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方麗
國有國風,校有校風,家也有家風。下邊,我就來說說我家的“三股風”。
爺爺經(jīng)歷過困難時期,他常常教育我們要勤儉節(jié)約,他自己更是能省則省,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來花。記得有一次,媽媽煮的面咸得讓我難以下咽,我吃了幾口后就把剩下的面倒掉了。沒想到這一舉動被爺爺看到了,他那嚴厲的目光直直向我射來。我害怕地低下頭,小聲辯解道:“這面,太,太咸了……”爺爺不聽我解釋,立即開啟了“唐僧式的教育模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血汗換來的,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你倒了那么多面,真是太浪費了……今晚的晚飯你也別吃了,好好反省一下!”傍晚,我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我后悔自己浪費了那碗面,心想著那面雖咸但很有營養(yǎng),只要兌點開水,也是能吃的,可是我卻把面倒掉了,不僅糟蹋了糧食,還讓自己挨餓……我越想越后悔,最后我主動向爺爺認了錯,還保證不再浪費糧食。爺爺皺著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在爺爺?shù)膸酉?,我們家形成了一股“?jié)儉風”。
爸爸常常教育我不要貪圖錢財。有一次,我在放學(xué)的路上撿到了50元,確認四周沒人后,我彎下腰把那50元錢撿起來放進了自己的褲兜,嘴里還嘀咕著:“天上掉餡餅,不要是‘憨包?!蔽夷弥X到超市里買了很多零食,回到家中悠閑地吃起了自己的“戰(zhàn)利品”。
爸爸下班回來,看到我面前的一大包零食,便面露疑色——為了讓我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他們一向嚴格控制我的零花錢?!澳阗I這么多零食,哪來的錢?”在爸爸的追問下,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爸爸聽后勃然大怒:“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能拿!”說完,他領(lǐng)著我回到我撿到錢的地方,等待失主尋來,再把錢還回去。那一天,我們等了很久也沒有等來失主。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爸爸都沒有給我零花錢,以示懲罰。
爸爸言傳身教,讓一股“拾金不昧風”在我心中吹開了。
媽媽常常教育我要有愛心,要善良。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逛街,買完東西后我們的口袋里只剩下回家的路費了。在去搭車的路上,我們看到一個雙腿殘疾的小男孩在行乞,媽媽從兜里掏出僅剩的錢給了他。小男孩連聲道謝,媽媽友好地對他笑了笑?;丶业穆焚M沒了,媽媽便牽著我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家。我向媽媽抱怨道:“要不是你把錢都給了別人,我們也不至于走那么久,真是累壞了!”媽媽說:“你有健全的雙腿,還可以走那么遠的路,可是那個男孩連正常行走都困難,我們幫助他是應(yīng)該的呀!”爸爸知道后也說:“要把幫助別人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多走一點路,還可以鍛煉身體,多好呀!”
爸爸媽媽的“愛心教育”,讓我們一家形成了一股“善良風”。
在“節(jié)儉風”“拾金不昧風”“善良風”的熏染下,我茁壯成長。
貴州貴定縣沿山中學(xué)
(指導(dǎo)老師 陳開明)
家風,又指門風,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詞:“一葛一裘經(jīng)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敝骷依仙嵯壬?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焙脣寢寗龠^好老師,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課,樹立好家風,代代都受益。
請以“家風帶給我的 ”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在橫線上填上一個詞,將標題補充完整。2.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3.注意寫出感情或者啟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