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等
愛惜
池莉
小時候端起飯碗,很鄭重,記得要把碗端牢,別摔破了;喝水要把杯子柄捏好,別摔破了。
這就是愛惜,鄭重,用心,專意,別讓不該破碎的東西失手破碎。
記得那會兒我剛紅起來,到處參加會議與活動。吃自助餐的時候,見有些著名作家大盤拿菜,高堆滿上,吃很多也丟很多,杯盤狼藉。我見不得人糟蹋糧食,也見不得貪饞相,飯后我是連人的作品都不會再看得上了。
吃飯時候,愛惜的東西有兩樣:一是事物,二是吃相。兩樣都照見自己生命。
因自清而自高
留幺子
喜歡吹噓自己與名人的交往,借此自抬身價以求上位,那是“禿子跟著月亮走———借光”。陳丹青說:“我每次講演,年輕人就上來要簽名、要拍照,我只好像三陪小姐似的陪著耍,不然傷了年輕人的自尊心?,F(xiàn)在容我說句狠話,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這類事?!?/p>
《東觀漢記·梁鴻傳》:“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边B柴火余熱的一點光,都不沾你的。這樣做人是孤傲了點,但總比借人上位強。清高者,因自清而自高。
落葉
張章
朱光潛在《厚積落葉聽雨聲》中講過一段往事:看到學生想要打掃庭院的落葉,他攔住說:“我好不容易才積到這么厚。”這幾年每到秋季,有的城市會劃出幾條不掃落葉的街道,給身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增加了閑趣。這正應了荷爾德林著名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得趣
王自亮
現(xiàn)在讀書,注重得趣。如讀《水滸傳》,其中市井風情,味之不盡;英雄豪氣,讓人大快胸襟。而《儒林外史》,則讓人品味到儒林文人的謹小慎微,爭名逐利,活畫出一幅封建社會的儒林百態(tài)圖?!都t樓夢》寫盡了鐘鳴鼎食之家的富貴,《金瓶梅》道出了聲色犬馬的虛空,都讓人掩卷沉思。讀書貴在得趣,有趣才讀得快樂,讀得舒服。
公信力
黃鶴
一場媒體研討會上,一位主持人指出:公信力是傳統(tǒng)媒體應對新媒體挑戰(zhàn)的立身之本。他說他母親曾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健康常識”:吃魚頭等于吃砒霜(偽常識),嚇得老人家很長時間不敢吃魚頭。
這位主持人很有見地(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之一是公信力),然而個別傳統(tǒng)媒體卻為了利益不惜破壞公信力,最終將發(fā)展之路堵死。
掙兩枚銅錢
南臺人
傅作義從小家境貧寒, 17歲時被保送到軍校,其間他在開支上有點任性,向同學借了20兩銀子。寒假回家,他向父親要錢還債。父親沒有責怪,而是帶他來到黃河邊,并要他脫掉鞋襪,和自己一起下水。不明就里的兒子,見父親已光腳下水,便也跟了下去。一到河里,他頓感寒氣沁骨,不由得瑟瑟發(fā)抖。這時父親說:“從這里背一個客人到對岸,能掙兩枚銅錢。我給你的學費和生活費,就是這樣一點點積攢來的。”
如今,許多青少年以為自己所享有的種種乃理所當然,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真該讓他們去“掙兩枚銅錢”試試。
催熟
曹文學
民國時期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青年學者進所之后,三年內不準發(fā)表文章。因為要做大學問,就要耐得住寂寞;厚積薄發(fā),方成大器。一有心得就發(fā)文章,氣散能盡,做不了大學問。瓜熟蒂落的水果,要比催熟的水果好吃得多,也是這個道理。
罵兒
那秋生
辛棄疾在晚年寫了一首《最高樓》詞:“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痹谠撛~序言里,他記下了來龍去脈:“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chǎn)未置止我,賦此罵之。”當聽到孩子勸他置辦田產(chǎn)、不要辭官的時候,辛棄疾出奇地憤怒,質問兒子:一張嘴吃飯,需要幾個勺子?能吃飽就不錯了。還警告說:那些不義之財帶來的富貴,注定是危機四伏。后來孩子(盡管)一生平平,(卻)沒有做出辱沒家門的事來。
沒有答案
曹文學
讓孩子用手機,怕他沉迷其中;不讓孩子用,又怕他與社會脫節(jié)。家長真希望有個孩子與手機接觸的最佳頻率和時間,遺憾的是:沒有這樣的標準答案。所以,大家只能松了緊緊、緊了松松,不斷調節(jié)。很多事都是這樣,當你意識到?jīng)]有標準答案時,你就已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路徑。
好漢文學
王大拙
《水滸傳》其實是一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神行太保戴宗,綁了甲馬,日行八百;公孫勝可以呼風喚雨。而一些好漢們的武藝又出神入化。這樣的文字,既有現(xiàn)實基礎,又讓好漢們超越了常人所不能,讓人把郁結不平、煩心和屈辱都一掃而光,看著確實爽快。
想以往,人們在街坊酒肆里捧著大碗茶,聽說書人唱上幾段這樣的“好漢書”,真?zhèn)€是痛快。大宋的風情,就在好漢們的哨棒下延伸,在好漢們的酒杯中晃動。
冷熱
張希
《東軒筆錄》載:某夜宋仁宗在宮中聽聞絲竹之聲,便問近臣,這是哪里傳來的?答曰,來自民間酒樓茶肆。近臣言罷不禁感嘆,民間何等歡樂,哪似宮中這般冷清。宋仁宗卻搖頭說,宮中只有冷清,民間才能熱鬧;宮中倘若整日喧囂歡樂,民間必然冷冷落落。
延期考試
天行健
北宋嘉祐六年,蘇軾、蘇轍兩兄弟參加直言極諫科考試??荚嚺R近,蘇轍突染疾病,臥床不起,時任宰相的韓琦聽聞此事,立即上書宋仁宗,要求考試延期。今天看,這樣的要求匪夷所思,可皇帝偏偏就答應了。北宋仁宗朝人才濟濟,究其原因,自上而下惜才愛才,由此可見一斑。
偽淡泊
阿朱
盧藏用是唐代著名隱士,皇帝在長安辦公,他隱居到附近的終南山,皇帝移駕洛陽,他又到旁邊的嵩山隱居,于是獲得了“隨駕隱士”稱號,最后靠名氣得到左拾遺的官職。
盧藏用的例子是極端了一點,但從古至今,靠隱居出名,恐怕絕大多數(shù)都是走的類似的路線。
算計
張宏
藥店將廉價藥藏在柜臺最底層的角落;便利店把快過期食品擺在最方便拿取的位置;服裝店搞促銷先提價再打折;商場自動扶梯如果只開一條,一定是把下行那條停下來,因為商家只怕你不走進去,不擔心你走不出去……顧客看似活在商業(yè)社會的“溺愛”之中,其實也活在商家的算計之中。
君子不器
劉順源
《論語·為政》載:“君子不器?!币话汜屃x為:君子不應像器具那樣,只有某方面的用途。其寓意還包括:君子要博學多識,見多識廣,思想多元;為人處世,要不拘泥于教條。君子當思之不器,行之不器,在各方面都不要死板定型。這在今天尤其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留住思念
張建云
一位癌癥晚期的朋友,臨死前想見一下三十年沒見的初戀情人。經(jīng)多方尋找,那一臉褶皺、肥胖臃腫的老女人終于來到他身邊。老女人走后不久,朋友就死了。死之前,他嘴里反復念叨:“不該見,不該見呀!”有的人,好久不見,不如不見;因為,只適合思念,不適合見面。
計
銘宸
南朝梁吳均是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很得梁武帝賞識。其邊塞詩中有“輕軀如未殯,終當厚報君”“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等句,寫得慷慨激昂。但據(jù)《隋唐嘉話》記載,“侯景之亂”中梁武帝被圍臺城,局勢危殆,向吳均問御敵之策。吳均卻嚇得話都說不上來,只說:投降才是上計。
技藝
范治斌
人們常說的“技藝”,我理解的是技巧在一定高度上的藝術。廣義上講,技藝在各個門類都適用,如“庖丁解?!薄百u油翁倒油”的故事,都是“無他,但手熟爾”的高層次技藝。繪畫中的千錘百煉,也可使腕下妙筆生花。齊白石畫蝦,是最“技藝”的,說他寄寓了怎樣的人文精神,未免牽強,其技巧達到的高度本身就是一種精神。
發(fā)明
張希
在十九世紀之前的歐洲,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富人自我顯擺的游戲。那時所謂的發(fā)明家,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炫耀發(fā)明成果,并不以在社會上推廣、創(chuàng)造價值為目的;因此,也就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當下某些人單純?yōu)樵u職稱、升學或加分而進行的發(fā)明,與此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