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杰
老家的院內(nèi)長有一棵石榴樹,打從記事起,那棵樹就很老了。但它樹老枝不老,年年抽新條。每到春天,那些紅色的小芽,幾日不留意便罩成濃蔭,郁郁蔥蔥,煞是喜人。石榴花更是惹人愛,整個夏天都開不敗,一樹紅紅火火,非“五月榴花照眼明”的詩句所能描繪得了。
烈烈夏日里,母親每天都會擼上一把石榴葉子,煮上一壺茶水,放涼后等下地干活的父親和放學回來的我們。茶水含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既能清熱解渴,又能消暑敗火。記憶中,石榴樹下安放著一張石桌,我和妹妹放學后,便趴在石桌上寫作業(yè),然后端著母親熬的香噴噴的紅薯玉米粥一起喝。每到傍晚,兒時的伙伴們就會早早吃過晚飯,蹲在石榴樹下,圍成一圈,雙手托腮、聚精會神地聽鄰居家大爺講打鬼子的故事。
秋天一到,樹上便掛滿了火紅的石榴,就像少女羞紅的臉頰。那時家里窮,母親除了給我們兄妹每人分上幾個外,自己從不舍得吃,而是摘下來,用毛巾擦得干干凈凈,一個個整整齊齊地擺在竹籃里,帶到城里去賣掉。為了賣個好價錢,她總是天不亮就走。看著晨霧中遠去的母親,我心里總是酸酸的。
當兵離家多年了,總惦著它,每到春天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想自己童年最美好的記憶,想沁人心脾的石榴葉子茶,更想石榴籽甜里帶著酸的味道……
春節(jié),帶著妻女回到離別數(shù)載的老家探親。由于村里實施舊村改造工程,街道擴建了,老房子也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二層樓房?;氐轿堇铮灰姴鑾咨蠑[放著幾只大大的石榴。母親告訴我,如今科技發(fā)達了,由于村子的氣候適合種植石榴,在縣農(nóng)技局和農(nóng)業(yè)銀行的支持幫助下,我們村子已成了遠近聞名的“石榴村”。
大年初一那天,村支書和村長按照慣例到每個軍屬家中拜年。見到他們,我直夸這幾年村里變化大,與10年前的小山村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老支書說,如今鄉(xiāng)親們都富了,自覺地集體出資對村子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家家建起二層小洋樓,村子里的道路寬了、路燈亮了,而且還建了一個大大的圖書室,農(nóng)閑時,大家都來這里讀書看報,學習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和法律知識。鄉(xiāng)親們自發(fā)成立了鑼鼓、秧歌等社火隊,村里還專門修建了籃球場,安裝了健身器材,逢年過節(jié)還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說到這里,大家由衷地笑了,笑聲是那樣甜,就像那甜甜的石榴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