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唐勝群,陳龍霞,李艷芬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責(zé)任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
隨著分布式儲能等儲能市場的發(fā)展,深循環(huán)或高溫型儲能電池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傳統(tǒng)的閥控電池經(jīng)過深循環(huán)或高溫的使用工況后,除了板柵腐蝕和負極硫酸鹽化外,正極活性物質(zhì)的軟化和脫落也成為了限制電池壽命的主要原因。想要改進活性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主要應(yīng)研究板柵與 PbO2界面的聯(lián)結(jié)特性、PbO2內(nèi)部粒子的結(jié)合性質(zhì),及充放電反應(yīng)的機械性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PbO2在循環(huán)過程中苔蘚化和結(jié)晶化造成活性物質(zhì)間的電子傳輸和機械連接性變差的問題。目前,為了提高正極板的強度,同時改善傳統(tǒng)制造工藝所形成的粗大的四堿式硫酸鉛晶粒,降低化成難度,提出了向正極板中添加 4BS 晶種[1-4]。4BS 在化成過程中通過陽極作用轉(zhuǎn)變?yōu)?PbO2,且仍保持有四堿式硫酸鉛結(jié)晶形態(tài)的特性[5]。這樣得到的鉛酸蓄電池正極板具有比一般極板更優(yōu)異的性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4BS的制備,及其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對 4BS 在固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和物理形態(tài)變化的研究較少。本文中,筆者優(yōu)化了不同固化工藝以確定有利于產(chǎn)生4BS 的固化參數(shù),并采用該固化參數(shù)研究了添加4BS 后不同和膏溫度對 4BS 物化參數(shù)的影響,從而跟蹤研究了 4BS 對極板制造過程和電池性能變化的影響。
以 3-D-180 電動道路車鉛酸蓄電池正極板為試驗對象,經(jīng)和膏、涂填、浸酸后,按照表 1 進行固化。固化結(jié)束后,對樣品取樣,并進行 SEM 和XRD 分析,研究不同固化工藝對固化后鉛膏的相組成和 4BS 含量的影響,優(yōu)化得出利于 4BS 生長的固化參數(shù)。
在 3-D-180 鉛酸蓄電池正極配方的基礎(chǔ)上,添加 4BS 添加劑,使ω(4BS) =1%,然后使用 50 kg真空和膏機制備鉛膏,控制和膏溫度分別在 45 ℃和 60 ℃,制備 2 組生極板。同時,以不添加 4BS的 3-D-180 鉛酸蓄電池正極配方制作參比樣品,和膏溫度為 45 ℃。將以上 3 種極板的鉛膏分別標(biāo)識為鉛膏 1( 添加 4BS,低溫固化)、鉛膏 2( 添加4BS,高溫固化)和參比鉛膏。涂板后,對所有正生極板按照優(yōu)化出的固化工藝進行固化。在固化前,固化 5 h、10 h 和 24 h 分別取 3 種極板上的鉛膏進行了 SEM 和 XRD 衍射分析,跟蹤不同正極板的固化情況。
表1 固化工藝
圖1是3-D-180 電動車用鉛酸蓄電池正生極板采用不同工藝固化后的 SEM 電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當(dāng)固化溫度 ≤60 ℃ 時,采用工藝 1~2 的正生極板鉛膏中沒有明顯的 4BS 晶體;當(dāng)固化溫度≥60 ℃ 時,采用固化工藝 3~6 的鉛膏中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 4BS 晶體,并且隨著溫度的升高,4BS 晶體逐漸長大。
圖1 固化后極板的 SEM 圖
圖2 是按工藝 3~6 固化完成后極板樣品的XRD 衍射數(shù)據(jù)分析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3BS 的含量逐漸降低,4BS 的含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一堿式硫酸鉛(1BS)在 70 ℃ 的下已基本消失。其中,采用工藝 5 的正生極板鉛膏中4BS 的含量最高。結(jié)合電鏡圖可以看出, 70 ℃~80 ℃(工藝 5)的固化溫度有利于 4BS 晶體的生長,但此溫度下生成的晶體比采用工藝 6 時的稍小。
圖2 極板的 XRD 衍射數(shù)據(jù)結(jié)果比較圖
鉛膏中 4BS 晶體的成核和生長過程對和膏溫度非常敏感[5]。因此,對鉛膏 1、鉛膏 2 和參比鉛膏在固化過程中的相變化,及晶粒尺寸進行跟蹤。圖 3是3 種鉛膏固化前的 SEM 圖。由圖 3a 可以看出:雖然添加了ω(4BS) =1% 的 4BS 晶種,但是鉛膏 1 的主要成分為 1BS 和 3BS;只有少量 4BS晶體,其晶體尺寸在 10 μm 左右,晶體形狀不規(guī)則,晶體化程度差;另外,還發(fā)現(xiàn)有少量的氧化鉛分散在 4BS 晶體的周圍。由圖 4b 可以看出,鉛膏2 內(nèi)部的成分種類較少,主要為 4BS 和氧化鉛,而且它們分布很均勻,但此時 4BS 晶體尺寸較小,只有 2~3 μm。從圖 4c 可以看出,參比鉛膏的主要成分為 3BS,有少量的氧化鉛,沒有出現(xiàn) 4BS,其中 3BS 晶體尺寸較小,在 2~4 μm 之間。
圖3 固化前鉛膏的 SEM 圖
圖4是3 種樣品在固化 5 h 后的 SEM 圖??梢悦黠@看出:與固化前的鉛膏相比,鉛膏 1 中 4BS晶種的含量增加了,晶體尺寸仍在 10 μm 左右,但沒有可檢測到的 3BS(見圖 4a);有較多的水合氧化鉛和少量的氧化鉛存在,這種水合氧化物導(dǎo)電性較好(見圖 4b);4BS 已成為主要成分,ω(4BS)已達到 57.3%,晶體尺寸也均在 10 μm 左右(見圖4c);隨著固化的進行,參比鉛膏中 3BS 的含量在逐漸減少,并開始出現(xiàn)少量約 17 μm 的尺寸較大的4BS 晶體(見圖 4 d)。
圖4 固化 5 h 后鉛膏的 SEM 圖
圖5是3 種樣品在固化 10 h 后的 SEM 圖。從圖中可看出:鉛膏 1 中ω(4BS) 增加到 49.6%,接近含量的一半,但晶體尺寸變化不大,大部分仍在 10 μm 左右;鉛膏 2 中 4BS 含量比固化 5 h 時稍有增加,且晶體尺寸大部分仍集中在 10~20 μm 之間,但在整個鉛膏中 4BS 分布不均勻,較為集中地分散在鉛膏的不同區(qū)域;參比樣品中 4BS 的含量增加,且晶體尺寸不斷長大,最大尺寸接近 50 μm。
圖5 固化 10 h 鉛膏的 SEM 圖
圖6 是固化 24 h 后的電鏡圖。4BS 低溫鉛膏固化 24 h 后的電鏡圖見圖 6a??梢钥闯?4BS 尺寸仍沒有較大的變化,且 4BS 在鉛膏內(nèi)部的分布較為均勻。4BS 高溫鉛膏固化 24 h 后的電鏡圖見圖 6b。從圖中可以看出 4BS 的晶體較為規(guī)則,尺寸在 10 μm左右,且鉛膏內(nèi)部孔率較高。從圖 6c 中可以看出參比鉛膏中由于沒有添加 4BS 添加劑,其生成的 4BS晶粒粗大,且晶體尺寸超過 80 μm。
圖6 固化 24 h 后鉛膏的 SEM 圖
固化過程中 3 種鉛膏中 4BS 晶體平均尺寸的變化情況見圖 7??梢钥闯觯涸诠袒?5 h 后,參比鉛膏中 4BS 晶體的平均尺寸達到 17 μm,之后迅速增加,最大時達到了 85 μm;含有 4BS 晶種的 2 種鉛膏中 4BS 晶體的平均尺寸不隨固化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變化較小,且 4BS 晶體的平均尺寸均小于 20 μm,其中,鉛膏 2 中 4BS 晶體的平均尺寸略有增加。
隨著固化的進行,3 種鉛膏中 3BS 和 4BS 的含量變化見圖 8。從圖中可以看出:參比鉛膏中3BS 晶體的含量隨著固化時間的增加而下降,而4BS 晶體的含量在固化 5 h 后才開始明顯提高,且在隨后的固化時間內(nèi)變化較?。缓?4BS 晶種的鉛膏在固化開始就具備了較高含量的 4BS 晶體,而且隨著固化時間的增加,4BS 的含量也在逐漸提高,特別是鉛膏 2 中 4BS 晶體含量最高,在固化10 h 時ω(4BS) 就已達到 69.5%。同時發(fā)現(xiàn)該鉛膏中 3BS 的含量在固化 10 h 時只發(fā)生了較小的變化,ω(3BS) 為 8.3%。
圖7 固化過程中 3 種鉛膏中 4BS 的平均尺寸
圖8 固化過程中 3 種鉛膏中 3BS 和 4BS 的含量
通過對固化方法的優(yōu)化研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固化溫度大于 60 ℃ 時,4BS 晶體開始在鉛膏中大量出現(xiàn),同時發(fā)現(xiàn)采用溫度大于 70 ℃,相對濕度大于95% 的固化方法可生成較多的 4BS 晶體,且溫度越高,4BS 的晶體尺寸越大。
利用優(yōu)化的方法對參比鉛膏與含有 4BS 的 2種鉛膏進行固化。固化過程中發(fā)現(xiàn):隨著固化時間的增加,參比鉛膏中 4BS 晶體的尺寸逐漸長大,固化結(jié)束后晶體尺寸已經(jīng)大于 80 μm,顆粒粗大;而含有 4BS 晶種的鉛膏中 4BS 晶體尺寸基本不隨固化時間變化,且平均尺寸在 10 μm 左右。4BS 晶體尺寸的大小直接決定化成的難易,晶體尺寸越大,化成難度也就越大。
參考文獻:
[1]虞東東, 高云芳, 肖云飛.四堿式硫酸鉛在鉛酸電池正極中應(yīng)用的進展[J].電池, 2010, 40(2):112–114.
[2]戴德兵, 李中奇, 顧立貞.一項成熟的先進技術(shù)——“引晶”工藝[J].蓄電池, 2010, 47(2):55–57.
[3]戴德兵, 李中奇.4BS 的制備及在電動車電池正極添加劑中的應(yīng)用[J].電動自行車, 2009(4):30–311.
[4]吳戰(zhàn)宇, 雷立旭, 顧立貞, 等.高純度四堿式硫酸鉛的制備[J].電池工業(yè), 2011, 16(2): 83–85.
[5]德切柯?巴普洛夫.鉛酸蓄電池科學(xué)與技術(shù)[M].段喜春, 苑松, 譯.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