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問題設置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讓知識問答偏離了正確軌道,逐漸滑向低俗炒作的深淵。究其原因,平臺和軟件監(jiān)管不力、審核不嚴是一大主因?!邦^腦王者”題目收集依靠網友的“眾籌”,自然難以保證問答的質量和水準。而不少平臺明知偶像明星的緋聞與知識扯不上邊,仍放任不管,造成問答節(jié)目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局面。
這些現象,暴露了當下眾多同類節(jié)目的本質:它們不過是依靠有獎答題吸引流量而已。對某些商家而言,網友能否學習到知識不在其考慮范疇,從中謀利、獲取資源,才是它們的第一要務。
當然,無需因為知識問答暴露出的問題而徹底否定它的價值。這輪知識問答的熱潮,恰恰證明公眾對于學習知識的熱情和喜愛。因此,當務之急應是進行必要的正確引導和干預,讓它們?yōu)槭鼙妿碛鋹偟耐瑫r,也能傳播正確的三觀。開展網絡直播答題的企業(yè),積極進行自查自糾自是應當,此外,不妨引進專家參與和評估機制,建立權威知識題庫。另外,直播平臺要出好題,政府監(jiān)管部門也應加強規(guī)范和監(jiān)督。
公眾對于學習知識的熱情已經被點燃,社會各界不妨加倍珍惜,為知識問答設計出更為合理科學的標準,將這些節(jié)目納入正規(guī)化、法制化的軌道。
人民網
從開心辭典,到“一站到底”、詩詞大會,由于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知識競猜一直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類型。直播答題盡管承繼了這類節(jié)目形式,卻在兩個方面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一是獎金數額大,二是參與人數多。在一些直播答題中,動輒向單個通關者發(fā)放幾十元甚至上百萬獎金?;叩莫劷甬a生過度激勵,再加上參與人數多,監(jiān)督成本高而作弊成本低,各種作弊方式層出不窮。
以畸高的獎金來吸引眼球、換取流量,最終不僅會讓益智問答模式本身變形走樣,甚至可能扭曲人們對于知識、金錢的價值觀念,營造出浮躁的社會氛圍。有的參與者從早到晚一連參與10多場,上班、吃飯時間也在答題;少數網友甚至滋生不勞而獲乃至賭博心理,下載各種輔助工具沖擊大獎;淘寶平臺上還出現了銷售題庫、通關秘籍、作弊器的生意……一旦平臺毫無節(jié)制地“撒幣”,難免會使大眾娛樂和互聯(lián)網文化沾染上過重的銅臭氣,原本寓教于樂、輕松愉快的休閑時光,反倒變成一場套路滿滿毫無誠意的金錢游戲。
金錢游戲的背后更是“資本游戲”。任何一項創(chuàng)新從設想到應用,離不開資本的扶持。然而,引進資本的目的是為了助益創(chuàng)新,如果像有些直播平臺那樣,“撒幣”只為吸眼球、博出位,不僅無益直播答題的發(fā)展,反而可能在短期內吹起虛假繁榮的泡沫。一旦泡沫被刺穿,受傷害的還是廣大創(chuàng)業(yè)者以及消費者。近年來,我國少數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領域存在類似問題:資本一窩蜂涌入,以“燒錢”的方式跑馬圈地,忽視產品質量或服務水平升級,造成許多過剩、過熱現象。直播答題引發(fā)的風波正在提醒我們.應對這樣的“資本游戲”保持警惕.文化娛樂,不能沾染太多銅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