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環(huán)
我所在的小班,自然角的主題是“我和小花一起長大”。我們請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了自己喜歡的植物,帶到班里與同伴分享。因為是小班,幼兒不能用語言完整清晰地介紹自己的小花。我就積極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發(fā)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作用,豐富幼兒對小花的了解。每天,我都和幼兒一起聊一些有關小花的話題。伊始,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興趣盎然。有部分孩子在來園、離園時去看看自己的小花,和小花說說悄悄話,給小花澆澆水,讓小花曬曬太陽,學習照顧小花。漸漸地,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程度逐漸減輕。小花已不再是其情感寄托,孩子逐漸失去了親近小花的興趣,自然角陷入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
盡管我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感染和帶動幼兒,但也只能只激發(fā)幼兒的短暫興趣,有的幼兒看到同伴玩玩具就說:“我不跟小花玩了,我先去玩玩具。”有的幼兒說:“等我玩完玩具再來看小花。”話音未落,人已跑遠。有的幼兒好奇地問:“小花怎么不長呀?我天天看它老不長大?!边€有的幼兒問:“小花什么時候開花呀?真慢?!?/p>
難道小班幼兒只對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材料感興趣嗎?小班還有必要開設自然角嗎?如何讓自然角中變化緩慢且生長周期長的植物喚醒小班幼兒的探究欲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