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代澤
摘要:在社會工作項目運行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引起的風險事件可能導致社會工作項目運行的不確定,給社會工作項目帶來各種有利或不利的后果。本文通過結合項目風險管理的有關知識和社會工作運行的實際情況,詳細歸納了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的主要類型,同時簡單劃分了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和方法。在綜合以上思考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于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風險意識
一、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
風險管理起源于德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國就提出風險管理的概念來為戰(zhàn)后重建項目服務?!岸?zhàn)”后,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開發(fā)利用產生了更多的新風險,開始了一場新興的風險管理運動。到20世紀50年代,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過渡到了全面的風險管理階段。
社會工作項目風險指社會工作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風險,可能導致社會工作項目運行的不確定,可能表現(xiàn)為項目的進度落后、成本超支、質量下降或利潤減少等方面。結合社會工作項目的實際情況,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去認識社會工作項目的風險,并以此為基礎合理的使用各種管理辦法、技術和手段對項目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妥善處理風險事件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證社會工作項目總體目標實現(xiàn)的過程。
二、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的主要類型
通過與公共項目社會風險的分類對比,我認為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所需識別的風險可以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下面詳細對這兩種風險進行劃分:
(一)項目內部風險
主要是指項目本身的風險,包括是否按期完工、資金能否確保整個項目運營、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項目的組織運行是否有序、項目硬件設備在使用中要避免危險等。它主要包括工期風險、資金風險、質量風險、場地設備風險和組織管理風險幾類:
1.工期風險
工期風險指的是由于各種內外因素影響,項目未按原計劃進度進行,最后項目出現(xiàn)延期或提前的風險。
2.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是指在各項資金往來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項目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3.質量風險
質量風險指的是項目未按照原計劃設定的標準開展,或開展中由于實際環(huán)境的不同導致整個項目無法達到預期要求。
4.場地設備風險
場地設備風險指的是項目開展所依托的實體場所和設備在使用中有可能產生的風險。
5.組織管理風險
組織管理風險指的是微觀層次的一種項目風險,項目管理過程中,管理層決策失誤、戰(zhàn)略調整等管理方面的因素都會對項目造成影響。
(二)項目外部風險
主要指由于外部原因導致項目運行受到影響,包括與項目相關的政策因素、公眾信任危機、來自合作方的風險和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主要包括政策風險、自然風險、公眾信任危機風險和合作伙伴風險幾類: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指的是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國家、行業(yè)或主管部門所實施的于項目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法令、規(guī)劃或標準等的制定、更改、更新或作廢等給項目所帶來的風險。
2.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指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對項目產生的影響,如自然災害/天氣突變對項目活動帶來影響。
3.公眾信任危機風險
公眾信任危機風險指項目本身不被服務對象信任,或者項目開展過程中某一類事件引起大眾質疑所帶來的風險。
4.合作伙伴風險
合作伙伴風險指的是項目合作方的不作為或者某一行為超越其在項目中所擁有的權限而帶來的風險。
三、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的主要階段
參考國際通用的項目風險管理程序,從社會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特別是結合廣州市社會工作的廣泛實際,可以把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過程劃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風險監(jiān)控四個階段。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社會工作項目管理者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項目進行分析調查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尚未發(fā)生的潛在風險以及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tǒng)歸類和全面識別的過程。這一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識別并確定項目有哪些潛在的風險,二是識別引起這些風險的主要因素,三是識別項目風險可能引起的后果。風險識別的依據(jù)很多,主要涉及項目其他管理活動的輸出成果。如項目管理計劃來源于項目的進度、成本、資源等管理過程;風險管理計劃來自于項目風險管理規(guī)劃;此外還要借鑒組織在各個管理階段積累的經驗。
(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運用概率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將損失頻率、損失程度以及啟發(fā)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分析風險的影響,并對風險的狀況進行綜合的評價和估量。項目風險評估的主要作用是根據(jù)其成果制定項目風險的應對及控制措施。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型。根據(jù)評估的階段可分為險前評估、險中評估、險后評估;根據(jù)評估的內容可分為技術評估、經濟評估和社會評估;根據(jù)評估的方法可分為定性評估、定量評估和綜合評估。
(三)風險應對
在項目風險識別、風險定性分析與量化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這些風險、以達到減少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和減低損失程度。項目風險應對就是針對前面風險定性、定量分析結果,為減低項目風險的副作用而制定的風險應對措施。應對計劃必須與風險的嚴重程度、成功實現(xiàn)目標的費用有效性相適應,必須與項目成功的時間性、現(xiàn)實性相適應。它也必須得到項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認可并有專人負責。該計劃通常是從幾個備選方案中挑選出最優(yōu)的一個。
(四)風險監(jiān)控
制定了項目風險規(guī)劃之后,項目風險并非不存在,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還可能會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需要時刻監(jiān)督風險的發(fā)展與變化情況,并確定隨著某些風險的消失而帶來的新的風險。風險監(jiān)控包括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1.風險監(jiān)控
在社會工作中,監(jiān)控風險實際上是監(jiān)視項目的進展和項目環(huán)境,即項目情況的變化,其目的是:核對風險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實際效果是否與預見的相同;尋找機會改善和細化風險規(guī)避計劃,獲取反饋信息,以便將來的決策更符合實際。
2.風險監(jiān)視
風險監(jiān)視是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風險變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項目風險管理中,風險監(jiān)視一日不可缺。一般說來,在社會工作項目中,風險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3.風險控制
在社會工作項目中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實施項目的人員進行風險教育以增強其風險意識,還應制訂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以控制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風險控制是任何項目實施都應采取的一種風險處置方法。
四、關于社會工作項目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密切關注與項目相關的政策導向
由于社會工作項目是有政府為主導的,政府是社會工作服務的購買方,所以征服相關政策對社會工作項目具有重大影響,關注相關政府政策的變化有利于社工機構負責人及時調整完善項目方案,以規(guī)避因政策原因帶來的不必要損失。例如,2010年底,廣州市學習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經驗,在20個街道開展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而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市、區(qū)登記的社會工作機構已達217家。由于政策推進的過快過急,各類社會工作機構發(fā)展良莠不齊,開展的項目工作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培養(yǎng)機構及一線服務人員的風險意識
項目負責人和和一線服務人員是整個社會工作項目的直接關系人,是社會工作項目的直接負責人,培養(yǎng)整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有利于在項目開始之初就做好風險規(guī)避,避免不必要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三)回避風險大的項目,選擇風險小或適中的項目
這里的項目回避與選擇指的是在整一個已確定的大項目下的小活動項目,這時候項目開展與否的決定權在機構和項目負責人手里,我們可以選擇開展風險小或適中的項目,并且回避風險大的項目。
(四)在項目開展前按項目實際情況撰寫風險管理方案計劃書
風險管理方案計劃書指在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根據(jù)項目的實際情況撰寫有關項目風險的情況和應對措施,這樣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規(guī)避風險,一旦不可避免地發(fā)生風險事件,項目負責人也能及時應對。
(五)建立風險管理數(shù)據(jù)庫
機構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數(shù)據(jù)庫,將同一類項目有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囊括進去,完善的風險管理數(shù)據(jù)庫可以減少前期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的時間浪費,可以有效彌補由于項目工作人員的實際經驗不足帶來的不必要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