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華
一、相互滲透,樹立治學榜樣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模仿對象,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特別重要。我平時加強自己的書法練習,寫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和鋼筆字,并利用我的優(yōu)勢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也是學生健康的關鍵。我在強調(diào)學生坐姿的同時,十分注重自己的寫字姿勢,經(jīng)常提醒他們:“一坐、二握、三檢查。”
一坐是指坐姿:要求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平。
二握是指握姿:要求是大拇指與食指捏住筆桿,中指托住筆桿,無名指與小指緊隨其后,筆桿在虎口間,形成一空拳。
三檢查是檢查手指是否離筆尖一寸,身體是否離書桌一拳,眼睛是否離寫字本一尺。
二、練好筆畫,打好寫字基礎
漢字是由最基本的橫、豎、撇、捺、點、提、折、鉤八種筆劃組成的。寫好規(guī)范字,應認識到基本筆畫在一個字中起著穩(wěn)定重心或平衡的作用。一個字一般只有一個至兩個主筆,這個主筆是(橫要細長;豎要粗壯;有撇、捺,就是兩個主筆,要寫舒展;點要小巧),這幾個筆畫就是“關鍵筆畫”,指導學生寫字,關鍵是要使學生找到“關鍵筆畫”。
長橫要“左低右高”,應傾斜多少呢?簡單地說應以田字格的橫中線為基點,可以橫中線下起筆,橫中線上收筆,它的書寫口令是“頓、行、頓”。如遇很多橫時,其它的應寫短橫,短橫大概是長橫的一半,最后的“頓”,有的要上仰,有的要下壓,具體字應做相應的處理,這樣寫出來的字既規(guī)范又有變化。
而豎的寫法就更多了,有“垂露豎、懸針豎、短中豎、斜豎”等,它的書寫口令可以“頓、行、頓”的3拍,也可以“1、2、3、4”的4拍。懸針豎的出鋒應力到筆尖,順勢出鋒。其它豎的長短因字的不同而各異,但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注意筆畫的原則是“橫細豎粗”。最重要的一個書寫細節(jié)是起筆時的“頓”應寫成“斜”點(、),然后與中豎相接,這樣可讓字更勻稱,否則會上輕下重;何時用“垂露豎”與“懸針豎”,有一條規(guī)律是一個字的最后一筆豎可用“懸針豎”,但有時碰到有長橫或撇、捺等字時,應改為“垂露豎”。
我總結(jié)了寫撇畫的口訣:寫撇畫,都一樣,長短彎斜要適當,起筆重,收筆輕,收筆都要撇出尖,仔細觀察才漂亮。
三、加強示范,激發(fā)練習興趣
在教學工作中,寫字的示范是很重要的,示范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
首先,語言生動化。如范寫完一個字后,我總會問:“老師寫的這個字漂亮嗎?是胖了還是瘦了?它的頭、胳膊、腿長的地方對嗎?”
第二,在范寫字時,用彩色粉筆,盡量一個筆畫用一種顏色,出現(xiàn)在黑板上的這個五顏六色的字特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第三,展示作業(yè),樹榜樣。每次寫作業(yè),我都將那些漂亮的作業(yè)展示出來,孩子們總是由衷的發(fā)出贊嘆聲,作業(yè)本的主人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四,抓獎勵。字寫得好的同學可以到展示臺上帶著大家寫字;最漂亮的作業(yè)可以得優(yōu)加紅旗。
第五,用電教手段具體、形象地展示中國漢字的美,從不同的側(cè)面展現(xiàn)漢字的美,讓孩子們愛漢字,愛寫漢字。
在寫字指導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少用或不用橡皮,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質(zhì)量,培養(yǎng)責任感。提筆便是練字時,我引導學生養(yǎng)成用眼用心去寫字的習慣,用眼觀察,看清筆畫、結(jié)構、比例;用心去記、去分析,然后盡力做到一氣呵成、不涂改。
從上寫字課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讓學生上完課后每天寫一頁掛在“作業(yè)園地”,第二次上課前排成隊到“園地”前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請學生進行評價,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過一段時間后,我讓學生的作業(yè)與第一頁同時展出。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們對寫字的興趣。整個班級也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寫字氛圍。
四、循序漸進,提高書寫能力
掌握了筆畫與字的書寫能力之后,就要過渡到詞、句、段、篇章的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需要學生的耐性和悟性。有的學生單個字書寫很美,但整張字大小不一,筆畫不協(xié)調(diào),顯得雜亂無章。主要原因是對內(nèi)容不熟悉,成了書寫的搬運工,就寫字而寫字,沒法體會全篇的韻味,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如各種結(jié)構的字體的穿插,筆畫長短的變化,高低胖瘦的處理等,這和朗讀時情感的處理有相通之處。
在書寫作品時可結(jié)合古詩來教學,先讓學生讀通詩歌,體會情感變化,然后一氣呵成地寫下來,老師再強調(diào)示范個別字的書寫,如筆畫要舒展,結(jié)構要嚴謹,整體要有流動感。多次書寫后,由于古詩字數(shù)少,節(jié)奏感強,寫著寫著,無形中就會吟誦了,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耐性和悟性。這真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接著就可過渡到長篇的書寫了。
五、提高認識,學會點評與欣賞
漢字的書寫體現(xiàn)了漢字的形體美,即漢字符號自身外部表象(就像人的外部長像)所體現(xiàn)的美感,它主要體現(xiàn)在整體形狀和結(jié)構特點上。如人的形體在身材上有高矮、胖瘦、大小之分,臉形有長短、方圓之別。漢字的形體,雖然整體上我們都稱之為“方塊字”,但是要具體觀察每個漢字的形體,卻是千差萬別,形態(tài)各異。如果字寫得很好,又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書法,書法是漢字書寫的專門藝術。這種藝術簡單地說是由線條組成的,是一種可觀可賞的外在形式,這種藝術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自己的特點,有的端莊,有的秀氣,有的富有變化……
可采用“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及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所謂“點”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習字本,師生共同進行評述,注意結(jié)構構是否勻稱,如左右、上下均分的字,左大右小,左小右大或獨體字在田字格的比例是否合理;筆畫的長短、粗細與變化三個方面入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所謂“面”就是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交流習字本,人人動腦,互幫互學。評議后,學生自己再糾正,加深體會,提高練寫質(zhì)量。
還可借助寫字教材后面關于書法家的故事,我也會給學生講一些書法家勤奮學習的故事,也可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愛寫字,熱愛祖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