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煒鈺
清晨,永和豆?jié){店內(nèi)。我品嘗著豆?jié){的醇香,不小心灑了些在桌上,急忙去前臺取紙巾。片刻,我回來時,餐具已經(jīng)不見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我的位置上坐著,我立即火冒三丈,剛想找服務(wù)員理論,小女孩卻笑瞇瞇地對我說:“媽媽,這么快就回來了?”
原來小女孩是個盲童。
我急忙說:“哦,不是,姐姐在找位置?!?/p>
小女孩依舊笑著說:“姐姐,早上位置少,要不你和我們一起坐吧!”
“不用了,謝謝!”
我走出店外,她還在揮著手和我“再見”,那一刻內(nèi)心釋然,所有的美好都在理解和尊重中安然到來。
下午時分,淺淺流光,一人靜坐于院內(nèi),閱讀文史。
有微風(fēng)掠過耳畔輕柔的絮語聲,有疏密枝葉沙沙交錯的呢喃聲,也偶有院外公路上疾馳而過的車輪聲,一切都那么恬淡如常。
一只小蝸牛爬到了小桌上,初時嚇了我一跳,想把它扔掉,卻看見小蝸牛一直努力朝著我的書上攀爬,很慢很慢,走過的路劃過一段濕濕的痕跡。
它這么翻山越嶺地到來,是要和我一起品讀經(jīng)典嗎?
看見它執(zhí)著前行,我碰了碰它的觸角,它急忙縮回了身,一會兒又探出了殼,似乎在張望周圍,卻沒有了方向,在桌上亂撞,估計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嘆了口氣,總擔(dān)心它會跌落桌面摔死,雖然知道它有吸盤,但我還是不希望堅強的生命在我眼前迷茫。
我伸出手。蝸牛慢慢爬上我的指頭,我把它放置于草叢里,不一會兒,它便欣喜若狂地爬至草尖上,然后消失于一片綠色之中。我虔誠地注視著蝸牛離開的方向,希望它安然無恙,像我一樣幸福喜悅地生活。
原來,同情與幫助并不是殘缺者和弱者真正的內(nèi)心需求,這樣會傷害其自尊心。而不要刻意關(guān)注和放大他們身上的缺陷,或許就是對于殘缺的最好的尊重。
尊重要像呼吸一樣如常,所有這些阡陌時光里點滴溫存的美好,都是彌足珍貴的心靈底片;尊重要像呼吸一樣美好,無論何時何地,即使一個卑微的生命,都能帶給我們靈魂上的豁達(dá)和舒坦,需要我們有一顆俯身謙卑的柔軟心,懂得每一寸的欣喜。
(指導(dǎo)老師:陳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