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的文書寫作,不要忘記“以人為鏡”,借鑒已有成功者的案例,準留學生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亮點和優(yōu)勢。
使用“小永哥3+1文書寫作法”有4個步驟:挖掘亮點;完成“3+1文書”思路;完成“3+1文書”;用“3+1文書”完成多個學校的各種補充文書。
在這四個步驟中,第1步是“3+1文書寫作法”的基礎(chǔ),無此一步后面皆為空中樓閣。第2步是“3+1文書寫作法”的靈魂,是寶刀是破鐵此處即見分曉。第3步是“3+1文書寫作法”的成果,前述兩步筑基如今水到渠成。第4步是“3+1文書寫作法”的開花,倚天既出攻無不克所向披靡。
這4個步驟都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能力、一定的方法,以及嫻熟的技巧。其中,第2步的難度最大,是整個“3+1文書寫作法”的核心,也是“畫龍點睛”之筆。
在這里,小永哥用案例來介紹第1步和第2步,學生們可以從以往的成功者總結(jié)出來的亮點中,得到發(fā)掘自身優(yōu)勢的啟發(fā)。
數(shù)學天才的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雙料全獎之路
學生背景:
姓名:小喬同學
標準化成績:TOEFL106分、SAT1450分(閱讀650分、數(shù)學800分)
特點:三屆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CMO)一等獎(滿分)、保送北大數(shù)學系(3次保送提名)
目標院校:麻省理工學院(MIT)
申請專業(yè):數(shù)學
案例看點:
1.中國金牌逆襲并戰(zhàn)勝國際金牌對手。
2.申請要求錄取附帶獎學金。
3.沒有不可能,我來創(chuàng)造所在城市的錄取先例。
4.沒有伯樂,文書就是自己的伯樂。
案例挑戰(zhàn):
1.連續(xù)3次參加數(shù)學冬令營集訓,但是未能入選中國國家隊,沒有機會獲得國際金牌。
2.麻省理工學院數(shù)學系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幾乎都獲得國際金牌,且數(shù)量為1名,但是每年獲國際金牌的中國學生往往有4—5位。
3.麻省理工學院從來沒有在鄭州錄取過本科學生。
4.工薪階層有申請全獎的需求。
小永哥解讀:
首先解讀第3個困難,即小喬同學面臨的不小的“地域”困難。因為按照美式思維,招生官習慣于錄取熟悉、優(yōu)秀的學校的學生。如果學生來自一個陌生學校,大學招生官顧慮會增加,錄取難度就會加大一點。但美式思維中,除了“思維慣性”外,還有一個對立面存在,就是“多元化”。大學不希望總招北京、上海的學生,在招生官的心目中,鄭州、貴陽的學生分數(shù)略低是正常的,所以招生官在心里已經(jīng)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降分”考慮。所以鄭州或者其他陌生學校的學生其實反而具備一定優(yōu)勢。
但是,也不要抱怨自己未能生在“帝王家”、不在北京上海。想創(chuàng)造先例的你,哪里有時間抱怨啊,趕緊去努力吧!下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Q同學成為東北三省第一個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本科生,而且從她開始,斯坦福連續(xù)三年都在她的高中錄取學生,Q同學為自己的母校東北育才學校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生源地貢獻了最大的力量,因為她是那個創(chuàng)造錄取先例的人。
對于獎學金的要求,歸根結(jié)底不是問題,因為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少數(shù)對國際學生在本科階段也提供Need-blind錄取政策的大學之一,錄取官只考察學生是否優(yōu)秀,如果優(yōu)秀就錄取,然后再看學生的家庭收入情況來決定授予學生多少獎學金。所以,是否被錄取,才是關(guān)鍵。
綜合來看,第1個與第2個挑戰(zhàn),本質(zhì)上歸于一類,即:沒有國際金牌。而全國一等獎相當于“中國金牌”。中國金牌與世界金牌進行比拼,是否具有勝算?
此時此刻,小喬的托福是106分,SAT1的閱讀650分、數(shù)學800分,相加后是1450分。這個分數(shù),沒有任何優(yōu)勢,只算是入門級的合格分數(shù)。
“只能是文書了”,我告訴小喬和小喬媽媽,“想要成功,必須靠不一樣的文書!”
在亮點發(fā)掘中,第4、第5個亮點分別是“數(shù)學社的活動”和“組織高三年級競賽班之間的乒乓球比賽”,明顯區(qū)別于一堆數(shù)學獎項、保送北大等榮耀以及與學習、學術(shù)有關(guān)的項目,因此這兩個活動對于一個沉浸在數(shù)學世界中的小喬同學來說,非常寶貴,肯定要用在申請表格與文書 中。
在Essay0部分,“組織年級乒乓球比賽”被標了出來,并建議小喬同學把小活動寫成一個小文書,突顯語言的幽默,展示性格的活潑。
Essay1通常用作通用申請的個人文書Personal Essay,作為數(shù)學天才,一定要展示這種獨特性和才華。在他的初步想法之上做了小的修改建議。將連續(xù)兩次獲得全國奧賽的一等獎、第一名加入進去。而對于學生“在十個活動那里列舉了,這里決定不提獎項了”的想法,我給予了溝通。
“不行!通常來說,文書里重復(fù)列舉獎項不是很有必要,弄得不好就變成羅列和炫耀,變成重復(fù)獎項和活動了。但是,你不是‘通常、而是個‘異常!你的全國一等獎第一名,可以證明自己實力不輸任何得國際金牌的學生,你自己一定要通過文書來讓招生官深刻意識到這一點?!?/p>
通常來說,文書里重復(fù)列舉獎項不是很有必要,弄不好就變成羅列和炫耀。但學生不是通常,而是“異常”,一定要通過文書來讓招生官深刻意識學生實力不輸任何得國際金牌的學生。只是在語言使用上利用一點小技巧。
Essay2是自命題的中等篇幅文書,建議的字數(shù)是250—300單詞。我否定了小喬寫“感悟”的原有計劃,因為無論感悟有多深刻,都改變不了中國金牌在級別上不如國際金牌的事實,而且原計劃400—500單詞的文書不但增大了工作量,還會造成因為篇幅過大無法后期更改。因此,我建議學生將用數(shù)學這個天賦為社區(qū)做貢獻為此篇文書的思路,因此在學校里的貢獻、網(wǎng)上組織比賽、農(nóng)民工學校支教的亮點被選 用。
在我的建議下,Essay3專業(yè)文書沒有走平常路,而是選用了《美麗心靈》的美國電影經(jīng)歷(數(shù)學天才John Nash的理論很長時間得不到認可,多年后,學術(shù)界才認可他的理論,他在1994年被授予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在博弈論方面的貢獻也被命名為納什均衡理論)。最重要的是,小喬和納什很 像。
“都是懷才不遇。納什得不到學術(shù)界的認可,他郁悶得都得了精神分裂癥;你是全國第一名,如果入選國家隊,很大可能國際金牌早就掛在自己脖子上了?!?/p>
在相似點之外,我指導小喬寫出同病相憐的感覺,并讓其淡化“同病相憐”的負面因素,突出“即使得不到認可也決不放棄夢想”的積極因素。除此之外,擔任學校數(shù)學競賽教練并輔導學生獲得大獎的經(jīng)歷,也被有技巧的放入專業(yè)文 書。
結(jié)果:
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雙料全獎錄取,并成為兩個頂尖大學在中國大陸地區(qū)錄取的約9個學生中唯一給予獎學金的學生。
小永哥PS:
小喬的最后一個亮點,是“挑戰(zhàn)傳統(tǒng)學習方式”:4天的時間看完了高中物理,5天的時間看完了高中化學,高中2年在自己專屬的小教室學習。
上一次聽說類似的神話故事,還是我在北大的光學課堂上,了解到這位教授當年“在第一次來北大上學的火車上,用那三天已經(jīng)把大學力學給學完了”。我想起來當年在講臺上風度翩翩、舉重若輕的那位教授,然后我再看向沉默少言的小喬同學。小喬與我的神奇教授不一樣,但是骨子里他們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才華橫溢、渾身傲骨的家伙。這些人,上北大有什么意思呢?
仔細琢磨一下,言外之意好像是說:“我們這個高中已經(jīng)沒什么可以教你的了,這間屋子給你,別人還要高考呢,求你不要過去打擾他們了。”這些人,上北大有什么意思呢?開學剛兩周,他就把一學期的課程都學完了,剩下時間天天打乒乓球,還會拉著一幫人一起打,這肯定會大面積影響北大學生的GPA。不行,這樣的人,堅決不能讓他去“禍害”北大,還是想辦法把他送到麻省理工去吧。我要為我的母校北大做一點點貢獻。
劣勢變優(yōu)勢 3個“C”仍最終逆襲達特茅斯全獎
學生背景:
姓名:小姚同學
標準化成績:TOEFL116分、SAT1 1540分
特點:在新加坡國際高中就讀,成績優(yōu)秀基本都是A,作為中國的青年代表參加了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
目標院校:達特茅斯學院
案例看點:
1.在校成績基本是A,但是11年級出現(xiàn)了3個C。
2.學校升學顧問發(fā)出通牒“無法再申請?zhí)傩<墑e的大 學”。
3.利用“小永哥3+1文書寫作法”和“美式思維”,成功逆襲,獲得藤校錄取及全額獎學金。
4.一篇文書,真的可以改變申請結(jié)果。
5.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只不過當有了灰塵的時候,你要學會拂拭。
案例挑戰(zhàn):
1.需要扭轉(zhuǎn)因參加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而導致的11年級的成績單上出現(xiàn)了3個C。
2.小姚所在高中的升學顧問提醒她考上美國藤校的幾率所剩無幾,為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
3.學生希望申請全獎。
小永哥解讀:
小姚所處的國際高中,雖然鼓勵學生做活動,但是資源有限,學生們參與的活動大部分雷同,這導致小姚沒有特別突出的活動經(jīng)歷,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小姚同學提前兩年參與了“小永哥”陳起永老師的活動規(guī)劃,但是由于這個國際高中的學制非常不合理,留給學生的假期非常短,最后一個推薦的活動,在畢業(yè)前小姚是沒有時間參加的,但她仍然擠出時間做了兩個比較突出的活動,這使得她與身邊的同學比起來顯得非常耀眼。其中一個重要的活動,是小姚同學作為中國的青年代表,參加了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
“是模聯(lián)嗎?”
“模聯(lián)弱爆了!這不是模擬的,是真正的聯(lián)合國會 議?!?/p>
但是,小姚的高中不太支持小姚參加這樣重量級別的活動,小姚執(zhí)意參加,后因缺課被老師扣分,所以11年級的成績單上出現(xiàn)了3個 C。小姚所在的高中的升學顧問,善意地提醒她:“你就別瞎折騰了,藤校其實已經(jīng)離你遠去?!?/p>
高中的升學顧問,會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做判斷,不能說不對,但是至少不那么高明,只知看SAT分數(shù)和GPA的人,是不懂美國名校申請的。
想進藤校的學生通常比較自信、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于是我測試一下小姚是不是真金。
“你的Counselor說,你沒機會申請?zhí)傩A?,因為參加?lián)合國氣候峰會導致GPA被扣分。你后悔參加這個活動 嗎?”
“我一點也不后悔,如果重新給我一次機會,還是那個決定!”
“真的?”我心里一喜,但是不露聲色,繼續(xù)考察她。
“真的!”
“你的Counselor發(fā)話了,你準備接受他的意見,放棄藤校嗎?”
“老師,我不想放棄申請?zhí)傩#俏覀兊腃ounselor經(jīng)驗豐富,不由得我不擔心……”
……
其實,只要運用美式思維的“強詞奪理”,就可以進行解釋。在這3個C成績之前與之后,小姚的全部成績都是A,因此,這3個C屬于意外事件,這就是在額外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要添加的內(nèi)容,一定要讓招生官知道這3個C不是11年級的學術(shù)能力下滑,不是小姚同學真實學術(shù)能力的體現(xiàn)。
除了數(shù)字的解釋外,情感的影響也不可或缺,犧牲自己的GPA,去參加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犧牲了個人的利益,去關(guān)注人類發(fā)展的大話題全球氣候變暖,正是社會責任的體現(xiàn),是美國大學最喜歡的學生類型。
結(jié)果:
小姚同學的ED申請獲得了藤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小永哥PS:
如果錄取僅僅是是靠著大數(shù)據(jù),一臺電腦全部就可以搞定了,還要招生官干什么?
這個案例的精髓,就在于小姚同學寫的這個對11年級3個C的解釋,屬于一篇額外的文書,以至于此處我若再介紹別的文書思路,就很無趣了。而小姚所在高中的升學顧問被小姚的案例驚呆了,因為他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竟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