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
德有大小之分。何為大德?愛國、有擔當、重民族氣節(jié)、正確使用公權力等,也可以說是公德;與之相對,小德就是私德,與私生活有關,節(jié)儉、誠實、文明禮貌等。
春秋時,晏子身為齊國三朝宰相,卻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布衣粗糧、劣馬陋室,國君賜他金銀華屋,都被他拒絕;見他的妻子又老又丑,想把女兒下嫁給他,也被他婉言謝絕。品質高潔如司馬遷,也獨服晏子,“即便為他執(zhí)鞭駕馬,也是心向往之”。
私生活之小德,晏子無可挑剔,身為齊相,事關國家百姓之大德,晏子也很完美。晏子使楚的故事婦孺皆知,他不辱國格,據理力爭,為齊國贏得了尊嚴。朝堂之上,更是不屈從權勢。大夫崔杼弒莊公,別人不敢前去吊唁,唯有晏子登門號啕大哭。崔杼為了樹立新君景公的權威,把大臣們趕到周公廟,讓他們宣誓效忠,若有不從,當場誅殺。輪到晏子宣誓,他正義凜然地悲嘆:“可恨,崔杼弒君!這種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人不得好死!”惱羞成怒的崔杼把刀頂在晏子的胸口上,讓其改口,晏子說:“即便你砍掉我的頭顱,我也決不屈從?!标套由钍馨傩諓鄞?,殺了他會失去民心,崔杼掂量了一下,不敢下手,無奈視其離去。在國君面前,晏子也從不順桿爬,犯顏直諫不下百次。
西漢布衣丞相公孫弘也是一個生活簡樸的人,食粗飯,蓋舊被,把俸祿散于賓客親朋,家中沒有余財,在小德上無可指摘。然而,身為丞相的他卻尸位素餐、曲學阿世,沒有晏子的擔當精神。面對漢武帝的好大喜功,不加規(guī)勸,裝聾作啞,一味地揣摩上意,迎合拍馬。公孫弘的所作所為,實是大德不過關。因此,身為國家公職人員,不要以為在小德上過了關,不吃不喝了,不請不送了,不貪不占了,就是一名合格的公仆了,不作為、不擔當?shù)挠拐姓?,也是腐敗,是大德有虧?/p>
阿爾薦自《唐山晚報》201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