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醬
01
前兩天去了一趟超市,排隊結(jié)賬的時候,看見一個小男孩兒,在那里尖聲哭鬧,這個玩具也要買,那個玩具也要買,不給買就躺在地上蹬腿各種耍賴,弄得他媽媽一臉崩潰,束手無策。
可能是覺得這樣下去不好,過了一會兒,男孩的媽媽退讓了一步,說買可以但是只能挑一樣,因?yàn)椴畈欢嗟耐婢?,家里已?jīng)很多個了。聽了媽媽的話,小男孩非但沒有停止哭鬧,反而變本加厲,叫喧著媽媽不好,不要媽媽了,甚至說要換個新媽媽。最終男孩的媽媽還是妥協(xié)了,小男孩也不哭了,拿著自己的“勝利果實(shí)”開開心心地走了。
我們似乎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或者想要買一件玩具,一旦家長不允許,然后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滿地打滾,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講道理,他就是不聽,也聽不進(jìn)去。
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不耐煩的家長可能會直接上手,覺得孩子就是皮癢了,打罵一頓就好。但是,更多的家長,因?yàn)樾奶?,最終還是會屈服在孩子的哭聲之下。
殊不知,當(dāng)孩子哭鬧時,你一時的心軟和妥協(xié),會給孩子塑造一種錯覺:他的哭鬧是有效果的,以后如果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哪怕是不合理的,但只要我哭了鬧了,就能解決問題,就能滿足我的愿望。
02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小吵小鬧沒關(guān)系,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也就不會這樣了。是的,沒錯,的確大部分的孩子,長大了是懂事了,也不無理取鬧了。但是我們怎么確定,自己的孩子會屬于這大部分呢?
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講概率的,因?yàn)橐坏┡錾狭?,再來后悔一切都晚了。你一時的妥協(xié)和放縱,毀掉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
孩子3歲的時候,你說不行他跟你鬧,大不了就是在地上打滾。如果你妥協(xié)了,等到孩子14歲,你說不行他還會跟你鬧。
但這個時候,就不僅僅是打滾那么簡單了。你一次又一次地妥協(xié)和縱容,只會讓孩子患上霸道的性格,變得肆無忌憚,變得歇斯底里。稍不如意,就可能會用極端的方式來威脅你。
03
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能做的,絕不是一味地妥協(xié),更不是所謂的打一頓就好了,而是要學(xué)會對孩子說“不”,尤其是在孩子3~5歲的時候。
3歲以前,孩子哭鬧,是一種本能的生理性反應(yīng),餓了、困了、生病了…他們自身感受到的所有痛苦,只能用哭聲來表達(dá)。但是3歲以后就不是了,孩子的哭聲開始帶有目的性,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開始哭。
所以,最好在6歲以前,就要學(xué)會對孩子說“不”。那么,作為家長,要如何跟孩子說“不”呢?
中國公安大學(xué)犯罪心理學(xué)教授李玫瑾,曾經(jīng)提出了一項行之有效的克制任性訓(xùn)練。當(dāng)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比如說孩子在商場里要買小汽車,而家里已經(jīng)有很多差不多的了,但是孩子又哭又鬧就要這一輛。這個時候,不要打孩子也不要罵孩子,也不要管他,任他哭去,直接把他抱起來抱回家,放到臥室里去,把門一關(guān),一對一地對孩子進(jìn)行克制任性訓(xùn)練。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四個“不要”:第一,不要罵孩子,罵總歸不好;第二,不要打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傷害,而且也不公平;第三,不要說教,因?yàn)檫@個時候孩子正在鬧,你說什么都是噪音。第四,不要走開,因?yàn)楹⒆邮囚[給你看的。
所以一定要看著他鬧。你就坐在孩子跟前,看著他哭,一直等到他哭得筋疲力盡。等孩子哭完了,給點(diǎn)愛的關(guān)懷,拿熱水給他擦擦臉,然后問他:“還哭嗎?要哭接著哭?!?/p>
一定要向孩子表明你的態(tài)度:如果你提的要求不合理,我不心疼也不會讓步,你要鬧就鬧吧。只要這么一次,孩子就會明白,哭鬧這種粗暴且極端的表達(dá)方式,是沒有用的。
當(dāng)然,做到這一步還不夠,緊接著,你要跟孩子說:以后有什么事情,能不能跟我好好說,如果能說服我,沒準(zhǔn)就能考慮你的要求。比如說孩子想買輛小汽車,你可以問他理由,讓孩子說出這輛小汽車跟家里的小汽車,有什么區(qū)別,以此來鼓勵孩子跟你交流。但是呢,也別次次都答應(yīng)孩子,可以按照3:1的比例滿足他,3次要求滿足1次。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學(xué)會跟你交流,跟你商量。
所以,如果下一次孩子再大吵大鬧,可以試著把時間留給孩子,讓他自己去和情緒獨(dú)處,去消化這些負(fù)面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安靜地看著這個野性和純凈兼俱的可愛靈魂,拼命地演出這一幕,然后在謝幕的時候,適時地再獻(xiàn)上一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