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含
二胎政策,帶給社會和家庭無限生機,但同時,也帶給身為“獨生子女”的家長們空前挑戰(zhàn)。
在生第二個寶寶前,我們先來思考幾個問題吧:
1先弄清楚孩子為誰而生?
很多家長會問老大:“你想要小弟弟/小妹妹嗎?”如果孩子說“是”,就似乎和他達成了共識,他就要對他說的“是”負責,以后就要歡天喜地地喜愛老二,不能有欺負或不喜歡老二的行為;如果老大說“不”,似乎家長再要老二就對不起老大,因為他并不歡迎弟弟或妹妹,家長的心里就會充滿內(nèi)疚和自責:“我們太自私了,要老二給老大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呀。”
有些父母因為心中滿是對老大的歉疚,就故意忽視老二,讓保姆或老人帶老二,老大自己帶,老二成了那個被故意忽視的孩子。用忽視老二,來證明父母對老大的愛沒有變。
家長朋友們錯了!想要孩子,那是你和你愛人的決定,是這個家庭的決定,這個決定是由愛而生,是因為在養(yǎng)育老大的過程中,感受了那么多的幸福和美好,讓這個家庭有力量去迎接新的生命。孩子不是家長,他不能對自己的暫時想法負責,他也無法對大人的做法負責。要負責的是父母本人。如果老大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也并不是因為有老二才會有,只是在老二出生后,問題呈現(xiàn)得更明顯。即使沒有老二的到來,在老大進入社會后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xiàn)。
如果家長心里認定老大對老二不歡迎,那么孩子就會把我們的擔心全部演繹出來。我們也要注意,不能說“你不聽話,媽媽就喜歡弟弟了”,這會內(nèi)耗孩子成為自己的力量。
2對第二個孩子的性別期待。
討論性別的文章很多,這里我只想說,孩子優(yōu)秀與否,拼得不是性別,拼得是家長,家長是否有能力勝任,成為那個“別人家的”優(yōu)秀家長。如果你們是,不管孩子是男孩女孩,他/她都會成為優(yōu)秀的人。
家長對性別的期待,往往會隱藏著對自己的不夠滿意。
3不要在一個孩子面前評判另一個孩子。
評判的過程是比較和警告的過程,是殺雞儆猴的道理。
“看你哥哥多淘氣,整天就是破壞東西,什么東西只要到了他的手里,肯定會弄壞?!?/p>
“看他,總買那些沒有用的玩具,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p>
老二在旁邊聽了是什么感覺?他一定會乖乖地聽著,這些事情也許他也有愿望嘗試,但聽完媽媽對老大的批評,無形中就成了對他的禁令。
每個年代都有屬于那個年代的時尚,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喜好,那些沒有經(jīng)歷的體驗,將會成為終身的渴望和遺憾,一種無形的制約總是無法讓他追求想要的幸福
或者,我們當著一個孩子的面,表揚另一個孩子
“看看你哥多有禮貌”
“看看弟弟,從來不像你那樣淘氣”……
這樣的表揚,是起不到激勵作用的,有時反而會讓孩子做出一個選擇,做成與家長愿望相反的那個人;因為,即使是負面的影響,也能引起家長的關(guān)注。所以,這樣的家庭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兩個孩子:一個懂事聽話,一個調(diào)皮惹事。
家長們還要覺察,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對更像自己的孩子偏心寵愛。如果夫妻關(guān)系不好,那么長得更像對方的孩子就容易受到不恰當?shù)膶Υ?/p>
4不要以為老二年齡小就弱小,他有他的智慧。
寫到這,我就想到了那個“燦爛迷人的回眸一笑”。我們在圣誕節(jié)的一個活動中,家長把兩個孩子帶來了,哥哥和妹妹。妹妹只有兩歲半,是第一次來,很安靜,活動中,妹妹只是在旁邊靜靜地看?;顒咏Y(jié)束離開時,哥哥跟著父母進了電梯,妹妹在最后面,在進電梯之前,她回過頭來,對著我們嫣然一笑,那個笑,無比燦爛可愛,老師們頓時被迷倒,紛紛蹲下來和她說再見,以至于家長再來時,總會問怎么沒帶妹妹來。小家伙用自己的方式,征服了一群大人,這是不是力量?
5不愛哭的孩子也許更需要關(guān)注。
有的寶貝天生很順從,有位媽媽說:“我家的老大,從小就很聽話,讓干嗎就干嗎,給他換尿布,特別配合,一動不動,做撫觸,半小時都不反抗……老二就不是這樣,一點不滿意都不行,哭聲也大,力量也大,不好好對待他可不行?!?/p>
對于嬰兒來說,長久的順從是需要他壓抑很多真實的愿望和想法。所以敏感的父母要給予家里那個順從的孩子更大的耐心和允許,鼓勵他表達出真實的想法,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情緒表達,允許孩子犯所有孩子容易犯的錯。
6不要讓老大要讓著老二,或者聽話懂事的一方要讓著另一方。
不要試圖讓誰讓著誰。謙讓,孩子屈服的是父母的意志,不是孩子自己的真實意愿?!白尅焙螅倳刂?。不利于孩子間真實情感的流動。
7為了避免爭端,讓兩個孩子分開。
有些家庭為了避免看到兩個孩子起爭端,就以各種理由把兩個孩子分開。有的是一個去奶奶家住,一個留在自己家;還有時把兩個孩子的時間和房間錯開,避免兩個孩子見面相處;還有的會緊張地看著兩個孩子,稍有矛盾,立刻分開。
這樣做就體現(xiàn)不出生兩個孩子的益處了,因此不建議這樣做。恰恰是兩個孩子間的相處,可以讓兩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體驗,老大 兩個或多個孩子的家庭,更是遵循了自然的規(guī)律。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們會有更多的自然的情感流動,童年的生活會更充實,未來的世界會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