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永鋒
【技法闡釋】
無論是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精彩場面:一個事關勝負的進球、一場唇槍舌劍的辯論,一場熱鬧非凡的婚禮、一次舉家出動的郊游,一場異彩紛呈的演出、一次慘不忍睹的車禍……及時、準確、生動地把這些場面敘述出來、描寫出來,顯然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事情。
場面描寫,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內若干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是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法的綜合運用,是自然景物、社會環(huán)境、人物活動等描寫對象的集中表現(xiàn)。好的場面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事件主題、烘托事物特征、渲染現(xiàn)場氣氛等作用極大。
場面描寫應該是有點有面、點面結合的。所謂“點”,指的是場面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活動;所謂“面”,指的是場面的概況。怎樣才能描寫好場面呢?大家不妨按照以下三步去操作——
第一步,先對場面出現(xiàn)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當時的環(huán)境等進行簡要交代。描寫場面雖然也是寫人敘事,雖然也需要把時間、地點、人物等交代明白,但沒有必要像寫其他記敘類文章那樣對這些內容進行精雕細刻,只需簡單交代一下即可。比如要描寫運動會上“拔河比賽”的場面,此時只需寫清楚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由哪些人進行了“拔河比賽”,當時的天氣、溫度、氣氛是怎樣的就足夠了。
第二步,再概括敘述場面中全體人物的活動情況。交代清楚場面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場面中的人物、環(huán)境等之后,只能算是寫好了一小部分的“面”,要想將“面”寫完整,還需要對場面中全體參加活動人員的活動情況進行必要的交代,敘述的方式仍然是全景式的,要努力做到面面俱到、無一遺漏。
第三步,最后需集中筆墨,具體描繪場面中主要人物的活動情況,把“點”寫好?!包c”的數(shù)量視場面人數(shù)的多少來定,場面中人數(shù)較少的,選一個人為“點”即可,場面中人數(shù)較多的,不妨選擇兩到三人為“點”?!包c”的質量很重要,被選作“點”的人物,既應該是活動中表現(xiàn)最突出、最獨特的人物,還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還以描寫“拔河比賽”的場面為例,因為該活動參與人數(shù)較多,不妨選擇三個人作為“點”來進行描寫:雙方隊伍中各選一個——重點敘寫他們是如何用力拉大繩的;雙方啦啦隊或觀眾中選一個——重點敘寫他是怎樣為自己的代表隊加油鼓勁或觀看比賽的。寫“點”時要精雕細刻、不惜筆墨,要著重刻畫好重點人物的神情姿態(tài)、言行舉止,配以細節(jié)描寫,效果當然更佳。
【名家示范】
冬 天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把鬆t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xiàn)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shù)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蔽覀兌疾淮笳f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F(xiàn)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選自《朱自清散文選》)
【點 評】
朱自清,我國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抖臁芬晃氖亲髡叩纳⑽拿?,在這篇散文中,作者為我們精心刻畫了三個場面:父子四人冬夜白水煮豆腐、與S君P君冬夜泛舟西湖、一家人在臺州過冬。三個場面,不但做到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而且意境溫暖、意味深長,散發(fā)著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在第一個場面中,古老的房子、昏暗的洋燈、烏黑的爐子等都屬于“面”,“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都屬于“點”,有點有面,點面結合,不但把父子之情、父子之愛無限放大,還為讀者創(chuàng)設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第二個場面中,一葉扁舟、一彎明月、一抹湖山,一星燈火等都屬于“面”,“我們都不大說話……我漸漸地快睡著了……看見他在微笑”等都屬于“點”,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既揭示了友情的特點——平和沖淡、無聲勝有聲,還營造了一種清幽寧靜的氣氛。
在第三個場面中,白天不見人、夜晚點火把,以及松林、風聲、鳥影等都屬于“面”,“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等都屬于“點”。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既勾勒出一個空虛寂寥的外在世界,也勾勒出一個溫暖美好的內心世界,很有些小資情調。
三個場面,雖然聚焦于不同的冬景,卻既營造了“冬天里的春天”的意境和氛圍,更展現(xiàn)了人間親情、友情、愛情等永恒主題。
【佳作展示】
賣猴糧者言
一考生
峨眉山多猴。剛剛走下旅行車,一大群猴子便呼嘯而來,它們或翹首以望,或抓耳撓腮,有大膽者,竟倚人而立,站人肩頭,抱人大腿,想著法子從游人那里要吃的。
我放下背包,想取出相機記下這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景,未曾想犯了大錯,忽然間有七八只猴子將我圍在中間,有的撕扯我的背包,有的搶奪我的食品袋,還有一只猴子竟攀著我的胳膊將那毛茸茸的小手伸進我的衣兜。我有些害怕,有些無措,但只一會兒工夫,它們就帶上戰(zhàn)利品躲到一邊享用去了。
“小伙子,想拍幾張與猴子親密接觸的照片?”一個五十多歲的羅鍋男人靠過來。
我點點頭,又無奈地攤開手。
“買猴糧呀!”羅鍋男又走近了幾步。
“猴糧?”我忽然想起了山下的告示,“不是說不允許隨便拿食品喂猴子嗎?”
“規(guī)定是規(guī)定”,羅鍋男背靠著一棵樹說,“沒有猴糧可引不來猴子呀!”
“不會被捉到吧?罰款很重的?!蔽铱纯醋笥?,有些擔心。
“放心,絕對不會被捉”,羅鍋男接過錢,把兩袋猴糧遞給我,“如果有人問,你就說是從法子那里買的?!?/p>
誠如羅鍋男所言,有了猴糧之后,猴子們配合多了,幾乎到了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想怎么照就怎么照的程度。
隨大隊人馬游覽過奇峰、名寺之后,我覺得有些累,就跟導游打個招呼,獨自向山下走去。沿途雖有猴子騷擾,但因為有猴糧,倒也有驚無險。
在旅行車附近,我又見到了羅鍋男。“怎么樣?小伙子,玩得盡興吧?猴糧是不是早用完了?”他竟然還記得我。
“非常盡興,就是有點累。”我找個地方坐下來。
“累是必然的,爬這么高的山誰不累?”羅鍋男坐在了我的對面。
“生意還好吧?買的人多嗎?”我有一搭沒一搭地問。
“馬馬虎虎,糊口而已?!绷_鍋男回答。
“為什么……不干點別的?賣這……可是違法的。”
“違法?違法的事多了,管得過來嗎?”
在山下,我又看到了那份告示:“給野生動物喂食,易使它們喪失覓食能力。不聽勸告執(zhí)意喂食者,將依法懲處。”與此同時,羅鍋男的話又回響在耳邊:“賣的違法,買的就不違法?沒有猴糧就引不來猴子,沒有猴子就引不來游客,沒有游客景區(qū)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還怎么搞建設?都一環(huán)一環(huán)連著呢……”
本以為依法保護可以迅速解決問題,今以賣猴糧者言觀之,依法保護還任重而道遠。
【點 評】
這是一篇高考一等文,文章的突出特點有三:一是角度切題,新穎獨特。考生選擇的角度來自試題所給材料中“依法懲處”四個字,該角度因源于試題而顯得非常切題,又因他人很少顧及而顯得新穎而獨特。二是主題深刻,引人深思。文章所表達的主題集中于結尾段,如果說“本以為”句還多少有些書生意氣的話,那么“依法保護還任重而道遠”則深沉得多,也深刻得多,很引人深思。三是場面生動,表達個性。文章先后精心刻畫了“群猴討吃”“與羅鍋男的第一次交談”“與羅鍋男的第二次交談”等精彩場面,其中既有對猴群動作神態(tài)的生動描寫,也有對羅鍋男語言動作的生動描寫,既有對“面”的概括敘述,更有對“點”的細致刻畫,真正做到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吹贸觯@是一位非常善于鋪陳的考生,他不但深得敘述、描寫之法,還掌握了人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場面描寫之技巧,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作者通聯(lián):黑龍江富??h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