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巴子
民國時期對梨園名角兒的熱捧絕不亞于今天的追星行為,且都是有組織、有秩序地進(jìn)行。而這些俱樂部性質(zhì)的“票友會”出手極為專業(yè),有專門的筆桿子在報刊專辟專欄,介紹名角兒的一舉一動。后來,粉絲們不滿足只看報紙那點(diǎn)報道,索性出書。1918年,中華書局發(fā)行了“梅社”編著的《梅蘭芳》一書,全書十章。這大概算是中國最早的“明星出書”潮了。粉絲們還能幫名角兒救場。一次譚富英在天津演《四郎探母》,有一句唱詞死活唱不上去,連砸兩次。“譚迷”急了,等到第三場譚富英要唱那句詞時,眾粉絲瞅準(zhǔn)機(jī)會,齊聲叫道“好哇!”愣是把那個高音給蓋住了。譚老板重新聲威大震。
選自《老年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