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東方華
——上期講解了:一、詩文中“意象”的概念(常用意象梳理)(一)一個“物象”可有許多“意象”(二)一個“意象”在作者筆下有著不同的感情色彩(三)常用意象梳理(筆者按日月雨雪、山水田園、花木蟲鳥三大范疇為序梳理。)這一期接著梳理:
1.日月雨雪
(28)「春色」多喻指生機(jī),寄寓希望,也喻指人之青春年華和表現(xiàn)對其容易消逝的惋惜、感傷之情:
“撩人春色上枝頭”——古詩句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換取歸來同住?!薄S庭堅《清平樂》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薄?dú)W陽修《蝶戀花》
撩人春色上枝頭
(29)「春風(fēng)」(楊柳風(fēng))多帶有和表現(xiàn)溫柔、和暖及帶來春色之意: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志南《絕句》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薄醢彩恫创现蕖?/p>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30)「秋風(fēng)」(西風(fēng))指深秋蕭瑟、肅殺的寒風(fēng),因其使萬物凋零,在古詩文中多帶有和表現(xiàn)人生的
失意、飄零、落寞、惆悵與悲涼及游子思?xì)w之情:
“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薄R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
(31)「霜鬢」以霜來喻指鬢發(fā)的變白,多表現(xiàn)人生的衰老及感傷之情:
“惜夏秋之代序兮,嘆霜鬢已零星?!薄A子《曉鏡》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薄K軾《江城子》
2.山水田園
(32)「山岳」山岳雄偉、高峻與橫空出世,在古詩文中,多寄寓和表現(xiàn)陽剛之氣與崇高的境界: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登泰山而小天下?!?/p>
——孟子《盡心上》
“舉目南天門,如在天
際,門兩旁,雄峰聳
立,猶在霄漢間,其拔
地橫空的氣度,可稱
山中的偉丈夫?!?/p>
——華子《東游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采菊東籬下
(33)「南山」在古詩文中,多指代隱居的地方: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34)「水流」水的清淡、柔麗與滋潤萬物及趨下、流逝的特性,在古詩文中多喻指女子和表現(xiàn)柔情,
也寄寓善的境界及喻指流逝的光陰、年華:
“女兒是水做的?!薄苎┣邸都t樓夢》
“長安水邊多麗人?!薄鸥Α尔惾诵小?/p>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薄赜^《鵲橋仙》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独献印?/p>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孔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fù)西歸?!薄獫h樂府《長歌行》
(35)「春水」(春波)在古詩文中,多寄寓和表現(xiàn)思念、惜別與感傷之情: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風(fēng)乍起》
“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薄懹巍渡驁@二首》
(36)「秋水」秋水清澈,喻指人清澈的眼波(多指女子):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薄醪峨蹰w序》
“望穿他盈盈秋水。”——王實(shí)甫《西廂記》
(37)「一江春水」指長江水,在古詩文中,多寄寓和表現(xiàn)凄楚、愁緒、淚流不盡的婉約情思: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薄馈栋寺暩手荨?/p>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薄赜^《江城子》
(38)「大江東去」多寄寓天地間事物、社會主流的必然前行和一種豪放曠達(dá)的情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p>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p>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9)「千堆雪」喻指浪花,多寄寓和表現(xiàn)江山與人物風(fēng)華: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推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卷起千推雪
西子湖水光瀲滟
(40)「天涯」指天的邊際,泛指極遠(yuǎn)的地方,多寄寓和表現(xiàn)異地相望、相思與相近的情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薄獜埦琵g《望月懷遠(yuǎn)》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如比鄰?!薄醪端投派俑问裰荨?/p>
(41)「南浦」指南邊一條河的岸邊,在古詩文中,泛指水邊送別,多寄寓和表現(xiàn)凄清、感傷的情味:
“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薄毒鸥琛ず硬?/p>
“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江淹《別賦》
(42)「西子湖」即杭州西湖,當(dāng)風(fēng)和日麗時,水光瀲滟,具有一種濃艷華麗的美;當(dāng)煙雨空濛時,水色隱約,山抹淺黛,具有一種淡雅素凈的美。故此,西湖多指代女子和表現(xiàn)陰柔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43)「桃花源」指代人類理想社會: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和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吠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3.花木蟲鳥
(44)「梅」(疏影橫斜)梅花于橫斜的疏枝上凌寒獨(dú)自開放而迎春色,花瓣玉瘦卻芳香濃而清幽,多寄寓和表現(xiàn)一種幽獨(dú)、高潔而飄逸的淑女、君子氣質(zhì)和無怨無悔的情懷: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薄醢彩睹贰?/p>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薄皱汀渡綀@小梅·其一》
“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淹沒,就在最冷枝頭開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p>
——歌曲《一剪梅》
梅(疏影橫斜)
疏影橫斜水清淺
(45)「蓮花」(荷花、出水芙蓉)蓮花亭亭玉立于清水之上,雖鮮艷卻自然長成,無造作之態(tài),多寄寓和表現(xiàn)一種天然、清麗的風(fēng)格和君子的清高氣質(zhì):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詩句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
“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p>
——周敦頤《愛蓮說》
(46)「菊花」(黃花)菊花在霜秋獨(dú)自綻放,花型清瘦而秀雅,喻指女子的清瘦,多寄寓和表現(xiàn)一種幽雅、孤高的隱士情性及堅貞、高潔的人品:
“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薄钋逭铡蹲砘帯?/p>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薄諟Y明《飲酒》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薄峨x騷》
(47)「杏花」多帶有和表現(xiàn)早春氣息和人們喜迎春色之情: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薄f莊《思帝鄉(xiāng)·春日游》
“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薄巍⑼杜R江仙》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薄灸稀督^句》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唐·溫庭筠《菩薩蠻》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宋·陳與義《臨江仙》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p>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8)「桃花」在古詩文中,多喻指女子和表現(xiàn)其紅艷嬌媚的色澤、情態(tài):“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p>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p>
——韋莊《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