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老人,都把“看電視”作為生活的日常。其實長期盯著電視,不僅對眼睛有傷害,容易青光眼,還會逐漸失去與人交流的興趣,易形成心理疾病。另外,看得越久,老人越不愿意主動思考,久而久之思維能力容易變?nèi)?、反?yīng)變遲緩。
正確看電視有3個原則
“適度原則” 看電視一定要適度。飯后活動一會兒再看電視,否則會妨礙腸胃正常工作。每次看電視,也別連續(xù)超過一個小時,避免造成疲勞。
“多變原則” 每次看電視不要固定一個姿勢,易造成頸椎發(fā)僵、肢體麻木,甚至加重血管、神經(jīng)已有的退行性病變。看電視時可做些抬頭、伸臂、挺腰、挪腿的動作,緩解腰頸疲勞。
“靜心原則” 上了年紀的老人,應(yīng)盡量看些平靜舒緩的節(jié)目,避免收看太過刺激驚險的劇情畫面,以免造成心臟、血壓問題。
四招擺脫電視負面影響
打開書本 看電視屬于被動接受信息,閱讀是主動接受信息,能活躍腦細胞,刺激人腦中掌管記憶的海馬體,鍛煉老人的思維,改善老人的記憶力。同時,閱讀還能開闊眼界、滋養(yǎng)心靈,對老人的身心均有好處。
學習新東西 年紀大了,不意味著“變笨”。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老人不妨邀上三五老友,一起學樂器、外語、手藝、跳舞等新“技藝”。在學習新東西的過程中,老人能體會到有質(zhì)量、有樂趣的晚年生活。
多出去走走 與其悶在家里, 老人更該多出去走走,或是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身心、強身健體。
打開話匣子 老人可以和孩子閑話家常,或是聊聊政治、軍事、體育,逗孫子唱唱兒歌、講講故事,下樓和鄰居打趣聊天……這些都是比看電視更加實在、觸手可及的快樂。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