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體驗者:井曼
可能大多數(shù)媽媽不是什么身懷絕技的達人,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樂活”一些。當然,要從固定的模式里走出來,并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需要給自己一個啟動儀式,一個行動周期,最好還有一群有著同樣目標的旅伴。
如何成為“樂活美媽”?其實,這跟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編輯、足球運動員、情圣、歌唱家……”的答案一樣,天賦、興趣,固然重要。但是,設(shè)定目標、制定計劃、自我練習、歸納總結(jié),也是不可少的。
在做這期策劃時,我們邀請了一位媽媽,讓她嘗試從以往刻板規(guī)律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每天做一點向往的、開心的事,同時記下“7天樂活日記”。這個7天,是變化的7天、新生的7天,那些體驗給了她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待自己和周圍的關(guān)系,讓自己體會到內(nèi)心的能量和自我的復(fù)蘇。
Monday
下班后的自我獨處時間
與以往不同,一天的工作結(jié)束后,我沒有立即趕回家,而是找了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廳,點上咖啡小坐片刻,讀書、放空、純粹地沉淀自己。窗外華燈初上的都市、腳步匆匆的人群與屋內(nèi)喝著咖啡翻著閑書的客人逐漸形威強烈的對比,加上冰咖啡的效力,僅僅15分鐘短暫的抽離,就已察覺自己的精力和心情正得到迅速Refresh。踏出門,洗去職場的風塵仆仆,優(yōu)雅平和的媽媽已經(jīng)上線。
這種獨處的小時光使我意識到,比起兩點一線的馬不停蹄,利用任何碎片時間,惺下來,擁抱自己片刻,梳理好心情后再全情投入媽媽的角色,會使自己更加游刀有余、效率滿滿。
Tuesday
重拾規(guī)律運動
成為媽媽后,每天被忙碌填滿,今天決定擠出時間重返gym,拾起瑜伽,近距離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久違的感覺充滿身心。一個好的人生狀態(tài),應(yīng)當是靈魂與外在的一致。一個對自己身體有高要求的人,自然也不會對其他方面要求太松懈。對于媽媽而言,當我們對自己身體的輪廓滿意時,自信營造出的氣場也會作用于心情,再回到我們的身體,正向循環(huán)因而建立起來。作為身體主義者,我決定從這周開始,繼續(xù)保持對自己身體的持續(xù)投資。
Thursday
專注1小時
媽媽界有種說法叫娃睡后的時間才是一天開始的時間。這個晚上,我開始嘗試專注1小時做育兒筆記,在這1個小時我給自己倒好一杯牛奶,走進書房,打開電腦,建立一個潔白的word文檔。這一系列動作讓我的生活充滿某種儀式感,仿佛一切都變得盡在掌控。
我習慣將日??吹降慕鹁浠?qū)τ齼河袉l(fā)的文章截屏保存,但一直沒有時間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今晚的1小時,我決定坐下來進入“心無旁騖”的寫寫畫畫狀態(tài),一方面是給自己的梳理,一方面是為創(chuàng)建印記,當時間流逝,文字會在那里以最安全的姿態(tài)記取我們來時的路。
Wednesday
創(chuàng)意奇妙日
我時常想,如何將自己對繪畫的熱愛融入育兒事業(yè)中。直到接觸幼兒繪本,我找到了答案:為女兒親手制作繪本。有了這個想法,我決定今晚動手。
根據(jù)小月齡寶寶的認知特點,從零拾起photoshop等制圖工具,拍攝女兒睡著的萌態(tài),結(jié)合水彩親手為她制作一本《寶貝,寶貝,你夢到什么?》,我甚至在想,這個想法也可以做成公益,今后利用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向有興趣的媽媽出售此繪本,將所得全部資助給血友病之家“紅蘋果合唱團”的孩子們。
Friday
給生活加點料
有娃后能夠不定期夫妻倆單獨出來吃一餐飯是奢侈的,這周先生約了我們認識多年的老友出來hang out,餐廳很雅致,我們談?wù)摰脑掝}深入又跳躍。在光影交織的深度社交中,我們真正實現(xiàn)了角色的轉(zhuǎn)換,卸下父母的日常職務(wù),重新回到兩眼放光的“小朋友”的狀態(tài)。與有趣的人一起,探討有趣的話題,沒有什么比這樣的夜晚更讓人神清氣爽的了。
Saturday
全家餐桌時光
從小記憶中的餐桌就不僅是吃一餐飯的地方,更是全家圍坐在一起探討社會議題最溫馨的場所,先生的家庭氛圍也是如此。這個周末,女兒正式加入了我們,成為餐桌時光最小的旁聽議員。我們與父母一起,溫酒擺菜,為家庭最小的成員放置好寶寶椅,一周的生活也在酒杯碰觸的一刻得到升華。
Sunday
床頭共讀時刻
周日的晚上,我和先生通常會在女兒入睡后看一會兒電影當作放松,今天不同,我們決定睡覺前各自一個枕頭,一盞壁燈,床頭互相依靠著讀會兒書,重拾精神伴侶的幸福??吹骄实牟糠?,我會停下來和他品頭論足一翻。讀到興趣正濃,他也會握住我的手輕撫幾下我的手背。房間里是嬰兒身上特有的香氣,女兒就睡在離我們不遠處自己的小床上,有時我們會輪流給她蓋上小毯子,再回來繼續(xù)翻書。所謂心之安在,莫過于此。
這一廚,我親手打開了自己生活全新的維度,這個維度給我以舒遙的區(qū)間,做喜歡的事來安放自已的身心,媽媽只有內(nèi)心足夠篤定、平和、不糾結(jié),才會給孩子更理性、健全的愛。我的精力管理也比以前更有效能,可以拾起碎片時間自我提升、使自己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父母的格局大了,孩子的未來才會走得更遠。而凡此種種,信念是敲門磚,只有行動和嘗試,才能真正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