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文
〔摘要〕挫折生花,百煉成鋼。班主任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系列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挫折體驗;教育;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0-0063-02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狈彩绿槷?,人生太享福,反倒容易好逸惡勞。百煉成鋼,班主任不妨多設置些“障礙”,讓孩子多“苦心志,勞筋骨”,進而培養(yǎng)起他們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精神。我認為,只有開展系列化、多元化的吃苦耐勞教育,用豐富的活動觸動學生的心靈,才能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每日一則“名言警句”啟心智
每天的黑板右上角都很醒目地展示著由值日生摘抄的一則名言警句,學生進入教室后,第一眼就能看到,邊讀邊記,并摘抄到筆記本上,熟讀成誦。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不停地讀著記著,日積月累,慢慢地就讀進去了,吃苦耐勞的意識也就慢慢地內(nèi)化于心了。
每周一次“夸夸你”引向善
書本或影視上吃苦耐勞的勵志故事固然很多,也很有教育意義,但絕不如身邊的榜樣更直觀更感人。我安排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挖掘班級內(nèi)肯吃苦同學的先進事跡,撰寫感悟,每周班會課上,推薦五名同學登臺演講,夸夸身邊的好同學。留守兒童王芳家在離學校十余里的農(nóng)村,每天天不亮,就獨自騎自行車往學校趕,兩年來從未遲到過,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王芳的同桌小剛在演講中,充滿敬佩,贊不絕口,聲情并茂地介紹小芳的事跡,感染了全班同學。
身邊的榜樣,無窮的力量。各種各樣的榜樣,如旗幟、標桿、鏡子,釋放出無形的感染力,引導著同學們見賢思齊、向善向上。
每月一書“最是書香”能致遠
“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我每月都給同學們推薦一本勵志書籍,尤其是人物傳記。閱讀,讓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上個月,我們師生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1969年,十六歲不到的習近平只身來到陜西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在這里度過了七年艱苦的上山下鄉(xiāng)生活,住窯洞,睡土炕,吃玉米團子,打壩挑糞,建沼氣,在這里入黨,當選大隊黨支部書記,并被推薦入讀清華大學。
“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而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想起在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戰(zhàn)的勇氣,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處驚不變,克難而進?!绷暱倳浀慕虒П煌瑢W們工工整整地抄在筆記本上。同學們各抒己見,大家一致認為要像習爺爺學習,以苦為樂,勇敢向前。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
每學期一次“遠足體驗”練意志
奚公山紀念園是我校的愛國教育實踐基地,十千米路正是學校開展遠足活動的寶貴財富。我們班級每學期都進行一次這樣的“吃苦教育”。從學校出發(fā),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嘹亮的歌,頂著烈日,或冒著寒風,興致勃勃,沒有一個叫苦喊累。
冬天越是嚴寒,春天越是櫻花爛漫。半天時間,來回二十多千米,對城里的這些獨生子女來說是不小的考驗,但是同學們是好樣的,經(jīng)受住了磨煉。遠走不僅能鍛煉同學們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意志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愛心、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使他們收獲難能可貴的人生體驗,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每學年一回“社會體驗”明事理
社會體驗不僅帶給學生視聽沖擊,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心靈帶來巨大的震撼。每學年,我都會帶領學生到熱火朝天的工廠車間、緊張繁忙的建筑工地、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軍營去。去年,我班去法院旁聽了“少年法庭”的庭審。莊嚴肅穆的庭審氛圍,走上犯罪之路的聲聲懺悔,警示教育著孩子們。今年麥收時節(jié),我?guī)е⒆觽儊淼教镩g,一到目的地同學們什么活都想試試。在大人的指導下,他們割麥子、拾麥穗,干得不亦樂乎。同學們雖然有時累得腰酸、背痛,手上劃破了口子,白嫩的皮膚曬黑了,臉龐也瘦了一圈,但是卻增強了體質(zhì),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等道理;也耳聞目睹了農(nóng)民稼穡的艱辛,更加珍惜勞動成果,更加尊重勞動人民,更加憐憫弱小。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體驗是孩子成長的最佳方式。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軍營,走進農(nóng)戶——多彩的生活給孩子最美的體驗。
“黃金需要紅爐煉,細玉需要妙手磨?!苯逃龔膩矶疾皇且环L順的。學生今天的吃苦耐勞是為了明天的幸福,因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奚仲中學,棗莊,277000)
編輯/趙 磊 終校/丁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