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樓燕
普通樓燕又叫普通雨燕、北京雨燕,是一種體長約20厘米的雨燕。尾略叉開,白色的喉及胸部被一道深褐色的橫帶隔開。兩翼窄而長,飛翔時向后彎曲如鐮刀,飛行能力特別強,時速可達110千米。因為不停飛翔,其腳力變?nèi)醪⒅饾u退化,無法從地面起飛,要從高處俯沖而下才能飛起來。棲于多山地區(qū)及森林、平原、荒漠、海岸、城鎮(zhèn)等各類生境中。主要以昆蟲為食,特別是飛行性昆蟲,常常邊飛行邊捕食。分布于歐洲、北非、中東、中亞、喜馬拉雅山脈及印度。越冬區(qū)在熱帶非洲和印度北部。是罕見的季節(jié)性候鳥。
普通秧雞
普通秧雞又名紫面秧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秧雞屬的一種暗深色秧雞,共有4個亞種。中型涉禽,全長約29厘米,額羽毛較硬;嘴長直而側(cè)扁,稍彎曲;鼻孔呈縫狀,位于鼻溝內(nèi)。翅短,向后不超過尾長,尾羽短而圓。上體多縱紋,頭頂褐色,臉灰,眉紋淺灰而眼線深灰。頦白,頸及胸灰色,兩脅具黑白色橫斑。亞成鳥翼上覆羽具不明晰的白斑。習性羞怯,棲于水邊植被茂密處、沼澤及紅樹林。廣泛分布于除極地和無水沙漠以外的地區(qū),也分布于海島,是陸棲脊椎動物分布最廣的科之一。
普通火冠戴菊
普通火冠戴菊是戴菊科戴菊屬鳥類。體型嬌小似柳鶯,體長約9厘米,翼展14—16厘米,體重5—7克。背部為青銅色,肩部為明亮的橄欖綠色。頭部擁有一條黑色的眼條紋,長長的白色眼眉。冠部顏色明亮,雌性為黃色,雄性為橙色,可以說是顏值非常高的一種鳥類。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的針葉林及山地林間,獨棲于針葉林林冠下層。常與山雀及其他種類混群。以昆蟲為食。聲尖細而高。冬季下至較低海拔地區(qū)。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普通燕
普通燕鸻又叫東方燕鸻,一般稱燕鸻、土燕子,小型水邊鳥類,體長20—28厘米。嘴短,基部較寬,尖端較窄而向下曲。翼尖長。尾黑色,呈叉狀。喉部和上胸淡灰色且?guī)в幸缓谏氕h(huán),兼具燕和鷸的習性。形態(tài)優(yōu)雅,以小群或大群活動,性喧鬧。與其他涉禽混群,棲于開闊地、沼澤地及稻田。善走,頭不停點動。飛行優(yōu)雅似燕,于空中捕捉昆蟲。常見于飛機場,分布于歐亞大陸部分地區(qū)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中國東北、西北及沿海地區(qū)為夏候鳥。
普通鵪鶉
普通鵪鶉又稱西鵪鶉、西方鵪鶉,屬雞形目雉科鵪鶉屬,體長約18厘米,體小而滾圓,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guī)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cè)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褐色頭頂和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常成對而非成群活動。經(jīng)常在生長茂密的野草或矮樹叢的平原、荒地、溪邊及山坡丘陵一帶活動,有時也到耕地附近活動。分布于歐洲、非洲,亞洲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在中國僅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較罕見。
普通仙翡翠
普通仙翡翠也叫普通極樂翡翠,是翠鳥科仙翡翠屬鳥類,身長約22厘米。成鳥有藍紫前額,藍頂藍枕。嘴紅色,虹膜深褐色,腿部黃褐色。眼先黑色,臉頰和腮部藍紫色。兩側(cè)頸部、肩胛至腦后背部有一藍黑色半領(lǐng)。小覆羽黑色,中覆羽亮天藍色,其余的飛翼上方是藍紫色。尾部形成一個白色環(huán)帶,中央抽出兩根十分細長的綬帶,外緣藍色,末端純白色膨大成拍狀,飛起來飄逸若仙。分布于太平洋諸島嶼和華萊士區(qū)。完全肉食性的翠鳥,大部分的時間在地面上尋找食物。
普通秋沙鴨
普通秋沙鴨又稱川秋沙鴨,是鴨科秋沙鴨屬鳥類,體長54—68厘米,體重最大可達2000克,為中國秋沙鴨中個體最大、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雄鳥頭和上頸黑褐色而具綠色金屬光澤,枕部有短的黑褐色冠羽,使頭頸顯得較為粗大。下頸、胸以及整個下體和體側(cè)白色,背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腰和尾灰色。雌鳥頭和上頸棕褐色,上體灰色,下體白色,冠羽短,棕褐色,喉白色,具白色翼鏡,特征亦甚明顯,容易鑒別。繁殖于北美洲北部和歐亞大陸。冬季和遷徙期間在美國南部、中國東部常見,且種群數(shù)量較大,遍布于各種湖泊、山區(qū)溪流和低地。
普通旋木雀
普通旋木雀在北美洲稱褐色貼行鳥,為旋木雀科旋木雀屬鳥類,體長12—15厘米,平均重10克。嘴長而下曲,上體棕褐色具白色縱紋,腰和尾上覆羽紅棕色,尾黑褐色,外翈羽緣淡棕色,翅黑褐色,翅上覆羽,羽端棕白色,飛羽中部具兩道淡棕色帶斑。下體白色,尾為很硬且尖的楔形尾,似啄木鳥,可為其在樹上爬動和覓食起支撐作用。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和次生林。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繁殖期后亦常見3—5只的家族群。飛行能力不佳,更擅長在樹干上垂直攀爬。取食方式特別獨特,能沿直立的樹干自下而上呈螺旋形環(huán)繞樹干攀爬,邊爬邊用尖嘴啄食隱藏在樹皮下的昆蟲。
普通紅尾鴝
普通紅尾鴝又叫歐亞紅尾鴝,是一種體長14—16厘米,色彩濃艷的小型鳥類。雄鳥額及眉紋白色,且將頭頂、頸背及上背的灰色與黑色的眼先、臉及喉分開。翼褐色而無白斑。胸、腰及外側(cè)尾羽棕色,中央尾羽深褐。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黃。特征為臀白且翼上無白斑。雌鳥褐色,腰及外側(cè)尾羽棕色;眼先、眼圈、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黃。棲息于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也棲息于次生林和林緣灌叢。除繁殖期成對外,平時多單獨活動。分布于北歐、北非、東至貝加爾湖、外至里海地區(qū)及阿爾泰山,越冬至阿拉伯半島、非洲、中東。邊緣性地擴散至中國境內(nèi)。
普通毛腳燕
普通毛腳燕又稱白腹毛腳燕,為燕科毛腳燕屬鳥類。體長12—13厘米,翼展26—29厘米,體重15—21克。比家燕小,是一種小體型的鋼藍黑色及白色燕。上體黑色,富有金屬藍黑色光澤,嘴黑褐色,腰及尾上覆羽為白色,下體純白色,腿、腳均被以白色絨羽,爪黃色,叉形尾。虹膜深褐色,腳粉紅色,被白色羽至趾。分布于非洲、歐亞大陸、巴基斯坦東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國北方,越冬于東南亞、印度及尼泊爾。其體型輕小,活動敏捷,善于在高空疾飛啄取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