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富 周訓(xùn)東
1976年的冬天,羅美富作為一名新兵,從家中徒步50公里趕往成都汽車站,奔赴他的下一個人生目的地:軍營。軍營所在地察隅是位于西藏東南部的一個邊境小鎮(zhèn)。那個年代,察隅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當(dāng)?shù)匕傩盏娜兆舆^得十分艱苦。
1979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貧困的察隅溝迎來發(fā)展春天。那年,羅美富也如愿轉(zhuǎn)為志愿兵。之后的年月,他見證了川藏線沿途從泥巴路變成石頭路,從石頭路變成柏油路。1995年4月,成都至昌都航線開通,羅美富回家的路越來越“近”了。
2015年,羅美富重回察隅,沿山的路已經(jīng)成了一條綠色景觀路,村莊也變得“年輕”亮麗,羅美富記憶里的那個閉塞落后的察隅已經(jīng)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