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珊珊
(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東莞 523808)
現(xiàn)在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強大的智能手機產(chǎn)品已經(jīng)為消費者所普遍接受,標志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滴滴打車、手機淘寶、家政服務等等各種服務應用層出不窮,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將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通信整合成一體,只要擁有移動設為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訪問互聯(lián)網(wǎng)的資源。
我國的移動應用開發(fā)和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近幾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在移動應用開發(fā)上有了快速的發(fā)展,也形成了自己的課程特色,但還有很多院校對移動應用開發(fā)相關專業(yè)的課程不重視,特別是在在辦學理念、和師資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比欠缺,在整體課程模塊設置上仍然沒有擺脫??平逃@個大框架。
近幾年來,高職院校計算機Android開發(fā)引入到課程設置中,但我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不管是計算機硬件還是計算機軟件發(fā)展都還是在初始階段,故對于Android課程教學主要圍繞軟件里面的一些基本工具和相關命令來開展。但是多年過去了,Android軟件的版本從測試版本到8.0,軟件版本的升級導致在上設計軟件課程的時候就容易出現(xiàn)新的問題,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在軟件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應該及時關注并適應軟件的變化,并結合高職教育的特色,對教學的結構進行調整,本文主要描述筆者在Android課程教學實踐中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用實際案例貫穿在整個課程的始終,最后將所有的模塊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來對教學進行設計。
在本課程教學中,以培養(yǎng)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移動應用開發(fā)人才為目標,這樣就要求在培養(yǎng)人才的同時,不僅要滿足工作崗位對移動應用開發(fā)人才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移動應用開發(fā)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有更高的要求,故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堅持做“教學做一體化”與用“項目引入、任務驅動”的課程做為教學模式。這樣,既依托了校內實訓平臺“移動應用創(chuàng)新實訓室”,又把大項目化成細小的模塊進行進行驅動式專業(yè)教學,一邊學一邊做,在項目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成不變,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故本人在Android這門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互相互補,互相滲透。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更通俗易懂,然后再結合自己多年積累出來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引用教材中的項目指導,通過將項目化分為一個個小的模塊來實施課程的教學。而在學生方面,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的模塊,組合成具體的項目,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Android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把握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jù)設置的教學目標,并依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等等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
在整個個教學過程中,將移動應用中的知識和使用技巧融入到每一個具體的“項目”,學生通過掌握具體項目來獲取知識,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再根據(jù)學生實際接受能力,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本人對《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fā)》這門課程開展模塊化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效果比較好。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寬基礎,活模塊”的教育模式,先明確每一個模塊的教學目標,然后有針對性的對每個模塊進行操作,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模塊中哪一部分有沒有掌握到位,可以通過對化分好的模塊進行考核就能很方便檢驗出來,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
(2)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一體化,將實踐教學和理論課程的銜接,把理論知識滲透到每一個實踐教學模塊中,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充分重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將課堂教學、實踐學習、小組研討、考查考核等教學形式緊密相連,在理論教學中靈活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而在實踐教學中應用理論教學知識,每一個模塊互相銜接,下一個模塊是上一個模塊的延續(xù)和深入,故在結束一個模塊的學習之后,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入下一個模塊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來到下一個模塊學習。
(3)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在模塊化的教學設計中,對于學生來說,認識這門課不再是一本書,而是做一個項目,項目里面包含所有的九個模塊,打破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界限,將不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整成一個項目,將每一個模塊都納入考核目標,最后計入總成績,這樣學生在學的過程當中就會感覺比較緊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在《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fā)》這個課程的項目確定之后,如何來劃分教學模塊,實施課堂的教學呢?下面以“基于Eclipse的冒險小游戲”項目為例,來闡述在教學過程中模塊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為了使學生在完成整個項目以后有職業(yè)意義,現(xiàn)在假定學生是公司的一名移動應用開發(fā)師,需要為客戶創(chuàng)意設計一份基于Eclipse冒險小游戲。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玩自己喜歡的游戲,但要想有一些游戲一通關之后就失去了可玩性,就必須玩下個類似的游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游戲。在企業(yè)的開發(fā)模式中,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游戲建立和加強同客戶、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
為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將學生隨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3到4個人,其中1人為組長主要負責整個項目管理。在學習完成Android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軟件操作方法的學習后,根據(jù)課程的特點,把項目劃分成模塊。學習小組圍繞各自的實訓課題,分配本學習小組成員各項具體實訓任務,展開小組討論確定各實訓課題的重點與難點,并解決。模塊劃分如下所示:
在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中,從學生總體設計、前臺布局、后臺實現(xiàn)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引,當學生碰到學習難點的時候,及時、耐心引導,多鼓勵、肯定學生,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才能樂學,促進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與單樁基礎相比,多樁基礎的嵌巖施工難度相對較小,且目前已有一些應用,如高樁承臺基礎嵌巖、導管架基礎嵌巖等。多樁基礎嵌巖的工藝如圖4所示。首先,將鋼護筒打至強風化巖層的層底位置;其次,在鋼護筒內下鉆機,縮孔打至設計底標高處;再次,將鉆機取出并下放鋼筋籠,鋼筋籠的高度應由設計計算得出;最后,在樁內進行灌漿,并將鋼護筒拔出。
經(jīng)過有效教學課堂任務的完成,經(jīng)過同學們分組合作最后評價,下面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成果。
1.游戲開始頁面
在該開始頁面中,可以有三個按鈕,如果點擊第一個開始按鈕,就會進去到游戲畫面中去,如果點擊第二個排行榜按鈕,就會進去排行榜界面;如果點擊第三個按鈕,就會進去到設置按鈕去。在該開始頁面中,可以有三個按鈕,如果點擊第一個開始按鈕,就會進去到游戲畫面中去,如果點擊第二個排行榜按鈕,就會進去排行榜界面;如果點擊第三個按鈕,就會進去到設置按鈕去。頁面效果圖上圖所示:
2.游戲界面
點擊開始游戲按鈕之后,就會進去游戲的界面了,該游戲界面是主要的設計,里面有地圖設計,人物動畫設計,時間、通關點、碰撞物等等的設計。包含的類有GameView,MapView,SingleFish。頁面效果圖下圖所示:
3.排行榜頁面
排行榜的頁面主要是layout上面弄了很多LinerLayout,所以該頁面總是有些不不太合比例,不過該功能還是能記錄成績、關卡、時間的,這個頁面有待加強和完善,頁面效果圖下圖所示:
在游戲設置的頁面中,主要有兩個功能,一個就是開啟碰撞的聲音,還有一個就是選擇游戲的系數(shù),這個是類似與在一個地圖中找到通關點就能通關的游戲,如果游戲難度系數(shù)增加,就是說角色操作難度增加就會導致游戲變難。頁面效果圖下圖所示:
5.教學評價
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學在生完成項目的同時,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揮個人的特長,表達學生對移動應用開發(fā)理念的個性化認識,培養(yǎng)學生適應不同職業(yè)崗位層次需求的個性化指導,逐步培養(yǎng)特色個體。在做教學評價時,結合教學目標,選取合適的評價方式,由各小組提交作品后,最由師生共同交流評價指出各組優(yōu)秀作品的特點和不足之處。讓學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學會鑒賞作品,對于重點比如:地圖的繪制和人物移動等,需要設置哪些具體的功能點,重點工作是地圖的繪制以及碰撞物的移動,學會反思,同時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文在面向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中,對教學過程提出實質性、引導性的探索,并且能夠達到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以模塊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更清晰更直觀的掌握學習內容,通過各類型模塊化教學,做到“理實一體化”,邊教、邊學、邊做、邊思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真實項目中獲得實際工作的體驗,真正做到“專業(yè)課堂就是設計公司,指導教師就是設計主管,課堂作業(yè)就是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任翠池;李漢挺.高職《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fā)》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1):240-242.
[2]李 陽;武獻宇.基于項目式的高職Android移動開發(fā)課程建設探討.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13):26-27.
[3]邵雯娟.基于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探索-以"移動應用開發(fā)"課程為例.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7,(2):83-84.
[4]余美華.項目體驗式教學法在計算機移動開發(fā)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5):154-155.
[5]李 靜.Coreldraw平面設計課程的有效教學探索與實施.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3):1873-1874.
[6]肖敏敏.項目教學法在HTML5移動開發(fā)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8):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