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是歷史厚重、文化豐富的省份,同時也是地熱資源富集的省份。在溫泉開發(fā)方興未艾的今天,在溫泉景觀設計時,融入本土文化內(nèi)涵,可以提高河南溫泉的競爭力。本文主要對河南溫泉景觀設計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闡述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溫泉景觀設計的作用,并對如何融入河南本土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本土文化;溫泉;景觀設計;多元化;運用
河南省地處我國中部,它是我國先民居住之地,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言,“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同時也是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將河南浸潤成歷史厚重,文化豐富的省份,其歷史遺存、文化遺跡之多,民間傳說之豐富,風俗民情之別致,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
不僅如此,河南也是地熱資源極為豐富的省份。相關研究表明 ,在河南省西部、北部、中部以及南部的廣大地區(qū),都存在地熱資源異常,并且可分為太行山隆起地熱異常區(qū)、豫北平原地熱資源區(qū)、豫西隆起地熱資源區(qū)、豫中、南地熱資源區(qū)和濟源—開封—商丘地熱資源區(qū)等五大區(qū)域,可以說涵蓋了河南省的大部分區(qū)域。隨著上世紀末開始我國溫泉旅游開發(fā)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河南省也加快了溫泉旅游開發(fā)的步伐。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以來,河南省各地溫泉旅游景區(qū)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成為河南省旅游以及各市當?shù)芈糜蔚挠辛ρa充。以溫泉旅游為代表的休閑旅游也因為成為河南省旅游產(chǎn)業(yè)最受矚目的增長點之一。
然而,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向前發(fā)展以及河南省居民收入的穩(wěn)步向前提高,居民所喜聞樂見的旅游方式也正在面臨轉(zhuǎn)變,將從簡單的以旅游觀光為目的的出游轉(zhuǎn)變成集旅游觀光、科普教育、文化娛樂、休閑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因此,旅游景區(qū)的轉(zhuǎn)型勢在必行,溫泉旅游景區(qū)也是如此。單純以溫泉洗浴為主要經(jīng)營項目的溫泉旅游景區(qū)將被市場淘汰,而多功能性的溫泉旅游景區(qū)會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接受,從而經(jīng)受住市場的考驗,并在競爭中居于優(yōu)勢地位。由此可見,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融入更多深受游客歡迎的元素,不僅可以增添溫泉景觀的觀賞性、娛樂性和教育性,使溫泉景觀顯得更加別具一格,獨具特色,還可以讓溫泉旅游景區(qū)更具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
河南省在歷史上長期曾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中心地區(qū)之一。中國的八大古都,河南省就占據(jù)四席(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并且,河南省還是我國儒、釋、道文化的發(fā)源地和淵源地,以河南省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思想源流、詩詞歌賦、尋根問祖、禮儀民俗等,在河南都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和傳承。如果在溫泉景觀設計中對河南省的文化元素加以應用,不僅可以使溫泉景觀煥然一新,還能使古老的河南文化脫胎換骨。因此,對本土文化元素在河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強溫泉旅游景區(qū)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休閑旅游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為河南省溫泉旅游的發(fā)展找到新的出路。
1、河南溫泉景觀設計出現(xiàn)的問題
伴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河南省溫泉旅游開發(fā)逐步深入,溫泉旅游景區(qū)在河南省各地市方興未艾,平頂山、鄭州、洛陽、南陽、周口等地市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在全省叫得響的溫泉旅游景區(qū)品牌。各地規(guī)劃中的溫泉旅游景區(qū)紛紛提上日程,為河南省溫泉旅游的未來發(fā)展增添更多新生力量,可以預見:未來的河南省溫泉旅游將得到更快的發(fā)展。
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缺乏較具長遠眼光的規(guī)劃,許多溫泉景區(qū)又有匆忙上馬之嫌,導致河南省的多數(shù)溫泉旅游景觀出現(xiàn)許多問題,具體如下:
1.1設計雷同,模仿痕跡較重
雖然河南省有著悠久的溫泉洗浴文化,尤其以宮廷溫泉洗浴為代表的溫泉景觀設計文化在全國曾長期居于領先地位,但河南省當今的溫泉洗浴景觀設計是在南方沿海城市的影響下開展的,多數(shù)溫泉景觀設計都參考國內(nèi)外的成功案例,甚至照搬照抄而來,這便使得河南省的溫泉景觀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雷同。對于多數(shù)城市溫泉景觀而言,和賓館景觀較為相似,無非是建筑物、假山等;對于多數(shù)郊區(qū)溫泉景觀而言,只是單純依靠當?shù)仫L物,山水景觀和溫泉景觀沒有做到很好地融合,不能給游客更好的觀賞效果,以達到更佳的旅游目的。
1.2功能單一,實用性過分突出
河南省多數(shù)溫泉景觀是根據(jù)溫泉洗浴的功能而設計的,是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溫泉洗浴效果。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溫泉旅游景區(qū)往往過分突出溫泉的特點,而沒有進行全局性的景觀設計。對景觀實用性過于倚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全然不顧整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便使得許多溫泉景觀顯得格外“扎眼”。對于溫泉景觀而言,它應該是內(nèi)部各功能有機協(xié)調(diào)的統(tǒng)一整體,并且,和周邊環(huán)境相融而不顯得突兀,應該做到大而豐富不空洞,小而有特色不枯燥。未來的市場競爭,大浪淘沙,必將淘汰一些競爭力不強,特色不明顯的溫泉旅游景區(qū),而這些功能單一、景觀較無特點的溫泉旅游景區(qū)便會首當其沖。
1.3內(nèi)涵混亂,本土文化元素不多
溫泉景觀文化,作為溫泉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溫泉旅游景區(qū)自身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游客對溫泉旅游景區(qū)好評度和滿意度的重要衡量砝碼。然而,由于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溫泉旅游景區(qū)往往會參考國內(nèi)外的所謂先進經(jīng)驗,使得一些溫泉景觀過于歐美化,羅馬斗士和美人魚同處一景,東方庭院和歐式建筑比肩而立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日韓風、歐美風、南亞風、泰國風共存共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如同進入雜貨鋪,毫無風格可言,內(nèi)涵極為混亂。事實上,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一味倚重異域風情,過分強調(diào)“與世界接軌”,反而失掉自己的風格,顯得不倫不類。如果能夠?qū)Ρ就廖幕剡M行深耕細挖,不僅能夠讓溫泉景觀錦上添花,還能給游客較為深刻的印象,能增加游客對溫泉旅游景區(qū)的好感。
1.4針對性差,多樣化不足
對于溫泉旅游景區(qū)來說,服務的主體是游客。因此,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應該體現(xiàn)“以人為本”,將游客作為調(diào)研對象,以游客所想為主要設計原則。景觀不僅要具有觀賞性,還要具備文化特色,更要具備娛樂性和趣味性,使得游客在休閑洗浴的同時,能夠置身溫泉景觀之中,流連忘返,樂以忘憂。但是,河南省許多旅游景區(qū)在設計溫泉景觀時,并沒有想游客之所想,依游客之所需,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參考其他溫泉景觀進行設計,針對性太差,多樣化不足,即便是擁有較好的溫泉資源,也無法讓游客取得更好的洗浴效果。
2、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溫泉景觀設計的作用
隨著國民對旅游的認識和體會逐步深入,旅游目的也逐步呈現(xiàn)出多樣化,單純的觀光旅游,已經(jīng)遠遠無法滿足游客的對旅游的多樣化需求。市場需求,推動以溫泉旅游為代表的休閑旅游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無論是出動出擊還是被動迎戰(zhàn),旅游經(jīng)濟市場化都要求溫泉旅游在經(jīng)營方式、管理模式和景觀設計上進行轉(zhuǎn)變。只有適應市場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只有滿足游客需求,才能獲得游客的好評和美譽,被市場進一步認可。這就要求溫泉旅游景區(qū)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必須要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不僅強調(diào)景觀自身的協(xié)調(diào)性,還要突出景觀與環(huán)境的共融性;既與市場接軌,又突出本土特色;既彰顯時代風格,又契合科學理念;既有多樣化的形式,又有豐富的內(nèi)涵。
多樣化的文化符號可以對溫泉景觀形成文化點綴,多元化的文化元素更是可以成為溫泉景觀乃至溫泉旅游景區(qū)的靈魂。對于歷史厚重,文化深厚的河南省而言,文化符號與文化元素眾多,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如果應用得當,不僅能夠為溫泉景觀增光添彩,還能讓溫泉旅游景區(qū)大放異彩。
2.1本土文化元素可以讓溫泉景觀更具民族風情
日本溫泉旅游業(yè),正是以別致的民族風情,獨特的民族風格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獨樹一幟,卓爾不群。而其溫泉旅游業(yè)的特色,正是將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思想融入日式民族建筑、本土人文景觀而烘托出來的。源遠流長的溫泉洗浴歷史,傳承千年的溫泉洗浴文化,都成為日本溫泉旅游的宣傳賣點,再加上借助隆重而喜慶的節(jié)日慶祝(如御正月、賞櫻節(jié)、龍舟節(jié)、葵祭等),吸引全世界游客紛至沓來。河南省的本土文化元素多種多樣,既有中華風情,又有當?shù)靥厣?,可以讓溫泉景觀更具民族風情。
2.2本土文化元素可以讓溫泉景觀更具文化內(nèi)涵
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洛斯 看來,當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之后,必然追求更高的心理需求。游客對溫泉旅游的需求也是如此,在滿足其洗浴療養(yǎng)需求的同時,必然也會表現(xiàn)出對溫泉旅游的多樣化需求,而文化需求正是其中一大重要方面。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溫泉景觀,可以讓河南省的溫泉景觀更具文化內(nèi)涵,更受游客的歡迎。如曾經(jīng)的漢唐都城洛陽、大宋都城開封等,可以積極挖掘?qū)m廷溫泉洗浴文化;有著豐富溫泉洗浴記載和傳說的平頂山和信陽等市,可以挖掘本土溫泉文化,以本土文化補充溫泉景觀內(nèi)涵的錯位和缺失,能夠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3本土文化元素可以讓溫泉景觀與眾不同
本土文化,是置身于當?shù)貧v史,扎根于當?shù)赝寥蓝杏莫毦弑就撂厣囊环N文化。它有別于外來文化,是本地區(qū)、本民族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體現(xiàn)。厚重河南,錦繡中原,河南省的許多本土文化,如尋根文化、龍文化、三教文化、飲食文化等都帶著極強的地域性,富有本土特點。因此,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對本土文化加以運用,能夠增強溫泉景觀的觀賞效果,拔高溫泉景觀的教育作用,讓河南省的溫泉旅游景區(qū)更具本土特色,從而和外地的溫泉旅游景區(qū)迥然不同。
3、本土文化在河南溫泉景觀設計的運用體現(xiàn)
溫泉景觀,并非單獨的個體,而是眾多元素組成的存在,地形地貌、水體植被、建筑設施,都是溫泉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溫泉景觀是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的合二為一。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運用本土文化,不僅可以使兩者和諧共存,相得益彰,還能體現(xiàn)我國文化精髓和本土文化內(nèi)涵。
3.1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可以將傳統(tǒng)文化作為指導思想
在河南本土文化中,傳統(tǒng)文化占據(jù)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影響我國數(shù)千年之久的儒、佛、道等傳統(tǒng)文化,或淵源于河南,或形成于河南,或開山于河南,成為河南本土文化最為重要的代表部分。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佛家的“清靜無為”、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等思想都可以加以運用,成為溫泉景觀設計的指導思想。這樣一來,便會使得溫泉景觀更加貼近自然,更加具有人文情懷,更加體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理念,從而使游客能夠更好地領略自然之美麗,文化之深邃,從而取得更好的旅游觀賞和休閑體驗效果。
3.2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可以對溫泉文化進行深層挖掘
我國使用溫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炎黃時代。早在距今大約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已經(jīng)利用溫泉水治療疾病,消除疲勞。歷史上,河南省曾是我國人民使用溫泉的中心區(qū)域之一,無論在漢晉,還是唐宋,在河南都曾有歡騰而熱鬧的溫泉洗浴場面。像著名的晉武帝、武則天、唐玄宗、宋神宗、宋徽宗等帝王都曾在河南留下溫泉洗浴的佳話。早在東漢年間,長期生活于京師洛陽的南陽人張衡便曾寫下《溫泉賦》,而生活于西晉年間的學者傅咸也著有《神泉賦序》,記載其在京師洛陽的庭院中有溫泉,家人拿來沐浴的情形。而在河南的洛陽、開封、信陽、平頂山和南陽等地,至今流傳出有許多有關神仙、名人在當?shù)乩脺厝M行洗浴、治病的傳說。如果以此為研究對象,深入挖掘河南本土的溫泉文化,將會使河南的溫泉景觀大放異彩。不僅如此,還可以積極挖掘溫泉背后的歷史和故事,在溫泉旅游景區(qū)內(nèi)成立溫泉博物館和溫泉文化館,使游客借以了解更多的溫泉文化內(nèi)涵,使得旅游的體驗效果更佳。
3.3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可以融入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
作為我國人民最喜聞樂見的文化之一,民間文化扎根于民間,成長于民間,而表現(xiàn)出極為旺盛的生命力。民間文化的形式很多,如福壽文化、多子文化、剪紙文化、戲曲文化、民間文學、民俗文化、民歌文化等。盡管在創(chuàng)作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民間文化卻以通俗易懂,喜慶意味較濃受到我國人民的極大喜愛。正因如此,民間文化所蘊含的休閑能量是極大的,別出心裁的設計,自成一派的風格,都能向游客傳達美感,從而受到游客的好評與歡迎。因此,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對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加以運用,不僅能夠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還能以吉祥美好的寓意引起廣大游客的共鳴。如在設計水體景觀時,可以融入幾何紋、祥云紋、饕餮紋等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裝飾元素;在設計道路景觀時,可以組成福、壽、仙鶴、錦雞等吉祥圖案;在設置植物景觀時,可以植入梅、蘭、竹、菊、松等具有我國民間特色的祥瑞植物。而景區(qū)的小品景觀,以民間文化為靈感來源,可以增添趣味性、代表性和裝飾性,從而吸引游客駐足,并引發(fā)其深思。
3.4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可以運用獨具風采的園林文化
河南的園林文化流傳已久。早在隋朝時,隋煬帝不僅將都城前往洛陽,還在全國范圍內(nèi)收羅奇花異草、珍禽瑞獸,然后運往洛陽,并營造著名的皇家園林——西苑;而在唐代時,女皇武則天更是建造上陽宮,將洛河兩岸盡收眼底;北宋末年,宋徽宗更是專門開辟將奇花異石運往京師汴梁的專門線路——“花石綱”,并建造超大型園林工程——艮岳。宮廷園林類型豐富,官員學者修建的私家園林更是不勝枚舉,在河南,最為著名的有西晉富豪石崇的金谷園、北宋學者司馬光的獨樂園、邵雍的安樂窩等,北宋末年的學者李格非更是撰寫《洛陽名園記》,以洛陽園林喻天下之興衰,《宋史·李格非傳》 有言:“嘗著《洛陽名園記》,謂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辈贿^,由于河南在歷史上長期以來便是群雄逐鹿之地,雖然名園甚多,但遺存所剩無幾,然而厚重的園林文化得以流傳。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運用獨具風采的園林文化,不僅能夠使唐宋時期的河南園林煥然新生,還能使溫泉景觀具備東方風情,讓游客的溫泉之旅更加豐富多彩。
3.5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可以蘊含極具魅力的養(yǎng)生文化
隨著物質(zhì)條件的豐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養(yǎng)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而溫泉的養(yǎng)生功能和醫(yī)療效果也愈來愈為游客所看重。河南是我國中醫(yī)文化的發(fā)源地,也是道家養(yǎng)生文化的形成地,極具魅力的養(yǎng)生文化是河南省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法自然”、“抱魂守一”等養(yǎng)生思想都是在河南形成的。在對溫泉景觀設計時,融入養(yǎng)生元素,使亭臺樓榭,依山而建,因氣而生,因勢利導,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不僅能夠讓游客采集天地之靈氣,獲得更好的洗浴效果,還能使其身心大悅,以增加溫泉旅游的體驗效果。
總之,在進行溫泉景觀設計時,如果對河南本土文化恰當進行運用,不僅能夠發(fā)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性,還能增強溫泉景觀的視覺效果,增加游客的體驗效果。當然,由于本土文化內(nèi)涵豐富,運用時要注意其復雜性,力求方法得當,恰到好處。只有做到本土文化與景觀設計的有機融合,才能提升河南溫泉旅游景區(qū)的品牌效應,彰顯其獨特的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徐連利,劉明成.河南省地熱資源概況[J].中國煤田地質(zhì),2004,2(1):32-35.
[2]〔美〕亞伯拉罕·馬斯洛.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8,29.
[3]脫脫等著.《宋史》卷四百十四·《李格非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13121.
作者簡介:
李茁 (1994-),男,河南洛陽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