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煒,陸俊武,曹秀霞,錢愛萍,剡寬將
(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寧夏 固原 756000)
胡麻是我國的五大油料作物之一[1],富含α-亞麻酸、木酚素、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2-3],是優(yōu)質的油料作物。胡麻具有蒸騰系數(shù)低、水分利用率高、喜涼爽、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蟲等生物學特性,是西北、華北等高寒干旱、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優(yōu)勢經濟作物,在旱作農業(y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5]。寧夏種植胡麻歷史悠久[6],主要分布在寧夏南部山區(qū)的固原市和位于中部干旱帶的同心縣、鹽池縣以及海原縣等地,是寧南山區(qū)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作物[7]。為了豐富當?shù)睾槠贩N類型,篩選適宜寧南山區(qū)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的高產優(yōu)質胡麻新品種,推動寧夏胡麻產業(yè)發(fā)展,我們于2017年從全國主要胡麻育種單位引進了12個新近育成的胡麻新品系在固原市彭陽縣旱地進行了引種試驗,現(xiàn)將結果初報如下。
試驗于2017年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zhèn)掛馬溝旱川地進行。當?shù)睾0? 860 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531.2 h,年平均氣溫8.0℃,年平均降水量439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 151.4 mm,無霜期152 d,≥10℃積溫2 000~2 700℃。土壤類型為新積土,砂壤質,試驗區(qū)土壤質地疏松、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播前0~20 cm土層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shù)13.3 g/kg、全鹽質量分數(shù)0.70 g/kg、全氮質量分數(shù)0.96 g/kg、全磷質量分數(shù)0.80 g/kg、全鉀質量分數(shù)18.5 g/kg、速效氮質量分數(shù)81.0 mg/kg、速效磷質量分數(shù)7.40 mg/kg、速效鉀質量分數(shù)92 mg/kg,pH為7.88。2017年生育期降水量見表1。
表1 2017年胡麻生育期(4—8月)降水量mm
供試胡麻品系共 12個,其中 200617-8、200-5125、99009-1-11由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提供,12-S2、13-SX57由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提供,117、759由張家口市農業(yè)科學院提供,F(xiàn)074-1、F149-23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提供,09004、09025由新疆伊犁州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供,0205和對照品種寧亞17號(CK)均由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提供。
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2.6 m2(1.8 m×7.0 m)。12行區(qū),行距15 cm,區(qū)距30 cm,排距50 cm,試驗地周圍設保護行。4月12日播種,采用機播,播深3~4 cm。播種量按有效粒數(shù)750萬粒/hm2計。全生育期結合中耕除草3次,防蟲1次,其余田間管理同當?shù)卮筇铩?/p>
田間觀察記載物候期及生育期。成熟期每小區(qū)隨機采樣30株進行室內考種,分別測定株高、工藝長度、分莖數(shù)、主莖分枝數(shù)、單株結果數(shù)、每果粒數(shù)、單株產量及千粒重等農藝性狀。胡麻的形態(tài)特征與生物學特征參考《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亞麻)》描述[8]。收獲時各小區(qū)單收計產。
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用DPS 13.5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品系均于4月12日播種,4月 26日出苗,生育期為 94~98 d。200-5125、09004生育期最短,均為94 d,較對照寧亞17號早熟1 d;12-S2、0205與對照寧亞17號生育期相同;其余品系均較對照寧亞17號晚熟 。 200617-8、 99009-1-11、 F074-1、 F149-23生育期最長,均為98 d,較對照寧亞17號晚熟3 d。
從表3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系)的平均株高為63.17 cm,變異系數(shù)5.38%,品種(系)間差異較小。其中以F149-23最高,株高為69.66 cm,較對照增加9.47 cm;09004最矮,株高為58.39 cm,較對照降低1.80 cm。平均工藝長度為46.55 cm,變異系數(shù)7.10%,品種(系)間差異較小。其中以F149-23最長,工藝長度為51.42 cm,較對照增加9.42 cm;以759最短,工藝長度為41.17 cm,較對照降低0.83 cm。分莖數(shù)、主莖分枝數(shù)、單株結果數(shù)、每果粒數(shù)、單株產量均高于對照。平均分莖數(shù)為0.30個,變異系數(shù)33.70%,品種(系)間差異極大。其中以12-S2最多,分莖數(shù)為0.52個,較對照增加0.33個;以0205最少,分莖數(shù)為0.20個,較對照增加0.01個。平均主莖分枝數(shù)為6.04個,變異系數(shù)10.68%,品種(系)間有一定差異。其中以12-S2最多,主莖分枝數(shù)為7.18個,較對照增加2.13個;以F074-1最少,主莖分枝數(shù)為5.24個,較對照增加0.19個。平均單株結果數(shù)12.27個,變異系數(shù)19.37%,品種(系)間差異較大。其中以12-S2最多,單株結果數(shù)為18.32個,較對照增加9.07個;以0205最少,單株結果數(shù)為9.95個,較對照增加0.70個。平均每果粒數(shù)為7.64個,變異系數(shù)7.83%,品種(系)間差異較小。其中
以F149-23最多,每果粒數(shù)為8.53個,較對照增加2.00個;以117最少,每果粒數(shù)為6.60個,較對照增加0.07個。平均單株產量為0.54 g,變異系數(shù)12.97%,品種(系)間有一定差異。其中以12-S2最高,單株產量為0.66 g,較對照增加0.23 g;以F074-1最低,單株產量為0.45 g,較對照增加0.02 g。平均千粒重為6.70 g,變異系數(shù)10.70%,品種(系)間有一定差異。其中以0205最高,千粒重為7.43 g,較對照降低0.30 g;以12-S2最低,千粒重為5.43 g,較對照降低2.30 g。
表2 供試胡麻品種(系)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表3 供試胡麻品種(系)的農藝性狀
從表4可以看出。13個品種(系)的種子產量為 1 949.47~2 384.66 kg/hm2,平均為 2 124.66 kg/hm2,對照寧亞 17號種子產量為 2 076.46 kg/hm2。其中,以09025種子產量最高,為 2 384.66 kg/hm2,較對照品種寧亞17號增產308.20 kg/hm2,增產率14.84%;其次是13-SX57、0205、759,分別較對照品種寧亞17號增產 145.24、142.86、131.75 kg/hm2,增產率分別為 6.99%、6.88%、6.34%;12-S2、200-5125、200617-8、F074-1、99009-1-11分別較對照品種寧亞17號增產 90.48、44.18、20.37、16.14、12.96 kg/hm2,增產率分別為4.36%、2.13%、0.98%、0.78%、0.62%。117、F149-23、09004分別較對照減產3.29%、4.34%、6.12%。對種子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09025與13-SX57、0205、759差異不 顯 著 , 與 12-S2、 200-5125、 200617-8、F074-1、99009-1-11差異顯著,與 117、F149-23、09004差異達極顯著水平。13-SX57、0205、759之間差異不顯著,與 12-S2、200-5125、200617-8、F074-1、99009-1-11、117 差異不顯著,與F149-23、09004差異顯著。12-S2、200-5125、200617-8、F074-1、99009-1-11、117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4 供試胡麻品系的種子產量
在寧南山區(qū)旱地條播栽培條件下,對12個胡麻品系的生育期、生物學特征、經濟性狀、產量表現(xiàn)進行綜合分析的結果表明,09025種子產量2 384.66 kg/hm2,較對照寧亞17號增產308.20 kg/hm2,增產率14.8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系第1位;其綜合性狀優(yōu)良,株高適宜,抗旱性突出,植株長勢好、整齊度高。綜合田間表現(xiàn),09025適宜在寧夏南部山區(qū)旱地種植。
2017年胡麻生育期(4—8月)降水量為320.9 mm,較歷年同期水平(287.4 mm)增加33.5 mm,增幅11.66%。降水量總體較歷年同期平均水平有所增加,但分布不均,極端天氣較多,對胡麻生長發(fā)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利民.我國胡麻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4(4):60-61.
[2]曹秀霞,張 信.胡麻籽營養(yǎng)保健功能成分研究綜述[J]. 安徽農學通報,2009,15(21):75-76.
[3]王宗勝.平涼市胡麻產業(yè)發(fā)展芻議[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7(5):72-75.
[4]張運暉,趙 瑛,羅俊杰.甘肅胡麻產業(yè)發(fā)展淺議[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13(7):54-55.
[5]楊 麗,祁雙桂,王宗勝,等.11個胡麻品種在平涼旱地引種初報[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6(11):56-58.
[6]張 煒,陸俊武,曹秀霞,等.殺菌劑防治胡麻白粉病藥效初探[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1):18;20.
[7]陸俊武,曹秀霞,錢愛萍,等.寧夏胡麻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寧夏農林科技,2017,58(3):39-40;55.
[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亞麻:NY/T2652-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