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大魚海棠》海報
近年來,不少國產(chǎn)動畫不再盲目追求西方極盡寫實的特效制作,轉(zhuǎn)而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求突破,創(chuàng)作出了更多“中國風”的優(yōu)秀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即是這一轉(zhuǎn)型中的佳作。作為講述傳奇故事的國產(chǎn)動畫,《大魚海棠》充斥著現(xiàn)代觀念與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沖突,而其在畫面制作和配樂方面將寫意與寫實完美結(jié)合,描繪了一幅絕美的傳奇世界。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幻想中的傳奇故事:16歲的少女椿化身為魚去人間游歷,在海底被漁網(wǎng)困住,人類少年鯤為救她失去了生命,椿回到自己的世界后決心要挽回鯤的生命以報救命之恩,最終在天神湫的幫助下完成了夙愿,并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生了復雜的命運糾纏。整部動畫電影構(gòu)思富于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和展現(xiàn)了濃郁的中國畫風,并順利完成了對自由、成長、責任、命運等主題的闡釋,是不可多得的國產(chǎn)電影佳作。本文將從該片的主題、構(gòu)圖和配樂、中國元素這幾個角度剖析其所展現(xiàn)的視聽美感。
《大魚海棠》的整個劇情雖然主要圍繞著主角椿、湫、鯤的命運進行,但是在命運交纏中卻包含著多重主題的表達。電影將這多重主題糅合進人物悲劇式的命運中,營造出一種生命雖無奈又奮而反抗的自由浪漫之美。
故事中的椿自小生活在類似客家土樓的建筑中,而傳統(tǒng)的客家土樓則是客家人在被迫南遷、流離失所的情形下為了節(jié)省建筑材料和互相保護而建造的一種防御性住所,最多可容納800多人同時居住,這樣的建筑可以說是集體主義和集體利益的代表。然而,該電影的主角椿是一個向往自由的人物,在拯救鯤的過程中逆天而行,給整個家族帶來了海水倒灌的災難,自由和集體主義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抗,個人命運和集體命運的交織進一步渲染了這種對抗的急迫性,人物的抉擇決定著故事的最終走向。雖然在湫的幫助下,椿最終得到了自由與集體利益兼得的結(jié)果,但是這樣的價值觀對抗聚焦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主角椿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遭遇的沖突反而凸顯了人生在束縛和自由之間糾結(jié)的現(xiàn)實,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的戲劇性和自由的珍貴。
椿在救鯤的過程中引發(fā)天災,為了既保全鯤又拯救族人,椿決定在送鯤離開后化身為海棠樹拯救族人。做出這樣的抉擇是因為椿看到自己的行為引發(fā)天災后給族人帶來了生命之憂,意識到自己不能再一意孤行。椿的這種抉擇是成長的表現(xiàn),是個人在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責任意識的蘇醒并不是對自由的全盤否定,而是一種更加理性的自由,是一種愿意為自由付出所有的無畏精神。電影通過這樣的角色成長渲染了追求自由的勇氣,充滿了無畏的浪漫氣息。
中國自古信奉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的融合,電影《大魚海棠》就多次表達了對這種浪漫思想的贊同。鯤在還是人類的時候常在身上涂滿魚食在海中與大魚嬉戲,魚群游動如筆勢起承轉(zhuǎn)合,在清澈透明的海水中與鯤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和諧畫面。鏡頭視角也多次從海底仰望海平面,天海一色無法分離,在海水中嬉戲的鯤如同魚飛翔在天空中,呼應了其死后化為大魚的命運。自然界本是循環(huán)往復的世界,生命的更替看似尋常卻又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壯色彩。此外,從人物抉擇出發(fā),鯤在還是人類的時候選擇冒險救椿,卻因此葬身大海,而椿主動選擇報恩,這一決定也完全改變了其個人甚至家族的命運。生命走向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人不禁感慨命運無常,相似的命運戲碼總在上演,不變的是對內(nèi)心選擇的遵從。
電影是畫面和聲音的藝術,《大魚海棠》力求充分展現(xiàn)出電影的這種藝術性,畫面唯美、配樂壯闊細膩,同時又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追求動靜結(jié)合的美感,彼此相輔相成,成為電影故事情節(jié)和情感表達的良好載體。
畫面構(gòu)圖方面,《大魚海棠》比較傾向于中國畫式的留白構(gòu)圖和水墨畫式的寫意表達方式,許多劇情背景本身就是一幅絕美丹青,為電影增色不少。比如椿和湫去找嫘祖借馬,嫘祖正在織布,將織就的七彩布匹隨手一揮入海,將海染成七彩星空般的顏色,椿和湫乘小舟漂浮于海面,如同游蕩在浩瀚宇宙中,美麗的廣闊世界你我渺小如螻蟻,這也正是中國畫中一直樂于表現(xiàn)的認知境界。電影中還有一個鏡頭切換得非常巧妙,椿去找爺爺,為爺爺束發(fā)的小鳥將頭發(fā)散落在地如江河狀,而畫面接著轉(zhuǎn)接江河山川,江河形狀一如上個鏡頭中散落的白發(fā)。這種對形似的細致觀察和表達既有趣又充滿意韻——中國文化中,往往秉持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的觀念,而電影中爺爺?shù)陌装l(fā)也是時間流逝的結(jié)果,白發(fā)和流水不僅形似亦神似,都表達了一種對時間逝去的無可奈何之感。此外電影中還有一個畫面,畫面中椿乘著神婆的小舟漂浮在霧氣騰騰的海面,彎月如勾,云氣翻涌,星空閃爍,岸上的土樓漸漸遠去,像極了水墨畫中背井離鄉(xiāng)的場景,而旁白中椿此時心里也認為她的命運就此改變,搭配這樣的畫面瞬間一種命如浮萍的孤獨感溢屏而出。除此之外,這部電影中還有不少水墨畫的背景,飄渺的云霧、若隱若現(xiàn)的山川、蒼白的天空都配合劇情表達了一種悲壯的唯美之感。
配色方面,《大魚海棠》也比較符合中國的傳統(tǒng)審美,整部電影的基色是黑色、藏青和棕色,即使象征沖動、奔放的紅色也是暗了一個色調(diào)的正紅色,比較柔和,沒有太過跳躍。這樣的色彩搭配正符合中國畫中對唯美這一感官體驗的描繪習慣。加之電影中有不少古建筑,建筑的顏色也都和其環(huán)境特色相一致。比如族人所住的土樓是青黑色,有一種古舊、沉悶的氣息;而椿的房間是滿滿的紅色調(diào),比較符合椿自由、大膽的性格;神婆的住所也是紅色調(diào),充斥著一種冒險、沖動的氣息。這樣的色彩暗語隱晦且靈活,充滿中國式的表達特色。
《大魚海棠》的背景音樂由日本著名音樂人吉田潔潛心創(chuàng)作,配樂很好地把握了中國風音樂的恢弘大氣,配合劇情時而靈動時而激蕩,用管弦樂隊演奏了一曲極具東方特色的神秘之歌。而該片中的原創(chuàng)歌曲也充滿濃濃的中國風,將細膩、典雅的歌詞配以流行曲風,用現(xiàn)代的音樂手法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意境之美。角色曲《湫兮如風》創(chuàng)意源自宋玉的《高唐賦》,歌手徐佳瑩吟唱式的演唱方法完美演繹了歌曲所想表達的凄涼之感,非常符合影片中湫這一角色的命運;歌詞“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如月之恒”則取自《詩經(jīng)·綢繆》,表現(xiàn)了角色湫對椿深情的愛意。此外,印象曲《大魚》從伴奏到曲調(diào)都力求貼合中國風歌曲蕩氣回腸、細膩婉轉(zhuǎn)的風格,演唱者周深更是用其獨特的空靈嗓音表現(xiàn)出在蒼茫大海中的孤獨和哀傷,與該片劇情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除了前文中提到了畫面和音樂的“中國風”,《大魚海棠》還在人物和“道具”設計中植入了很多中國特色的元素,這些元素成為該片最好的風格點綴,為《大魚海棠》打下了中國傳統(tǒng)風格的烙印。
《大魚海棠》的故事靈感源自導演的夢境和莊子的《逍遙游》,片中有不少小角色,這些人物的外形設計都非常富有想象力,同時充滿了玄幻色彩,打造了不少極具東方神秘感的有趣畫面。比如成人禮的片段中,紅色鞭炮下的圍觀眾人是牛頭馬面的怪異角色,高喊成人禮開始了的人物是個紅面獨角的小妖,擊鼓送行的隊伍帶著奇異面具,給椿送湯的是個尖耳朵小妖,這樣的怪異小人物給電影添彩不少,豐富了電影的人物環(huán)境。再比如椿去月升樓找神婆,月升樓大門上是一個看門的豬頭,夜晚椿到時它還在打瞌睡,椿搖動手中的信物將其喚醒,大門才緩緩開啟。而劇中兩大配角“神婆”和“鼠婆”的外形設計也頗具中國傳統(tǒng)色彩,神婆魚頭人身,獨眼,穿著官服,留著長長的紅指甲,女性角色卻被賦予了男性的聲音,言行舉止非常符合中國古代官員的做派,而且神婆的“辦公場所”也是古代官員的大堂,配有案幾、回避字樣的木牌,一個性格怪異且“有故事”的官員形象瞬間生動起來,不禁讓人對她的人物命運、劇情人設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鼠婆則被設計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媒婆和神婆的形象,白面紅頰,頭戴紅花,紅衣綠褲,門牙外露,這樣的裝束是正常的客家服裝,而妝容則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戲劇“儺戲”,詭異的造型正符合鼠婆陰暗、狡黠的性格。此外,山路上長著翅膀、有著豬叫聲的小妖,撐船來接椿的戴著斗笠挑著燈的獨眼妖怪,為神婆抬轎的貓,花盆上會動的臉,兩只頭的蛇,這些生動、神奇的角色都有效烘托了該片的神秘感,引領觀眾走進另一個奇妙的世界。
除了天馬行空的想想,《大魚海棠》中還加入了很多民俗文化,影片中的一些物品和風俗習慣很多都直接取自我國的民間風俗。比如影片中用來召喚出神婆擺渡小船的信物是我國最早的聲音玩具——陶響球,空殼中裝入沙粒或者彈子,搖晃即有聲音;片中人們的歷法用的還是我國的農(nóng)歷,神婆問椿鯤的死期,椿回答的是“谷雨的前兩天,四月十八”;影片中的建筑門口都貼有對聯(lián),并且根據(jù)居住者的特點撰寫不同的對聯(lián)內(nèi)容;帶著銀項圈的鯤瞬間讓人們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此外,影片中人們放的河燈,成人禮圍觀小孩手中的糖葫蘆,給椿送行時準備的粽子,燈會上的煙火、彩燈,甚至我國的“麻將”,都讓人感覺無比熟悉,也讓人感嘆中國傳統(tǒng)的源遠流長。
《大魚海棠》以椿、湫兩人的愛情為主線,通過一個唯美的故事傳遞著人性之光,閃爍著人性之美。在影片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各異,湫、椿、鯤、椿的爺爺、靈婆等人的形象都展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在生命追求的過程中充斥著人性、從不同的方面彰顯出人性之光。各個人物角色在“自我”和“自我實現(xiàn)”上闡述了“什么是人性”的問題,讓人們深度思考著人生使命、價值和意義。
《大魚海棠》講的是椿、湫兩人通過自己的愛情,從而自我實現(xiàn)的故事。他們在追求真我的過程中,充滿著愛,而他們所愛的人就是他們生命的全部,愛,成為他們生命的力量。《大魚海棠》的男主角湫,一個為了椿將自己的悲傷隱藏起來,無私為椿付出所有的癡情男子,由奶奶撫養(yǎng)長大的湫,天不怕地不怕,但是這一個看似不會悲傷的角色,內(nèi)心深處卻時刻掛念著椿,害怕她受苦,最終為了挽回椿的壽命,他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他一直把椿埋藏在心底,他們之間的美好回憶也被湫珍藏在心底,不忍忘卻。電影中的女主角椿,性格堅強,本性善良,椿出于報答鯤,而用自己一半的性命換取鯤的靈魂,將其撫養(yǎng)長大,送回人間。在這過程中,椿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著對鯤的愛。椿深深地愛著鯤,愛情使其勇敢地追尋自我,去實現(xiàn)對愛的承諾。不管是湫對椿的愛,還是椿對鯤的愛,他們的都是無私的,偉大的,為了愛的對方,不惜舍棄生命。在《大魚海棠》影片中,觀眾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愛的力量。
在故事中,除了男女之情,還有來自父母親情的愛。對于女主椿,有來自祖輩那開明又深沉的愛,也有來自母親那血肉相融的永遠牽掛。椿的父母十分忙碌,陪伴椿的只有爺爺,當爺爺發(fā)現(xiàn)椿所做的事情非常危險時,并沒有責備他心愛的孫女,而是選擇了支持,椿的爺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湫的性命,并化作一顆海棠樹,繼續(xù)守候,保護著一家人,在危難來臨的時候,已是海棠樹的爺爺再次救了椿。椿的母親——鳳,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的力量。鳳愛嘮叨、強勢,卻在生活的點滴上關心著女兒,怕她吃不飽而一直塞粽子,擔心她被人類給傷害,不厭其煩地叮囑著椿:“一定要小心人類,離得越遠越好,外面的世界很危險?!蹦笎劭偸遣簧帽磉_,卻又讓我們感受到力量。一句“回來就好,媽給你做好吃的”,勝過千言萬語,表達出母親對從人間回來的椿擔心、掛念、喜悅之情。在影片中展示出來的親情的愛,雖沒有愛情那么轟轟烈烈,卻扣人心弦,讓人啜泣。
《大魚海棠》可以看做是一部講述椿自我實現(xiàn)的故事,通過人性(陰性)與神性(陽性)對立一面,闡述著人性天生具有追求和向往。“每個人都一樣,吃飯、睡覺、喝水、在集體中,我們都是一樣的面目,一樣的動作,一樣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后泯然眾人……”這是在電影開始,年老的椿所說一段話。椿,勇敢地追求自我,通過她的故事,反映著“本真性”的光芒。故事中,椿表面上是為了愛情,為了鯤而放棄了族人的生命,置責任于不顧,實際上,椿是在追去自己的內(nèi)心,不顧輿論的壓力,堅守著內(nèi)心的善良?!坝赂业貓猿执蛔约骸保灀P了“本真性”的現(xiàn)代倫理,追求自主的獨立人格,理性承擔家庭社會責任。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劇照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創(chuàng)作過程歷時12年,歷經(jīng)多次擱淺,凝聚了創(chuàng)作者的深切寄托,影片在表達劇本原本的精神訴求的同時,也蒙上了一層逐夢的浪漫色彩。可以說,該片導演的創(chuàng)制過程和電影中椿的逐夢之旅達到了高度共鳴??傮w來說,《大魚海棠》燃起了國人對中國動畫電影的信心和熱情,其所展現(xiàn)出的美學韻味值得影評人分析和借鑒,是對“中國風美學”的完美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