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
相傳清咸豐年間,有個文人舉“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書”“紙”等字相對,只有一位姓張的文人以“泉”字對之,十分巧妙,一時傳為佳話。因為“墨”字上半部為“黑”,“泉”字上半部為“白”,各屬顏色中的一種,且詞義相反;兩字的下半部分別為“土”與“水”,同屬于五行,也很巧。
在名勝中題寫一字聯(lián)的比較少見,因為無論如何一個字無法描繪出名勝的景色。不過,當代聯(lián)家方克逸為安徽巢湖四頂山題有一則一字聯(lián),上聯(lián)是“月”下聯(lián)為“霞”。僅僅兩個字,就高度概括出巢湖四頂山的核心景色,給人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
還有一副描寫春天的一字聯(lián)是這樣的:“福;春?!敝皇锹?lián)中“?!弊值箤?,寓意“福到”;“春”字寫得很長,寓意為“春長”。
二字聯(lián)在聯(lián)海中也不多見,大多為戲謔之語,但也不乏嚴肅之作。相傳明成祖朱棣在讀經(jīng)書時見到上聯(lián)只有“色難”兩字的一副絕對,他苦思多日難以對出下聯(lián),令大臣解縉應對,解縉隨口而出:“容易!”朱棣略加思索,恍然大悟,大笑叫絕。以“容”對“色”、“易”對“難”,自然妥帖,的確是佳對。
用二字聯(lián)來描寫名勝的較多,字雖少,但讀之可以令人展開遐想。河北保定蓮花池有兩副名勝聯(lián),均為二字聯(lián),其中一聯(lián)是“搖紅;滌翠?!绷硪宦?lián)是“霓帶;霞衣。”每聯(lián)雖只四字,卻對仗工整精巧,文辭清新雅麗,繪盡了蓮池的風姿。在湖南長沙城南書院,宋代大學者張式曾題寫了一則二字聯(lián),上聯(lián)曰“岳峻”,下聯(lián)為“湘清”,言簡意賅地描繪了南岳衡山的高峻險阻和湘江的清流如玉。
清代聯(lián)家陳松卿所著《分類對偶》一書中載有一聯(lián):“鼻子;耳孫”?!岸迸c“鼻”,同屬人之五官;“孫”與“子”,同屬稱謂?!氨恰惫糯勺鳌笆肌苯?,始生之子也稱“鼻子”;“耳孫”,玄孫之子。由此看,此聯(lián)可謂對仗工穩(wěn),堪稱妙對。
山西臨汾市城南4千米的光廟,始建于晉,規(guī)模宏偉,大門內(nèi)高聳的門樓上,東西兩側的橫楣有漢司馬遷撰寫的橫式聯(lián)曰:“就日;瞻云。”意思是堯帝德高望重,如日之普照大地,天下之人就像葵花傾心向日一樣;堯帝德化廣大,如云之覆渥,天下之人猶如百谷瞻仰普降甘雨的云彩一樣。
山西省某縣城西北1千米鳳凰山上有一處景點叫“小西天”,又名“千佛庵”,建于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因位居城西高峰,應“道入西天”之禪意,故名。“小西天”聳立山巔,
借山布景,據(jù)險而筑,形勝佳妙,為晉西第一古剎。有佚名三字聯(lián)曰:“疑無路;別有天?!绷攘葦?shù)字,描繪出了這里景物環(huán)境的特點。
(煽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