳工作一段時間用勞動付飯錢。
川藤秀美給顧客這樣規(guī)定:想用勞動付費的顧客,可以選擇上午班或是晚班。這兩個班的工作內(nèi)容劃分得很清楚:上午班的工作內(nèi)容是給其他客人點單、清理餐具和其他工作。而晚班是在餐廳打烊后,做清潔工作。而第一次工作的顧客,要在餐廳里吃過飯才能工作,這是為了讓川藤秀美了解顧客的背景。
到目前為止,《勞動之家》餐廳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個顧客工作過,用他們的勞動換取了食物。川藤秀美覺得開這樣一家餐廳并不是真正為了賺錢,而是給那些暫時有困難或有勞動力而又挨餓的人提供幫助,讓他們知道,只要有一雙手就餓不著,用雙手不但能換來食物還能做更多的事。
每當(dāng)川藤秀美幫助一個顧客解決了溫飽時,總會想起那位讓她洗餐具的老板,他的話就在耳邊回響。如今,她借餐廳老板的話,也把這個機會提供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希望他們能夠明白: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有一雙手,只要能勞動,不但餓不著,而且還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原載《花卉報》】
山東莘縣 田曉麗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