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平
[摘要] 血站是采集供應血液的公益性組織,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具有重大意義。在工作當中,由于血站采血護士工作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職業(yè)暴露風險。一旦發(fā)生針頭刺傷、血液污染等因素,極易發(fā)生院內感染。為了降低感染的發(fā)生,該文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 血站采血;職業(yè)暴露;因素;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c)-0135-02
[Abstract] Blood station is a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for the collection of bloo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 city. In the course of work, there is a certain 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work of blood collecting. In the event of needle stab injury and blood pollution,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easy to happe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the causes of the infection are to b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to be discussed.
[Key words] Blood collection in blood sta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的無償獻血事業(yè)同時得到了大力發(fā)展。經過持續(xù)不斷的獻血宣傳,無償獻血參與者逐年增多。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拯救了無數需要輸血的患者[1]。在采供血工作中,采血護士每天都需要接待大量獻血者,操作過程中多種因素可導致皮膚破損、針頭刺傷、血液污染等情況,造成血源性感染。同時,在采集血液中發(fā)現肝炎病毒、HIV、梅毒螺旋體等病毒的數量也在逐年升高。采血護士每天都需要接待大量患者,操作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操作不當導致自己表皮受損,造成血液污染,甚至形成感染源,造成大規(guī)模的血原性感染。因此,采血護士對職業(yè)暴露的預防十分重要。
1 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原因分析
職業(yè)暴露主要是指因職業(yè)關系將自身暴露在危險因素之中,有損自身健康或生命的一種情況。在采血護士工作當中,每天均會進行采血、留樣、按壓針眼、處理收集血液等多項工作,難免會出現針頭刺傷等多種意外傷害。在采集血液當中,存在少部分攜帶病毒的血液樣本,在體液、血液等直接接觸下,極有可能導致血源性感染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可以通過針刺進行血源性感染的病毒種類較多,約有20多種,其中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是4種最常見的血源性傳染病毒。陳建偉等[2]在《醫(y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yè)暴露危險因素的預防》中提到,我國乙型肝炎的發(fā)病率在世界位于前列,僅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人數就超過1億人。此外,采血站是血源性感染多發(fā)區(qū)域,幾乎每一位采血站的醫(yī)護人員都發(fā)生過大大小小的血源性感染,其中,又以利器傷破損皮膚的血源性感染最多。
1.1 職業(yè)意識較為薄弱
由于護士主觀認為工作中存在的危險不會碰巧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導致其認定防護不重要也沒有必要。當下很多護士均受到傳統防護措施的影響,對任何患者都沒有建立起良好的預防理念,這往往是血源性感染發(fā)生的直接原因。部分護士對采血工作認知不全面,導致其未能在工作前做好防護準備。還有部分護士心存僥幸,認為自己應該不會被問題血液所感染。在何玲的《采血護士血源性職業(yè)暴露原因調查及預防措施》中提到[3],很多采血護士缺乏主動防護意識,在實際工作中也沒按照相關規(guī)定,只講究完成工作,而忽略了“安全第一”這一理念。例如:血液采集前沒有對自己的雙手進行消毒;在接觸到污染物時,也沒有第一時間清洗消毒雙手等。
1.2 采血過程中存在物品擺放混亂以及針頭刺傷現象
由于每天要接待大量獻血者,很多時候為了加快工作進度,沒有按照規(guī)定將物品擺放整齊、使用后及時放回原處,導致后續(xù)工作中可能出現被針頭刺傷的現象。此外,采血后血袋傳遞、熱合辮管等過程中,均可能出現針頭刺傷[4]。而出于方便省事的原則,多數護士會選擇直接徒手回收針頭,此種現象也可能造成針頭刺傷。至于沒能第一時間回收的針頭,則有很大可能造成醫(yī)療器械污染,特別是針頭沾染具有傳染病血液,極易成為傳染源。
1.3 工作壓力引起工作情緒低落
采血護士工作壓力很大,久而久之,會出現精神不集中、恐懼、沮喪等情況,部分護理人員甚至會出現工作中偷懶的現象。此種狀態(tài)下,采血護士工作安全性下降,預防血源性感染觀念不強,極易引發(fā)血源性感染。
2 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防護對策
2.1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采血護士防護意識
為每一位新進入血站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思想教育,提高護理人員自我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其自覺性,適時對護理人員進行知識教育,做到道德修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兩不誤。譚淑玲在《血站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分析》中提到[5],扎實的理論基礎是血站服務工作的前提,除了正常工作外,護理人員要抓住空閑時間,不斷地學習《獻血法》《血站管理辦法》等及各項技術操作規(guī)程,持續(xù)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為采供血工作奠定基礎。
2.2 完善健康體檢工作
對采血護士,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完善健康檔案,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疫苗接種,并且對其健康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特別是發(fā)生過職業(yè)暴露的護士,需要重點關注。
2.3 規(guī)范采血護士行為規(guī)范
梁春梅在《淺談血站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因素及防范對策》中提到[6],在實際工作中戴手套的采血護士被醫(yī)療器械損傷、與血液直接接觸等機會均比不戴手套的采血護士要少。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采血護士要嚴格按照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規(guī)章制度,工作前后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工作中注意針頭擺放,及時處理醫(yī)療廢物,做好個人防護。如果有某位采血護士出現職業(yè)暴露,要立刻清洗傷口,并用酒精等消毒,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無論是否發(fā)生血源性感染,均要向相關部門報告。
2.4 構建良好工作環(huán)境,合理安排工作,減輕采血護士負擔
采供血服務集中了腦力和體力勞動,工作強度高,內容單一,在實際工作當中,護理人員要調整好自己的情感,積極控制自身不良情緒,忍受因無償獻血者不配合工作而帶來的工作負面情緒。每位護理人員都要積極參與良好工作環(huán)境建設工作,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確保護理人員身體與心理健康,減少職業(yè)暴露及血源性感染的發(fā)生。在獻血較為集中的階段,可以適量增加人手,減輕采血護士工作壓力。每個月定期召開會議,對全站的采血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對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集中討論,制定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采血工作流程。
3 小結
綜上所述,采血護士之所以會出現職業(yè)暴露是因為多方面因素共同威脅,僅從單獨方面進行預防效果不佳。所以想要提高職業(yè)暴露的預防效果,首先要提供采血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糾正其不良工作習慣,嚴格按照血液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程要求進行工作,提高自身的自律性和慎獨性。在實際工作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完成工作的同時減少職業(yè)暴露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馮衛(wèi),邱淑華.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護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177-1178.
[2] 陳建偉,韓立海,孫吉花,等.醫(y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yè)暴露危險因素的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909-1911.
[3] 何玲.采血護士血源性職業(yè)暴露原因調查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3):616.
[4] 韋海蘭.血站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10):195-196.
[5] 譚淑玲.采血護士采血時被針刺傷的原因探討及預防[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5):487.
[6] 梁春梅.淺談血站采血護士職業(yè)暴露因素及防范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6):1025,1027.
(收稿日期: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