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馬莉 張洪華
【摘 要】目的:探討反饋控制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行為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方法:納入我院糖尿病伴酮癥酸中毒的患者109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反饋控制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采用自我行為管理和生活質量量表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作為評價指標,分析反饋控制護理干預對患者行為和適應性的應用效果。結果:干預組患者自我行為管理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反饋控制能夠改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自我行為管理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反饋控制;自我行為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06-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由于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改變的臨床綜合征,同時也是糖尿病最嚴重最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之一[2]。此疾病進展快,病情危重,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可防可治的,控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不僅可以降低死亡率也可以降低患者經(jīng)濟負擔。本研究將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的護理理念引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中,探討如何改善糖尿病酸中毒患者出院后自我行為管理的情況,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并伴有酮癥酸中毒的患者11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4例,女55例,年齡16~75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即按照住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患者編號,與隨機時間表中任意一時間開始,沿同一方向讀取的109個數(shù)字對應排例,奇數(shù)為干預組,偶數(shù)為對照組。干預期間中途放棄參加此次研究的5例,死亡的9例,中途轉出的11例,家屬要求退出研究的5例,最終全程完成本研究的共79例,其中干預組40例,對照組39例。對照組入住一療區(qū),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入住二療區(qū),應用反饋控制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干預組采用反饋控制方法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措施包括:
1.2.1組建反饋控制護理小組
在科室護士長的指導下,組建了由護理組長、2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及4名責任護士組成的科室反饋控制護理小組,組內(nèi)成員納入標準:①工作年限均超過5年且具備研究生學歷②具備基本的科研能力③具備提出和解決臨床護理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的能力。組內(nèi)成員均能熟練掌握臨床護理技能和理論,且經(jīng)驗豐富,形成了各層級護理人員逐級負責的護理小組。小組成立后,所有成員經(jīng)統(tǒng)一標準化培訓,培訓內(nèi)容主要有反饋控制理論、半結構化訪談的方法、技巧,評價指標的判定。
1.2.3進行以反饋控制為主的護理
(1)住院期間
患者收入院以后,經(jīng)過及時搶救,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運用胰島素調(diào)整血糖,待血糖值降到13mmol/L后,開始干預:將患者進行分組后,干預組除了常規(guī)治療方案和護理外,由反饋控制護理團隊的組員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干預,評估患者對自己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2)出院后
①組建糖尿病反饋控制護理團隊微信公眾賬號,提供糖尿病相關的知識、健康教育、日常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有一名反饋控制護理團隊內(nèi)成員負責專職解答問題。同時組建微信群,上傳患者每天的血糖值,干預組患者同時加入公眾賬號和微信群,相互討論成功的經(jīng)驗和體會,讓失去信心的患者從得自信心,認真做好日程表里的內(nèi)容。②要對患者進行追蹤和督促,建立隨訪時間表,具體寫明每次隨訪時間,每次隨訪前以短信或者微信的形式通知提醒患者,分別于患者出院后一個月和三個月門診回訪或者病房內(nèi)填寫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反饋,反饋控制護理團隊內(nèi)組員重點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復情況,是否繼續(xù)遵從了日程表的全部內(nèi)容,對于依從性好的患者鼓勵其繼續(xù)努力,并將經(jīng)驗和體會介紹給其他病友。同時督促患者將每天各個時間段的血糖值做好記錄,分別是空腹前半小時、三餐前半小時、三餐后兩小時、睡前半小時血糖,并將血糖值上傳到微信公眾賬號中。以便于研究者觀察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對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研究者要電話通知其返回醫(yī)院,再次進行面對面的半結構化訪談;如果患者不愿意返回醫(yī)院就由研究者利用電話和其進行訪談[3]。③出院一個月和三個月門診隨訪,由反饋控制護理團隊組員了解患者一個月內(nèi)的飲食情況,血糖變化情況及自我行為改變情況等,并對患者復查糖化血紅蛋白,和對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分析患者在自我行為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與前期進行比較后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并對其使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和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調(diào)查[4]。④邀請患者或者家屬派出代表作成功經(jīng)驗的交流,使其他患者對戰(zhàn)勝疾病充滿信心,回家以后也會嚴格遵守反饋控制護理團隊根據(jù)其自身而量身制作的反饋計劃。
1.2.4對照組
住院期間,對照組由責任護士按照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嚴格遵從醫(yī)囑服藥、監(jiān)測血糖等措施,定期由責任護士對其進行疾病的相關健康教育,出院時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和出院健康教育。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由研究者和第三方雙人雙機通過Excel2007錄入,并進行兩遍比對。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中年齡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兩組干預前后組內(nèi)和組間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質量得分、糖化血紅蛋白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行為管理得分比較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的提高是降低和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關鍵。國內(nèi)目前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測量仍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生活質量是指個體在實現(xiàn)自身能力和生活方式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目標、需求的滿意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的護理理念能夠改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改善生活質量。而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的護理理念蘊含著積極管理和主動反饋的新思路理念,對臨床護理工作意義重大,因為反饋控制是期望用來阻止問題發(fā)生而不是發(fā)生問題了在去補救,及時針對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正規(guī)的治療控制方法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防止疾病并發(fā)癥再次發(fā)生,形成良性循環(huán)形式[5]。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是由于胰島素嚴重缺乏,需要家人協(xié)助和督促、患者本人自覺進行胰島素注射、飲食控制、血糖監(jiān)測、運動管理等。疾病管理過程中患者本人往往會不定期注射胰島素,只有在自己不舒服的時候才會注射胰島素,監(jiān)測血糖等,影響了疾病的恢復。
4 結論
本研究旨在引入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的護理理念,傳遞患者整個疾病過程中存在和即將發(fā)生的信息,強調(diào)反饋控制理念的重要性,由反饋控制小組在管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反饋控制的方式解決患者對控制疾病的不足,增進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質量。患者出院后繼續(xù)與反饋控制小組保持著聯(lián)系,提高了患者在家應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能力。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抽樣范圍小,隨訪時間短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夠擴大抽樣范圍和延長隨訪時間等,以便進一步研究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的護理理念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遠期影響。
參考文獻
[1]Shomali M.Diabeets treatment in 2025:can scientific advances keep pace with prevalence[J].Ther Adv Endocrinol Metab.2016.3(5):163-173.
[2]李清紅,袁新建,王紅心.焦作地區(qū)回漢族糖尿病發(fā)病率調(diào)查分析[J].臨床薈萃,2016,27(21):1847-1849.
[3]吳云華,周桂容. 反饋控制在護理文書持續(xù)質量改進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5,10.24(10):2603-2604.
[4]葉任高 陸再英.內(nèi)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09-812.
[5]孫勝男,趙維綱,董穎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46( 3): 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