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范
當年,東北鄉(xiāng)間老家流傳農(nóng)家“四大喜”,房子上梁是其中的一喜。我的老家那個叫紅旗社的村子,不管誰家建造房子,上梁那天都要操辦一下,圖個吉順快樂。祖父說,人這一輩子最不容易的是建造房子,建造前要好幾年攢錢一點點地積蓄,建造房子時把人累得簡直是扒了一層皮,所以上梁這天宣告房子基本建成,這自然是大功告成的大喜事,全村子都會關(guān)注的。
我家的那座三間草房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建成的。經(jīng)過一冬的緊張備料,過了年開春,祖父就雇來木匠打制房架,雇來瓦匠砌墻。親戚朋友、左右鄰居都來幫忙,打宅基的、搬坯的、挑水的、抹泥的……房場上你呼我喊,繁忙而又熱鬧。忙了七、八天時間,房子的大框起來了,上梁的日子也就來到了。祖父去找個能掐會算的人,幫助選定了日子,還寫了一副“上梁正遇黃道日,立柱巧逢紫微星”的對聯(lián),準備貼在門上。祖父去供銷社買了鞭炮打了酒,回來安排殺豬,說上梁那天一定讓大家吃好喝好,那才喜氣洋洋呀。
上梁的這天早晨,和風徐徐,陽光暖暖。村里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地來了,他們都抱拳向祖父賀喜,那樣親近熱乎。來人都不空手,有的送面鏡子,意思是新房子亮亮堂堂;有的給幾尺紅布,祝福新房子里的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如意;有人拿來酒和面,希望搬進新房子后不愁吃不愁喝生活美滿。那時候人與人的交往沒有多少與薄厚之說,只是鄉(xiāng)鄰親親的情感表達,那樣純樸真誠。太陽升到兩桿子高的時候,總指揮、幫頭忙的趙爺爺高喊兩聲:“上梁嘍,上梁嘍!”在一陣鞭炮聲中,木匠林大叔嗖嗖嗖地爬到梁柱的上頭,一邊念叨“上梁上梁,吉祥吉祥,平平安安,天久地長”,一邊把用紅綢繩串起來的幾枚銅錢拴系在梁柱上,表示吉利和今后的日子不會窮的。接著眾人一起上來,配合木匠和瓦匠把房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胤诺缴綁Φ幕砜谔?。此時站在梁頂?shù)哪窘沉执笫灏焉狭旱男○z頭拋撒下來,孩子們忽地撒著歡瘋搶,據(jù)說吃了上梁的饅頭一輩子腰腿都不疼。現(xiàn)在想想,那時平日里根本見不到白面饅頭,而有白給的饅頭,孩子們怎能不哄搶呢。祖父把用紅紙包著的兩元錢送給木匠林大叔,兩個人握手表示同喜,臉上都是心里冒出來的笑。這時那些乞討的人一個又一個地來了,或說快板,或唱秧歌調(diào),或演單出頭小帽,都是充滿喜氣的詞兒,還逗樂子,讓人高興。祖父給他們拿吃的,還賞三、五毛錢。
臨近中午,幫頭忙的趙爺爺走來走去地喊道:“開席嘍,吃喜啦,各位入座?!弊娓笌ьI(lǐng)我們一家人站在一起,抱拳恭請來客入席,滿臉微笑。建房的過程中,村里的人都幫這幫那,而今又來賀喜助人長氣,所以我們都是真心感謝的。院子里擺放二十來張餐桌,大人小孩笑咪咪地隨意就坐。十來個跑堂的人端著木制方盤分頭往桌上送菜,不時大呼小叫:“借借光,別油著!”我家做的是“六頂六”農(nóng)家席:六個涼菜、六個炒菜、六個燉菜。大家盡情吃喝,你讓我勸,熱熱鬧鬧。正是人們酒酣耳熱之時,幫頭忙的趙爺爺亮開嗓門唱一段二人轉(zhuǎn)子字尾的小帽:
今天上梁好日子
歡歡樂樂全村子
一家人搬進新房子
幸福的喜氣滿門子
我給大家唱歌子
祝福是個好段子
……
大家一邊聽著,一邊吃著喝著笑著,分享我家房子上梁的喜悅。祖父很感動,他告訴我,難得這么多人賞光捧場,這是居家過日子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