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
【摘 要】分析和描述了藍牙系統(tǒng)結構,對藍牙技術原理和組網體系結構進行說明,研究圖書館無線局域網組網的路由、移動終端、藍牙網關問題,提出針對公共區(qū)域的藍牙無線局域網組網方案。
【關鍵詞】藍牙技術;藍牙網關;圖書館;無線局域網
一、藍牙的系統(tǒng)結構
藍牙系統(tǒng)由以下功能單元組成:一是無線單元。二是鏈路控制(固件)單元。基帶部分描述了硬件基帶鏈路控制器的數字信號處理規(guī)范,基帶鏈路控制器負責處理基帶協議和一些低層常規(guī)協議。三是鏈路管理(軟件)單元。鏈路管理(LM)軟件模塊攜帶了鏈路的數據設置、鑒權、鏈路硬件配置和其他一些協議。LM能夠發(fā)現其他遠端LM并通過LMP(鏈路管理協議)與之通訊。四是藍牙軟件(協議棧)單元。藍牙設備需要支持一些基本互操作特性要求。
1.射頻模塊:將基帶模塊的數據包通過無線電信號以一定的功率和跳頻頻率發(fā)送出去,實現藍牙設備的無線連接。
2.基帶模塊:即藍牙的物理層,負責管理物理信道和鏈路,采用查詢和尋呼方式,使跳頻時鐘及跳頻頻率同步,為數據分組提供對稱連接(SCO)和非對稱連接(ASL),并完成數據包的定義、前向糾錯、循環(huán)冗余校驗、邏輯通道選擇、信號噪化、鑒權、加密、編碼和解碼等功能。它采用混合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方式,既適合語音傳送,也適合一般的數據傳送。
二、無線網絡藍牙協議
藍牙的通信協議采用分層結構,層次結構使其設備具有最大可能的通用性和靈活性。根據通信協議,各種藍牙設備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人工或自動查詢來發(fā)現其他藍牙設備,從而構成微微網(Piconet)或分散網(Scatternet),實現系統(tǒng)提供的各種功能,使用十分方便。
藍牙的核心部分是協議棧,藍牙協議棧允許多個設備進行相互的定位、連接和交換數據,并能實現互操作和交互式的應用。設計協議和協議棧的主要原則是盡可能利用現有的各種高層協議,保證現有協議與藍牙技術的融合以及各種應用之間的互通性,充分利用兼容藍牙技術規(guī)范的軟硬件系統(tǒng)。各種單元在邏輯上可以被分為三組:底層協議組、中間協議組、應用協議組。
1.底層協議組:這個協議組包含的協議主要用于使藍牙設備能確認彼此的相互位置,并且能夠創(chuàng)建、配置和管理物理以及邏輯的鏈路,以便使高層協議和上層應用經這些鏈路利用傳輸協議來傳輸數據。
2.中間協議組:這是核心部分,包括有邏輯鏈路控制及適配協議(L2CAP)、服務搜索協議(SDP)、仿真協議(RFCOMM)。
3.應用協議組:本系統(tǒng)實現了藍牙的協議子集LAN Access Point(LAP),這種應用模式在藍牙連接上使用IETF的點到點協議(PPP),PPP是一種廣泛使用的Internet標準,為IP通訊提供了主機配置和準備,PPP是為在同等單元之間傳輸數據包這樣的簡單的鏈路而設計的。這種鏈路提供全雙工操作,并按照順序傳遞數據包。
三、圖書館無線網絡的路由機制和藍牙網關
根據圖書館的實際需要,無線網絡由多個微微網構成,而不同微微網之間的通信只在圖書館網絡內部進行路由。當兩個藍牙設備成功建立鏈路后,一個微微網便形成了,兩者之間的通信通過無線電波在79個信道中隨機跳轉而完成。藍牙給每個微微網提供特定的跳轉模式,不同的微微網信道存在不同的跳轉模式。藍牙系統(tǒng)可優(yōu)化到在同一區(qū)域中有數十個微微網運行,且不同微微網可互聯。
用于圖書館網絡內部的藍牙移動終端通過無線方式訪問局域網以及Internet;跟蹤、定位圖書館網絡內的所有藍牙設備,在兩個屬于不同匹克網的藍牙設備之間建立路由鏈接,并在設備之間交換路由信息。主要功能包括:
1.實現藍牙協議與TCP/IP協議的轉換,完成圖書館網絡內部藍牙移動終端的無線上網功能。
2.在安全的基礎上實現藍牙地址與IP地址之間的地址解析,實現IP網際協議以及TCP傳輸控制協議,從而能夠完成藍牙協議與TCP/IP的協議轉換。它利用自身的IP地址和TCP端口來唯一地標識圖書館局城網絡內部沒有IP地址的藍牙移動終端,比如藍牙打印機等。
3.通過路由表來對網絡內部的藍牙移動終端進行跟蹤、定位,使得圖書館局城網內部的藍牙移動終端可以通過正確的路由,訪問局域網或者另一個微微網中的藍牙移動終端。
4.在兩個屬于不同微微網的藍牙移動終端之間交換路由信息,從而完成藍牙移動終端通信的漫游與切換。在這種通信方式中,藍牙網關在數據包路由過程中充當中繼作用,相當于藍牙網橋。
四、圖書館藍牙移動終端
圖書館藍牙移動終端是普通的藍牙設備,也即是網絡適配器(Blueberry藍牙USB),安裝在網絡內部的PC機、筆記本電腦上,使設備藍牙化。為了使圖書館內部的打印機、投影儀、掃描儀等辦公設備具有藍牙功能,選用具有串口、USB和并口可供選擇的通用藍牙模塊。能夠與藍牙網關以及其他藍牙設備進行通信,從而實現圖書館網絡內部移動終端的無線上網以及網絡內部文件、資源的共享。如果目的端位于圖書館內部的局域網或者Internet,則需要通過藍牙網關進行藍牙協議與TCP/IP協議的轉換,如果該藍牙移動終端沒有IP地址,則由藍牙網關來提供。
五、圖書館藍牙局域網接入系統(tǒng)模型
圖書館藍牙局域網由藍牙網關、嵌入藍牙模塊的終端設備、提供多樣化輸入輸出的藍牙外圍設備和軟件系統(tǒng)等組成。其中,藍牙網關是基于藍牙的LAN訪問協議,是整個網絡的核心,用于連接分散網(Scatternet)和公共網絡。分散網(Scatternet)通過無線網絡藍牙網關(BLAP)將公共網絡的功能和應用進行延伸和擴展。無線網絡藍牙網關(BLAP)一端通過接口與公共網絡相連,另一端通過藍牙與圖書館內分散網(Scatternet)中的藍牙設備相連,實現兩者之間的信息流通和共享。
根據前述圖書館藍牙路由機制,圖1給出了一種圖書館內無線辦公網絡具體應用的設計圖。藍牙網關通過RJ45 插頭與局域網接入接口相連;圖中的個人電腦及各種設備均需安裝有藍牙通用模塊或藍牙網卡,以使其藍牙化。藍牙網關與各終端的最大直線不能大于100m,且一個藍牙網關最多可連接7個帶通用外界模塊的設備。
【參考文獻】
[1] 馬建倉,羅亞軍,趙玉亭.藍牙核心技術及應用[ 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2] 金永賢,丁夷.藍牙技術與圖書館無線網絡建設[J].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5(1):50-53.
[3] 齊華,彭月平,劉軍.藍牙技術在無線接入網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 2004(10):41- 43.
[4]陳丕龐.基于藍牙技術的圖書館無線局域網的構建[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