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作為一種特別的藝術手法,與園林景觀設計具有很強的契合性,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元素。本文以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為依據(jù),對留白在中國古典園林和新中式景觀中的體現(xiàn)與應用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并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量化留白”這一景觀設計理念。
【關鍵詞】山水畫;留白;園林景觀
現(xiàn)代園林景觀在滿足人們漫步、休憩、觀賞和心理需求的同時,也向人們傳遞著美的韻律和節(jié)奏。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景觀設計的發(fā)展重新得到了人們的審視,而現(xiàn)如今景觀設計追求速度而忽略品質(zhì),出現(xiàn)設計流于表面而缺乏深層次的內(nèi)涵、忽視地域文化特色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景觀設計師需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求突破口,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鑒于此,本文研究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園林景觀體系。
1、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次提到“白畫”一詞。宋代對留白技法更加注重和精細。其中著名的馬遠和夏奎的藝術形式“一角”和“半邊”,淋漓精致的體現(xiàn)了“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留白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技法,更是畫家的個人情感的一種表達,是畫家對自然分析理解后,主觀運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中國古代的畫家不同于西方古典繪畫,他們更注重感性的認識和情感得表達。正是這種高度主觀化才誕生了留白[1]。
中國畫中“云氣”、“山石”、“水”、“雪”和“光影”是畫面中重要的留白元素,畫家可以通過抽象手法將他們進行組合。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一脈相承。書法中有一種筆法叫“飛白”。中國畫中也常借散峰效果,表現(xiàn)虛實和蒼勁灑脫。題字落款也是留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字與字之間的大小,分布關系是構成章法的重要部分。
2、留白手法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體現(xiàn)
2.1 水
水在園林中扮演著留白的角色。園林中的水在平面布局上可以分成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以水面為中心點,向周圍擴展建筑,山石和植物。這樣的布局疏密有度,大面積的水面平衡了緊張局促的空間,亭臺樓閣倒映水中,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分散式的平面布局是將水面分成相互聯(lián)通的小面積貫穿于建筑之中,忽開忽合,時收時放這樣的布局為園林增添了神秘感,時常給人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水在中國園林中就如同中國畫中的留白。不著筆墨卻將畫面的秩序,疏密及作者的開闊氣度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園林之中,水面倒映出的亭臺樓閣,古樹山石,更加豐富了園林層次[2]。
2.2 流動的氣韻
氣韻是中國藝術中特有的一種精神氣質(zhì)。中國畫將就以形傳神,這里的神就指氣韻。和中國畫的氣韻一樣,園林中的水也是氣韻之源。從古至今,水被賦予了美好的品格和氣質(zhì)。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一看便覺清爽??鬃诱f:智者樂山,仁者樂水。老子說,上善若水。
不同形態(tài)的水傳達的氣質(zhì)也不相同。動態(tài)的水,是奔放,是灑脫,是豪邁。靜態(tài)的水,是溫柔,是靜謐,是柔和。這樣的特質(zhì)為園林營造不同的意境提供了可能。水的形態(tài),氣質(zhì),性格是園林得氣韻所在。
2.3 二維景面
園林有動觀和靜觀之分。三維的景觀中包含著二維景面。在中國園林中,白粉墻山石,植物,漏景,框景形成景面,這些景面如同中國畫一般,造園者以白粉墻為紙,山石,植物為墨,從文化主題和時序角度合理安排著空間,形成層次豐富具有中國韻味的留白景觀。
從君子比德的角度,造園者在選擇單體植種類和組合景觀中需要考慮其文化價值和氛圍[3]。如梅花象征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竹象征著謙遜挺拔,蓮花象征著清正廉潔,荷花象征著潔身自好,杜若象征著男女情意等等。其次,在植物的選擇上還要考慮季相性,以此延長空間中景觀效果的生命周期。造園者可以根據(jù)主題選擇季相性植物,營造氛圍。
2.4 框景漏景
白粉墻猶如一塊畫布,造園者在其中取空窗門洞,以此作為漏景,框景的窗口,以此突破空間的限制,營造虛實相生的景觀層次。在空間開闊處,連續(xù)轉(zhuǎn)和處常常通過這種方式以白襯景。使得空間張合有度,流暢交融。
2.5 虛實結合
從整體來看,園林中的建筑是實體,而庭院相當于留白,是虛的空間。造園者通過建筑與植物,山石,水面的空間,體量關系,營造出虛實相生的效果。使得游園人在園中穿行的過程中,不斷感受虛實空間帶來的妙趣橫生。
2.6 移步換景
中國畫中常以留白打破時空的限制,將不同季相的東西在同一畫面上呈現(xiàn)。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和韓熙載夜宴圖。這種繪畫技法應用在園林中被稱為“步移景異”。是一種“動”與“靜”的結合,隨著游人所處的時間空間的改變,體味著園林的流動感和節(jié)奏感。
2.7 意境的表達
從傳統(tǒng)認知方式和文化思維出發(fā),人對景觀的感知是基于自身情感的。因此,傳統(tǒng)園林意境的傳達也是通過帶入游園者的情感實現(xiàn)的。在中國畫中,留白技法是實現(xiàn)意境的重要手法。留白在園林中的體現(xiàn)形式多樣,造園者通常通過障景,借景隱藏留白,使有限的空間通過景觀的遮擋,重疊給人虛實交錯之感,這種創(chuàng)作情感和道家哲學思想具有內(nèi)在邏輯一致性。
3、留白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體現(xiàn)
下面某城鄉(xiāng)規(guī)劃展示館為例,探索留白在建筑中的應用。詳見圖1。
第一,環(huán)境相對于建筑的留白。在展示館入口的選擇上,采用西高東低的立面構思,呼應館內(nèi)建筑的高度,遠遠看去形成了與老建筑群自然銜接的天際線。這樣相對于館內(nèi)建筑的留白使得空間感增強。
第二,庭院作為空間中的留白。設計者在展示館的設計上傳承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造園手法,將庭院設計融入到建筑中,以一個主庭院為中心,圍繞許多小庭院,庭院中以水景見長,水面相對于建筑庭院形成了留白,更顯得空間開闊疏朗。
第三,每一個三維空間都可以被看成若干個二維空間。我們可以將中國山水畫營造的意境技法應用到造園,甚至建筑中去。設計者在博館的入口處就精心安排了這樣一幅畫面:在白粉墻的映襯下,錯落有致的山巒綿延起伏,片石之影投向水面,在水面中蕩漾,遠遠看去猶如山水畫中濃墨重彩的投影,畫風簡約而立體。
4、探索“量化留白”方式
留白是中國畫中常用的構圖方式,屬于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黃金比例屬于西方的形式美學,在文藝復興時期被大量的運用到繪畫當中。前者偏向感性,是根據(jù)創(chuàng)作者的生活閱歷和對人生、自然、命運的理解決定的,重在意境;后者偏向理性,根據(jù)數(shù)學理論和幾何理論,要求精準。所謂“量化留白”,就是將留白和黃金分割比例結合起來,以留白為載體,在內(nèi)容上保留留白的精神、氣質(zhì),在形式上以黃金分割的數(shù)學手段作為約束,形成最符合視覺美感的留白。景觀設計作為一門既需要藝術審美又需要技術手段的學科門類,量化的留白可以作為一種容易掌握,有據(jù)可依的審美方式運用在設計當中。
中國山水畫和中國造園本是同根同源的關系,可以相互借鑒。它們都植根于傳統(tǒng)美學,最終都是追求意境的營造。繪畫者和造園者皆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自然之美。它們的不同只是一個依托二維平面,一個是三維空間的景面藝術。中國畫中的留白技法作為能營造虛實相生的意境美的一種手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被無限運用到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但是,如何恰到好處的運用留白技法確是值得探究得一個課題。園林中的各個元素都要符合審美需求,如何對其體量進行掌控其實是一個具有科學性的問題,其中涉及到了人體工程學、數(shù)學、色彩學、植物學、地理學等。如何將這些理性的東西與藝術相融合值得探討的。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率先將“數(shù)”的概念應用到美學之中,認為愉快的感受來自恰當?shù)谋壤?,提出了“黃金分割”其中心思想與東方老子的“道”有著相似之處??梢愿爬椋翰还苁挛镫S著時間如何變化。其中依然有規(guī)律可循。這就是“道”和“數(shù)”。
將“留白”和西方的黃金分割比例相結合,可以形成更符合視覺美學的留白方式。量化留白的提出是具有實驗性的,是否正確可能還需要時問來證明,但是在經(jīng)歷了早期吸收西方文化和模仿西方的設計風格之后,發(fā)現(xiàn)西方在設計中融合了數(shù)量的計算和西方對與科學應用到設計中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景觀設計,好的設計理念確實是設計的“靈魂”,帶整個設計的“肉身”還是通過技術完成、實現(xiàn)的。同時,由于使用者對于設計的要求本身就有科學的依據(jù)可循,中國的文化更加注重的確實精神上的體驗,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將“感性”的文化與“理性”的科學相結合,為實現(xiàn)既有文化厚度又科學合理的景觀提供了一種更好的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留白作為中國山水畫中重要的藝術手段和中心環(huán)節(jié),蘊含著豐富的東方哲理和智慧。在當下園林景觀設計的環(huán)境中,將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手法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更能夠體現(xiàn)景觀中的人文關懷精神以及深遠的意境,可以為現(xiàn)代的景觀設計帶來更好的指引和思考,并且具有很好的研究價值。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運用留白手法,設計師需要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實際情況進行把握,并通過空間、景物等進行合理布局,使園林景觀意境得以提升,充分體現(xiàn)出園林景觀的美感。
參考文獻:
[1]劉建科,王付強.“留白”理念在傳統(tǒng)園林空間設計中的體現(xiàn)[J].魅力中國,2013(16):116-116.
[2]呂莎,李啟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中國山水畫中留白技法的應用研究[J].科研,2016(12):00168-00168.
[3]張麗.中國山水畫中“留白”技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農(nóng)經(jīng),2016(17):102-102.
作者簡介:
何榮章,美創(chuàng)工程咨詢(深圳)有限公司,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