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裁撤教育學院透視我國綜合性大學及其教育學科發(fā)展模式的轉變

      2018-05-14 09:05:56田杰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8年8期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轉型

      田杰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綜合性大學為應對“雙一流”建設和新一輪學科評估,紛紛著手裁撤教育學院。我國綜合性大學的教育類學科起步比較晚,發(fā)展還不成熟,無論是關于科學研究,還是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然而從長遠來說,教育學科是綜合性大學不可或缺的。政策引導是影響我國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我國高校發(fā)展模式開始從“求全”向“求強”轉變。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裁撤;轉型

      [中圖分類號] G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8)08-012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25

      廣西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等一些國內(nèi)知名的綜合性大學相繼裁撤教育學院。在“雙一流”建設中,在新一輪學科評估積極開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學院被裁撤,教育學科亦被看作弱勢學科,而一些強勢學科發(fā)展勢頭迅猛,這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還是應然現(xiàn)象?應如何理性地看待這種現(xiàn)象?當前教育部已公布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一流綜合性大學中教育學院的現(xiàn)狀如何?與此同時,我國綜合性大學的未來走勢是怎樣的?本文對教育學院被裁撤的原因及社會各界的態(tài)度進行簡要的回顧,而后層層深入,結合我國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分析我國綜合性大學中教育學院的地位、現(xiàn)狀及裁撤所帶來的雙重影響。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綜合性大學及教育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及未來走向進行展望。

      一、我國綜合性大學裁撤教育學院的原因及社會態(tài)度

      林永柏教授認為綜合性大學即文理學科兼?zhèn)?、多學科有機融合、基礎研究顯要、培養(yǎng)目標多元的大學[1];百度百科將綜合性大學定義為學科齊全、辦學規(guī)模宏大、科研實力強勁、綜合實力強大的高等學府[2];周光禮教授認為教育學院是大學內(nèi)部設置的二級單位,并把教育學部、教育學院、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機構統(tǒng)稱為教育學院[3]。本文中教育學院是指與師范類院校的教育學院相對應的、在綜合性大學內(nèi)設置的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全日制教育學專業(yè)學生的二級學院,包括教育學院、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所)、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等不同名稱的單位或機構,但不包括繼續(xù)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教育機構。通過梳理已有的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教育學院被裁撤的原因和社會各界的態(tài)度方面。

      (一)裁撤教育學院的原因

      學界目前主要從兩種視角探討教育學院被裁撤的原因。首先,教育學院被裁撤是受“雙一流”建設和新一輪學科評估的影響。中國海洋大學的胡樂樂認為綜合性大學之所以紛紛裁撤教育學院或相關教育機構,客觀上是因為“雙一流”建設的壓力[4]。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指出,一些高校為能夠在“雙一流”建設和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占據(jù)有利位次,通過強化優(yōu)勢學科和建制,裁撤弱勢學科和建制,重新進行學科調整和布局[5]。郭華橋也認為“雙一流”建設是導致教育學院被裁撤的重要原因[6]。其次,教育學院被裁撤是因為教育學自身的不足。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認為,教育學院被裁撤可能是因為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科規(guī)模比較小、整體的發(fā)展水平和勢頭不是很好,在學科評估中排位不靠前[7]。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指出綜合性大學中教育學院過于偏重理論研究,與師范類院校相比,在培養(yǎng)教育類人才方面競爭力不強是導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8]。任煒華也認為教育學院停辦的原因是教育學科底蘊不足,特色不明顯;研究實力薄弱,學術質量低下,理論脫離實踐;競爭環(huán)境激烈,學生就業(yè)前景堪憂等[9]。

      綜上所述,學者們都看到了導致教育學院被裁撤的內(nèi)外因素,但很少探討教育學院內(nèi)部建設、人員激勵機制、招生方式及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等因素。此外,一些高校出于保留學位授予權的目的實施裁撤手段。筆者曾就該問題專門訪談過廣州某高校的一位資深教授,她坦言面對學科評估帶來的巨大壓力,學校會主動裁撤教育學院,暫停招生,讓教育類學科得以休養(yǎng)生息。

      (二)裁撤教育學院的社會態(tài)度

      目前對綜合性大學裁撤教育學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一些學者對此表示認同。如劉長喜教授表示如果教育學院招不到合格的學生,降低錄取標準,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盡人意,專業(yè)內(nèi)缺乏自我推動力,別說是二級學科,一級學科都應被裁撤[10]。我國教育學科泰斗顧明遠先生也贊成裁撤教育類學院,他指出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存在同質化的傾向,即不顧本校的發(fā)展歷史、專業(yè)優(yōu)勢和社會需求,盲目地擴充專業(yè)和學科,結果浪費了資源,降低了優(yōu)勢學科的水平[11]。還有一些學者堅決反對撤銷教育學院,瞿振元先生指出為了爭奪名次而不顧學術生態(tài),盲目砍掉一些所謂的無用學科,或忽視學科的生長性,遏制那些目前處于相對弱勢但長遠看很有希望的學科,不利于學校整體的發(fā)展[12]。

      總的來說,教育學院是否應該被裁撤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國綜合性大學的教育類學科起步比較晚,發(fā)展還不成熟,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還是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然而從長遠來說,教育學科是綜合性大學不可或缺的,其社會效益遠遠大于經(jīng)濟效益,不應該被盲目邊緣化。

      二、我國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及歷史地位

      (一)教育學院的發(fā)展歷程

      我國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消失、從消失到復興、從復興到再次受挫的曲折歷程。民國時期我國教育院系創(chuàng)立,1922年《壬戌學制》的頒布及實施推動了高等師范學校、國立和私立大學教育科、教育研究科、教育學系、教育學院等教育類機構的建立[13]。政策影響在教育學院的初創(chuàng)時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教育學院。1938年是教育院系的重要發(fā)展期,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了《師范學院規(guī)程》,使教育院系由一元格局向二元格局轉變,教育院系開始在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院校并存。1952年的院系調整又打破教育院系的二元格局,綜合性大學退出了教師教育培養(yǎng)體系,高師院校成為教師培養(yǎng)體系的唯一載體[14]。

      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院系開始重建。綜合性大學及理工科院校開始將目光轉向教育學,并建立起專業(yè)研究隊伍,廈門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率先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15]。許多大學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礎上建立了教育學院。如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教育學院都是由高等教育研究室擴展為高等教育研究所,最終發(fā)展起來的[16]。2000年北京大學在原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經(jīng)濟研究所與電化教育中心基礎上,組建教育學院[17]。至此,我國再次形成了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院校中教育學院并存的二元格局,許多綜合性大學也開始設立教育學院。直至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拉開了國內(nèi)高校爭創(chuàng)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的序幕[18]。為配合“雙一流”建設,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啟動了新一輪學科評估。為避免學科評估過程中,弱勢學科影響學校的綜合水平,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受到裁撤。

      (二)教育學院的歷史地位及原因

      教育學院在豐富大學的服務功能、促進學科綜合化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理應與其他專業(yè)學院具備同等的地位。但在現(xiàn)實中,綜合性大學中教育學院的師生和學科規(guī)模都小于其他院系,教學及科研的影響力比較小,在學校的資源分配中也處于劣勢[19]。這其中有深層次的根源,一方面,教育學的科學性和合法性總是受到質疑,甚至常被視為研究領域而非科學,所受到的尊重和重視程度遠比其他學科要低[20]。另一方面,與其他學院不同,教育學院最初并非作為一種探索知識、追求高深學問的研究機構,而是作為教師職業(yè)訓練機構出現(xiàn)的[21]。這使其在綜合性大學中難以與其他學院并駕齊驅,同時在教育資源分配上處于劣勢,發(fā)展后勁不足。

      在我國,教育學之所以能成為獨立的學科門類還源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即依據(jù)政策設置學科、組建學會、劃撥資源、形成建制,成為一門具有“獨立性”的學科[22]。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發(fā)展水平較低且參差不齊。與一些資深的師范院校相比,這些綜合性大學中的教育學院起步比較晚,發(fā)展速度也比較緩慢,競爭力弱。在最近公布的一流學科名單中,只有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教育學科入圍,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科被遠遠甩在后面,這顯示出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科與師范類大學的教育學科的差距非常大。

      (三)一流綜合性大學中的教育學院

      根據(jù)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雙一流” 高校建設名單[23],筆者選取了其中的23所綜合性大學(包含A類和B類)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查詢和整理這些高校官方網(wǎng)站的信息,發(fā)現(xiàn)東南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新疆大學9所綜合性大學的官網(wǎng)已經(jīng)找不到教育學院,這些高校或未曾設立過教育學院,或已經(jīng)把教育學院裁撤完畢。目前只有10所綜合性大學保留了教育學院的獨立建制,另有4所綜合性大學將其設為直屬單位或研究機構(如表1和表2所示)。

      教育學院由獨立的建制單位轉變?yōu)閷iT的研究機構或直屬單位,顯示出我國綜合性大學普遍開始調整學科布局,裁撤弱勢學科,集中力量打造強勢學科,從外延式發(fā)展轉向內(nèi)涵式發(fā)展。按照裁撤力度的大小可以將我國高校裁撤教育類學院的做法分為三類,一類是取消單位建制,把教育學科調整到其他院或者部門,讓其成為一個下屬學科或者部門,繼續(xù)承擔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任務。如中山大學將教育學院撤銷后,將其并入政務學院,教育類學科變成下屬學科。另一類是在取消建制的同時,取消教育學科的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任務,只保留科研任務,并強化其對學校的服務作用,作為學校政策研究部門。如山東大學撤銷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后,將其調整到學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并更名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室。還有一類是撤銷單位建制,完全取消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的任務。如蘭州大學撤銷教育學院,停止招生的同時成立教師教育發(fā)展中心、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以及慕課發(fā)展中心。表1中僅有10所一流綜合性大學保留了教育學院的獨立單位建制,其他4所高校包括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云南大學都采取了相應的調整方式,弱化教育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功能,強化其科學研究的功能。

      一流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起步較晚,主要以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為主。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鄭州大學等一些高校從研究生階段開始招生,這與許多國外大學的做法一致。事實上,教育類學科要求學習者具備扎實的學科理論和實踐基礎,否則很難系統(tǒng)而深入地開展學習。

      三、我國綜合性大學及教育學科發(fā)展的未來趨勢

      (一)我國綜合性大學的未來發(fā)展模式

      從綜合性大學撤銷教育學院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發(fā)展模式正在發(fā)生變化,開始從“求全”向“求強”轉變,從外延式發(fā)展轉變?yōu)閮?nèi)涵式發(fā)展,打造世界一流學府和精品學科,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過去,我國高校普遍追求“大而全”,在學校內(nèi)部紛紛設立哲、文、理、工、管、法、醫(yī)、農(nóng)林、經(jīng)濟、教育、藝術等學科門類,并不斷地擴大招生和辦學規(guī)模,這在綜合性大學中表現(xiàn)得最為顯著。 現(xiàn)在高校在“雙一流”建設的影響下,裁撤弱勢學科,將有限的資源用于打造優(yōu)勢學科,由粗放式向精致式發(fā)展模式轉變。從2015年南開大學裁撤教育學院到最近的廣西大學裁撤教育學院,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綜合性大學裁撤教育學院。高校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的“雙一流”建設,將有限的學校資源集中起來發(fā)展優(yōu)勢學科,一些邊緣學科將被劃到裁撤的行列。

      但是,為了爭奪“雙一流”建設的資源和新一輪學科評估的排名而盲目撤銷教育類學院的做法必定會破壞我國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惡劣的“馬太效應”,同時也會給原教育學院的師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教師在并入其他單位后,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調入其他學院,在專業(yè)發(fā)展上勢必會受到影響。若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會面臨被學院邊緣化的危險;若主動調整研究方向,在學術發(fā)展上將受到限制,削弱自己的競爭力。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很可能在新學院中缺乏歸屬感,迷失學習的方向,在日后的專業(yè)學習、簡歷填寫等方面都將面臨尷尬的局面[24]。

      (二)我國教育學科的未來發(fā)展道路

      在新時期發(fā)展潮流中,教育學科要抓住發(fā)展機遇,找準新的定位,突破原有的發(fā)展瓶頸。教育學科是綜合性大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在科學研究、培養(yǎng)人才和服務社會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正處在高速發(fā)展時期,這離不開教育學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的支持。世界知名學府如倫敦大學、哈佛大學等都設有教育學院。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蔡元培、梅貽琦、朱九思等也很重視教育學科的建設,積極探索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也正是因為他們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才造就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輝煌成就[25]。

      教育學科擁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磥淼陌l(fā)展需要更多教育者的努力。面對自身的劣勢和學科裁撤的浪潮,教育學要以退為進,韜光養(yǎng)晦。任何一門學科的發(fā)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會經(jīng)歷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漸進過程,教育學也不例外,在取得相應學科地位之后,還要找準發(fā)展定位,建構本學科特有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框架,將學科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贏得應有的學科榮譽和地位。

      四、結論

      綜合性大學裁撤教育學院作為一種自上而下的變革,是一種應然而非偶然的舉措,需要理性地看待。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模式正在發(fā)展轉變,高校由過去一味追求大而全、強調規(guī)模、辦綜合性大學,轉變?yōu)樽灾鬟m應國家政策,突出優(yōu)勢和強勢學科,探索特色化和內(nèi)涵式發(fā)展道路。這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飛躍式進步,也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正在與世界接軌。從這個角度來看,裁撤教育學院具有正向功能,可以為教育學的發(fā)展帶來新契機。另一方面,裁撤教育學院具有一定的負向功能,如破壞我國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打破原有的學科平衡狀態(tài),給師生帶來消極的影響等。然而在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的情況下,我們要積極去適應這種時代變革,尋求更好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林永柏,曾蜀云,姜平平.綜合性大學的涵義及特征芻議[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01):92-94.

      [2]百科.綜合性大學[EB/OL].(2017-10-20)

      [2017-12-10].https://baike.so.com/doc/6098789-6311897.html.

      [3]周光禮,周蜜,姚榮.分化與整合: 中國兩類高校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風格的比較研究[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5(05):1-8.

      [4]胡樂樂.“一窩蜂”裁撤教育學科不理性[N]. 光明日報,2016-07-26.

      [5]施曉光.學科評估背景下解讀“偉大的大學”[N].中國教育報,2016-09-12.

      [6]郭華橋.“雙一流”背景下研究型大學弱勢學科的治理邏輯[J].重慶高教研究,2016(06):29-36.

      [7]沙璐.蘭州大學撤銷教育學院引爭議[N].新京報,2016-08-27.

      [8]陳百惠.專家談高校裁撤教育學院:一流學科建設離不開教育研究[EB/OL].光明教育.光明網(wǎng)(2016-08-18)

      [2017-12-10].http://edu.gmw.cn/2016-08/18/content_21529239.htm.

      [9]任煒華.教育學院停辦背景下的學科危機及出路——以蘭州大學與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為例[J].高教探索,2017(02):28-29.

      [10]學妹.風雨飄搖:多地一線高校教育學科遭裁撤[EB/OL].學術中國.傳送門(2016-07-26)2017-12-28.http://chuangsong.me/n/462348644254html,2017-12.

      [11]顧明遠.從裁撤教育學院看師范教育轉型[N].光明日報,2016-10-08.

      [12]田延輝.第四輪學科評估的思考[EB/OL].(2016-11-22)

      [2017-12-10].http://www.sx-dj.gov.cn/Html/2016-11-22/101559.Html.

      [13]劉英杰.中國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08.

      [14]蔣志遠.中華民國教育年鑒——中國年鑒成第11卷[M]. 宗青圖書公司印行, 2006:490.

      [15]張輝,郭桂英.高校教育研究機構“上浮”“下沉”現(xiàn)象透視[J].高等教育研究,2000(03):58.

      [16]劉蕾.我國研究型大學教育學院發(fā)展定位研究——以11所非師范研究型大學教育學院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22.

      [17]劉艷.我國大學教育類學院設置狀況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17-18.

      [18]國務院.關于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Z]. 2015-11-05.

      [19]諶啟標.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國際比較研究[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43.

      [20]楊躍.“教師教育”的誕生——教師培養(yǎng)權變遷的社會學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8.

      [21]張斌賢.論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院系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06):61-67.

      [22]孫華.中國教育學的科層氣質——兼論教育學的學科性質[J].教育學術月刊,2014 (07) :3.

      [23]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Z].2017-09-21.

      [24]王光榮,駱洪福.國內(nèi)綜合性大學教育學科裁撤問題探究[J].山東高等教育,2017 (03):7-12.

      [25]包水梅.美國研究型大學教育學院的發(fā)展路徑及其啟示——以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大學為例[J].高教探索,2013(03):69-76.

      (責任編輯:付英華)

      猜你喜歡
      綜合性大學轉型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反季”的冬棗——轉季的背后是轉型
      當代陜西(2021年17期)2021-11-06 03:21:30
      安凱轉型生意經(jīng)
      汽車觀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30
      聚焦轉型發(fā)展 實現(xiàn)“四個轉變”
      人大建設(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6
      轉型
      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論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4:05
      教育新常態(tài)下綜合性大學“十三五”發(fā)展趨勢研究
      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yè)課程設計改革研究
      綜合性大學中少數(shù)民族舞蹈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價值的分析
      戲劇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2:50:46
      綜合性大學特色學院食品衛(wèi)生與營養(yǎng)學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與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1期)2016-03-30 22:49:54
      郁南县| 大同市| 抚州市| 时尚| 安西县| 瑞昌市| 东光县| 集贤县| 西乌| 伊春市| 讷河市| 龙游县| 莱阳市| 星子县| 大丰市| 高密市| 静海县| 丹阳市| 阜南县| 龙口市| 荃湾区| 汕尾市| 中牟县| 高唐县| 东安县| 开封市| 平武县| 鹤峰县| 安丘市| 鄄城县| 克什克腾旗| 正镶白旗| 民权县| 定南县| 长葛市| 类乌齐县| 黔南| 库伦旗| 土默特左旗| 六枝特区|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