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燈
曾看到一句話“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的人,卻把耐心、寬容給了不知是誰的陌生人”,頓時心有所感。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對陌生人或身邊同事大抵都能以禮相待、客客氣氣,讓人如沐春風;而一旦回到家里,頓時覺得少了不少耐心,甚至在外和風細雨,在家大發(fā)雷霆;在外舌吐蓮花,在家粗口橫飛者也不在少數(shù)。
如此里外判若兩人,只怕首先緣自我們把家庭的溫暖視為了天經(jīng)地義。友情和愛情需要后天澆灌,親情卻是與生俱來的血緣,所以我們不免將親情視為上天的饋贈。其實,沒有一種感情是天經(jīng)地義、天長地久的,即便是親情,也需要我們?nèi)ビ眯暮亲o。語言是把無形的利刃,傷人不見血。如果你總是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肆無忌憚釋放壞脾氣,而忽略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諒解,終究會讓親情之花枯萎。
我們對最親近的愛人,總是毫無保留展現(xiàn)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某種程度上也因為我們對家庭有著過高的期盼。相對親人來說,我們往往對“他人”更有耐心,更有涵養(yǎng),因為我們假設“他人”是不了解我們的,要取得“他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面對家人,我們耐心有限,因為我們假定家人必然是最了解、最支持我們的。但事實上,如果缺乏溝通,家庭并不意味著無條件了解彼此,我們自己又何嘗真切了解過父母的喜怒哀樂?
家庭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huán)境,有時我們在外受到壓力甚至委屈時,難免會想在這個溫馨的港灣里發(fā)泄。這時的我們對待家人存在著放肆性,這種宣泄更可能是通過非理性溝通實現(xiàn)的。在壓力下的我們,往往忘記了怎么好好說話。我們在宣泄過程中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夸大、貶低等等語言,其結果是,最后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給家人卻帶來了永久性傷害。
我們在外人面前總是熱情開朗,在眾人面前總是風趣幽默,但在最疼愛你的人面前,我們往往用最不以為意的言語,一次次戳傷他們。好脾氣的你,為什么總把最寒心的話語,指向你最愛的家人?為什么我們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有時無關緊要的陌生人,刻意裝扮好的自己永遠只有外人才能看到?其實,最好的一面,理應留給最愛的人,當你深陷困境、需要幫助時,能伸手幫你的一定是你身邊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愛人。
所以珍惜你身邊最愛你的人吧,彼此用最好的一面互相溫柔,別讓他們再被你的言語和態(tài)度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