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飛 張鹿 鄒洋 蔣欣 張夢 李仕林 李琳 郝韻華
摘要 [目的 ]探明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種類。[方法] 采用文獻法、資料查閱、實地考察、藥用植物學分析研究等方法。[結(jié)果] 經(jīng)初步鑒定石河子藥用植物有31科82種,其中的優(yōu)勢科有唇形科、薔薇科、毛茛科、菊科.[結(jié)論] 調(diào)查結(jié)果為合理開發(fā)利用、保護石河子的藥用植物提供基本材料。
關(guān)鍵詞 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保護;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 S56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31-00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find out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Shihezi.[Method]Literature method, data access, field visits, medicinal botan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Result]There were 31 families and 82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Shihezi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which the dominant families were Labiatae, Rosaceae, Ranunculaceae, Compositae.[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in Shihezi.
Key words Shihezi;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Protection;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新疆氣溫日變化大,光照豐富,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由于氣候類型多樣化,地域多樣性顯著,境內(nèi)孕育了冰川、盆地、谷地、河流、綠洲、草原等多種地貌。巨大的冰川、永久積雪是河流、湖泊、泉水的主要水源,為藥用植物種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使新疆藥用植物的種類分布較為廣泛。
石河子地區(qū)植物資源豐富,野生植物有62科314屬567種,其中可藥用者有益母草、荊芥、防風、藁本、威靈仙等。關(guān)于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研究的文獻較為零散,多是對某一特定的植物藥進行研究,缺乏對藥用植物資源系統(tǒng)化的整理。鑒于此,該研究通過對石河子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diào)查,采用文獻查閱、實地考察等方法研究其種類、生長情況等,旨在為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自然地理概況
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平均海拔高度450.8 m,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地理坐標位于84°58′~86°24′E,43°26′~45°20′ N;全市土地總面積共7 529 km2。石河子墾區(qū)地貌由南向北依次為天山山區(qū)、山前丘陵區(qū)、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風成沙漠區(qū)。石河子地區(qū)成土母質(zhì)以礫石、砂壤土為主,屬于棕漠土、灰漠土和潮土,富含鈣質(zhì),土層深厚,透氣性良好。石河子地處亞歐大陸腹部,遠離海洋,冬冷夏熱,光照充足,雨量稀少,氣候干燥,夏季晝夜溫差較大,屬典型大陸性氣候[1]。無霜期為168~171 d。≥0 ℃的活動積溫為4 023~4 118 ℃,≥10 ℃的活動積溫為3 570~3 729 ℃。石河子地區(qū)日照充沛,年日照時數(shù)為2 721~2 818 h。墾區(qū)水資源較為豐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內(nèi)有瑪納斯河、寧家河、金溝河、大南溝河、巴音溝河等5條河流,河水年徑流量15.3億m3,地下水可采量3億m3。建有大中小型水庫11座,蓄水總量4.33億m3。石河子光照充沛,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從而為許多藥用植物、經(jīng)濟作物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查閱和整理。
查閱有關(guān)石河子區(qū)系地理學、植被植物區(qū)系和藥材資源方面的研究資料以及自然概況、氣候特征、土壤、水文等方面的相關(guān)信息進行藥用植物區(qū)系研究。主要查閱《中國植物志》[2]、《新疆植物志》[3]、《新疆藥用植物志》[4]等書籍,并在閱讀相關(guān)研究文獻基礎(chǔ)上,對石河子藥用植物的種類和資源分布進行整理,運用植物分類學的常規(guī)方法鑒定證據(jù)標本,對藥用植物進行分析、統(tǒng)計。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jié)藥用植物的資料。
1.2.2 野外調(diào)查。
踏查:對所調(diào)查區(qū)域的藥用植物資源的地形、土壤、邊界、范圍、氣候、植被以及藥用植物資源種類和分布規(guī)律進行全面地了解。通過踏查,更全面地了解該地區(qū)詳細情況,更加明確樣地的選擇[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石河子藥用植物種屬構(gòu)成
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共有31科,每科所含種數(shù)不盡相同。多數(shù)科僅含1~2種,如蝶形花科、鳳仙花科、景天科、桔??频?1科,此外還有豆科、蓼科、罌粟科等6科(表1),各含有3~4種。所含種數(shù)最多的是菊科,達10種。
含有4種以上藥用植物的優(yōu)勢科有菊科、薔薇科、毛茛科、唇形科(表2),所含種數(shù)共計31種,占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的37.82%。
2.2 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的生長類型
石河子藥用植物生長類型分為草本與木本兩大類,其中藥用草本植物包括多年生藥用草本植物以及一、二年生藥用草本植物;藥用木本植物包括藥用小灌木、藥用半灌木、藥用灌木和藥用木質(zhì)藤本。
石河子藥用植物中草本藥用植物占有優(yōu)勢,其中尤以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占比最大,達63.41%(表3),代表藥用植物有糙蘇、遠志、白屈菜、延胡索、黨參、大薊、千葉蓍等;一、二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主要有益母草、鼠尾草、水鳳仙、遏藍菜、水蓼等;半灌木、小灌木、灌木藥用植物主要有覆盆子、懸鉤子、小檗、天山花楸等;木質(zhì)藤本藥用植物有威靈仙。
2.3 石河子藥用植物藥用部位
中草藥按近代習慣分為全草類,根和根莖類,莖、枝和樹皮類,葉類,花類,果實、種子和孢子類,樹脂和其他類[6]。根據(jù)藥用部位的不同對石河子藥用植物進行分類,其中占比最大的為全草類和根及根莖類,分別為58.44%、27.27%。以其他部位作為藥用部位的藥用植物種數(shù)之和僅為14.27%,表明在藥用植物藥用部位的利用上,我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多集中于全草類和根及根莖類。
由表4可知,全草類藥用植物占有明顯優(yōu)勢,所占比例達58.44%,主要代表藥用植物有益母草、鼠尾草、白屈菜、蕁麻、藥用倒提壺等;根及根莖類藥用植物主要有遠志、黨參、威靈仙、紅景天、玉竹、防風、秦艽、天山大黃等;莖、枝和樹皮類藥用植物主要有延胡索、栒子;果實類藥用植物主要有天山花楸、海罌粟、草莓、覆盆子等;花類藥用植物僅有金蓮花;葉類藥用植物僅有婆羅門參;樹脂類藥用植物僅有新疆阿魏。
2.4 石河子藥用植物藥用功效
按照中藥的功效對石河子的藥用植物進行分類。由表5可知,清熱藥[7-8]所占比例最大,為44.16%,主要的藥用植物有香青蘭、鼠尾草、翻白草、遏藍菜、瞿麥、小檗等;補虛藥與祛風濕藥的植物種數(shù)相同,占比均為14.29%,二者的代表藥用植物分別有黨參、婆婆納、甘草、紅景天和糙蘇、懸鉤子、蕁麻、秦艽、威靈仙;止血藥所占比例為6.49%,包括栒子、大薊、酸模、瓦松和羽衣草5種;化痰止咳平喘藥占總藥用植物的5.19%,有天山花楸、海罌粟、多榔菊和斑葉蘭;攻毒殺蟲止癢藥則占總藥用植物的3.90%,包括白屈菜、天名精、阿魏;安神藥、活血化瘀藥以及解表藥,分別有遠志、纈草,益母草、延胡索以及千葉蓍。此外還有消食藥草莓、瀉下藥天山大黃和溫里藥烏頭。
2.5 石河子藥用植物中的民族藥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9]及其他民族藥文獻[10-15]的記載,石河子藥用植物中有諸多民族藥。由表6可知,在82種藥用植物中有9種為藏族用藥,所占比例為11.69%,代表藥主要有翠雀、斑葉蘭、遏藍菜、大蒜芥等;蒙古族用藥有7種,所占比例為9.10%,主要有糙蘇、懸鉤子、唐松草、飛蓬等;維吾爾族用藥有3種,所占比例為3.90%,包括蕁麻、香青蘭、大蒜芥。此外,還有哈薩克族用藥藥用倒提壺、朝鮮族用藥委陵菜等。
石河子藥用植物當?shù)闹T多藥材都屬民族藥,有些藥僅在某個民族藥文獻當中有所記載,如蒙古族用藥飛蓬,有些藥在多個民族文獻中均有記載,如蕁麻,既是藏族用藥也是維吾爾族用藥,再如威靈仙,既是蒙古族用藥也是苗族用藥。同一種藥用植物在不同民族文獻的記載中,使用方式與主治病癥略有所差異。
2.6 石河子藥用植物中重點保護植物統(tǒng)計
根據(j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ān)于發(fā)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通知》[16]的記載,石河子的藥用植物中有3種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分別為甘草、紅景天和阿魏。此外,根據(jù)《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名錄》[17]記載,新疆阿魏是漸危類的珍稀植物。
3 結(jié)論與討論
石河子的藥用植物資源豐富,適合相關(guān)專業(yè)的工作者進行野外考察和科學研究。在對石河子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的同時,建立合適的監(jiān)管制度來保證藥用植物資源的良性循環(huán)。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培養(yǎng)和野種馴化等方法保護珍惜藥用植物。
根據(jù)以上調(diào)查可知,藥用部位大多是全草、根及根莖類。因此,在采挖時應注意保留幼小植株,采挖成熟高大植株。同時可進行藥用植物資源分布統(tǒng)計,根據(jù)藥用植物的分布,制定合適的采挖時間,給予藥用植物恢復的時間,防止濫采濫挖情況的發(fā)生。
根據(jù)石河子藥用植物資源調(diào)查,建立藥用植物資源數(shù)據(jù)庫,并據(jù)此制定合理的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和保護措施。加強對周邊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使藥用植物資源不被浪費,帶來經(jīng)濟效益,在合理采挖的同時,對該區(qū)域的藥用植物進行一定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石河子總場志》編纂委員會.石河子總場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2]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3] 《新疆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新疆植物志[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1999.
[4] 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藥用植物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5] 胡和珠拉,向昌林,布和巴特爾.巴林右旗藥用植物資源初步調(diào)查[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7,23(8):40-42.
[6] 項鳳影,倫緒彬,孫繼旭.黑龍江小北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調(diào)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5(19):7-9,12.
[7] 鐘贛生.中藥學(新世紀第4版)[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
[8]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6.
[9]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10]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藏藥卷[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2.
[1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5.
[12] 邱德文,杜江,夏同珩.中華本草·苗藥卷[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5.
[1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蒙藥卷[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4.
[14] 賈敏如,張藝.中國民族藥辭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6.
[15] 衛(wèi)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中國民族藥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4.
[1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ān)于發(fā)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通知[A].2007-08-27.
[17] 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珍稀瀕危保護值物名錄[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