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宏
去年,我家買了一只音樂報時掛鐘,家里頓時熱鬧了許多。每過一刻鐘,掛鐘便會奏一段古老的歐洲音樂。這音樂平靜、安詳,使人感覺到寧靜。起初,我覺得這鐘聲很動聽,可是時間一長,就感到有點(diǎn)煩人了。同樣的聲音如此頻繁地在耳邊回蕩,怎會不使人厭倦呢?
然而,既然是報時鐘,奏樂是它的本分,就只能讓它每過一刻鐘就響一遍,不想聽也得聽。聽得多了,習(xí)慣了,家人們都不再議論這來自墻上的音樂了。
幾個月后的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那只掛鐘雖然還在走,但它的音樂消失了。我問妻子:“是不是掛鐘壞了?”妻子想了想,問我:“是嗎?它真的不響了嗎?”我說:“是啊,我好像很長時間沒有聽到它奏樂了?!逼拮訉⑿艑⒁?,她也無法確定掛鐘是不是還會奏樂。我說:“很簡單,我們等到該奏樂報時的鐘點(diǎn),看它響不響?!贝蟾攀昼姾?,掛鐘居然又像以前一樣熱鬧而又沉著地奏起了那段熟悉的音樂。
我和妻子妙面面相覷,覺得很奇怪,我們明明很久都沒有聽見鐘聲了。一刻鐘之后,掛鐘繼續(xù)奏樂。半個小時后,掛鐘依然準(zhǔn)確無誤地奏樂??磥?,出毛病的不是掛鐘,而是我們自己。
我想了一下,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掛鐘沒有任何變化,那鐘聲頻繁地在屋子里回蕩。起變化的是我的耳朵,長時間重復(fù)聽一段相同的音樂,聽覺麻木了,最后竟然充耳不聞了。
(摘自《夕照中的等待》現(xiàn)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