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應香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文章都配有插圖。這些插圖顏色絢麗,活潑生動,趣味盎然,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但插圖的意義不止于此?!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fā)潛在的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中如果能夠巧用插圖這種資源,語文教學就能因此而增色。
小學語文課本寫人的文章中有許多人物的插圖。這些人物的插圖向學生展示了主人公的外貌、人物的精神品質以及故事情節(jié)。教師可以從插圖入手,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六年級上冊《最后的姿勢》這一課時,我在教學中這樣巧用插圖攻克難點。
師:同學們,地震是那樣可怕,譚老師在地震中是怎么做的呢?
生: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學生。
師:這究竟是怎樣的姿勢呢?讓我們看書右下方的插圖。同學們,讓我們也做一做譚老師的姿勢。
(生根據插圖來做姿勢)
師:如果我把這句話中的“撐”字換掉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么?
生:通過看插圖還有做動作我發(fā)現,這個“撐”字最能體現譚老師舍己為人的精神。因為只有這個動作最能保護自己的學生。
師:你說得真好!
這一課的插圖巧妙地選擇譚老師雙手撐在桌子上護住學生的姿勢,圖畫直觀可感,語言文字有想象的空間,圖畫和文字相互映襯,巧用插圖便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從而突破難點。
在寫人的文章中還可以巧用插圖,訓練說話。六年級上冊的課文《輪椅上的霍金》,文中描述了霍金在自己完全癱瘓、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未知世界,勇敢頑強地挑戰(zhàn)命運,為科學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在課文學習的最后,在大家正感動于霍金被病痛百般折磨卻未屈服而且還如此豁達開朗時,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看看書上的插圖,再看看這位科學巨匠被病痛百般折磨的樣子。我們再來讀讀霍金回答女記者的話,此時此刻你讀出了什么?
(生讀對話思考)
師:同學們,假如此時的你們也在會場,不同于這位女記者,也許你有一些別的話對霍金說。
(課件左邊出示課文插圖:霍金坐在輪椅上歪嘴笑。課件右邊出示:霍金,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
生:霍金,我想對你說你真是太偉大了。殘酷的命運非但擊垮不了你,你還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你是命運的強者!
生:霍金,我想對你說你真是心胸豁達,這病痛的折磨都沒有讓你的心里留下陰影,你還是很樂觀地面對世界,這太讓我感動了。
插圖不是擺設,學生可以和插圖展開對話,透過插圖與文本、作者乃至編者交談,感悟文本內容。此時此刻,看著插圖,學生看到了霍金被病痛折磨卻依然樂觀堅強的樣子,看到了作者對霍金身殘志堅無聲的贊嘆,也讀懂了編者的深意。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一首古詩詞所配的插圖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一方面符合詩歌大意,另一方面能體現詩歌的意境。
比如五年級上冊《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的上闋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單看詞本身理解大意還是有些困難的,可是如果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和旁邊的插圖對照著讀,有些詞語的意思就顯而易見了。比如“茅檐”指的是茅草屋的屋檐,“溪上”指的是溪邊的意思,“白發(fā)”指的是白發(fā)的老人。詩的下闋不看圖也能說出大概的意思,可是看了圖之后學生不光能知道大概的意思,而且還直觀地感受到了田園風光,感受到了那一家人和睦美好的生活畫卷。難點只在于對“無賴”一詞的理解。
師:同學們,你們看插圖上的“小兒”在干什么呢?
生:剝蓮蓬。
師:他是怎么剝蓮蓬的?
生:他躺著剝蓮蓬。
師:“躺著剝蓮蓬”是什么意思?
生:“躺著剝蓮蓬”就是“臥剝”的意思。
師:我覺得你們說得不夠生動,你們再看看插圖,誰再來說說“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提示你們關注他的動作和神態(tài)。
生:“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他把腳抬高晃來晃去,兩眼直盯著蓮蓬看,感覺已經迫不及待想吃蓮子了。
(有學生偷偷地笑,大多數人面露微笑)
師:你們覺得這個“小兒”如何?
生:天真活潑,真可愛。
師:作者也是這樣想的,想想“無賴”的意思?
生:“無賴”的意思是“天真活潑,可愛”。
在古詩詞教學中關注插圖,引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詩歌大意,進而理解關鍵詞語,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總而言之,巧用插圖,善用資源,必能為語文教學增色!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威尼斯水城分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