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仍飛
如今,運動健身已成為一種時尚,朋友圈里時不時被夜跑、健步走、廣場舞、馬甲線等刷屏。其實,不僅是時尚,健身在缺乏體力活動的現(xiàn)代社會確實越來越重要了。
遠古的時代,為了生計,人類不得不通過體力勞動去獲取食物,通過奔跑和跳躍去逃避危險。那時候人類從來沒有想到通過體力勞動或運動來改善健康,當時根本沒有足球場或田徑場,沒有體操,也沒有貝肯鮑爾、馬拉多納,更沒有運動損傷。其實,除了人類迫使自己去做運動,沒有動物進行“體育鍛煉”。
可是,為什么我們?nèi)祟惉F(xiàn)在要鍛煉身體呢?
眾所周知,現(xiàn)代社會由于交通工具、機械化、自動化甚至人工智能等技術(shù)的到來,使得人體的機能越來越差,肌肉功能退化、體力下降、脂肪滲透到人體的每一個空隙。更糟糕的是,今天人類獲取高熱量的食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肥胖悄無聲息地蔓延著。
缺乏運動,造成了我們賴以生存和活動的肌肉退化。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體的肌肉質(zhì)量開始下降。40歲開始,成人每10年失去3%~5%的肌肉質(zhì)量,尤其50歲后更明顯,以每年1%~2%的速度丟失,到75~80歲時,骨骼肌僅占體重的25%。肌肉衰減綜合征與靜息的生活方式、營養(yǎng)缺乏、細胞外氨基酸代謝失衡及氧自由基損傷等多因素影響有關(guān)。
在我們衰老過程中,總是認為肌肉的丟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當肌肉丟失時,肌肉力量下降和功能降低,脂肪比例增加,更容易疲勞,更容易跌倒及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等健康問題。
這樣看來,那些久遠年代的伐木工人和船夫真的十分幸運,經(jīng)過一天的辛苦工作,回家倒在床上的時候,竟能比早上起身去工作時更增添幾分魅力。而今天大多數(shù)男人的工作只能讓他們更加丑陋,所以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在晚上去當無樹可伐的伐木工———去健身館,做那些過去人做的舉重、劃船、拉鋸的體力勞動,還美其名曰“健身運動”。
這就像在缺乏重力作用的太空一樣,航天員長時間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容易引發(fā)骨骼脆弱、鈣質(zhì)丟失以及骨骼肌萎縮、肌力下降等健康問題。航天員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延緩這種因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除了科學(xué)合理地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我們的公共衛(wèi)生專家、醫(yī)生、媒體上的運動達人,以及我們這些略懂運動科學(xué)的人似乎一直在試圖鼓動久坐不動的人去熱愛運動,并且堅持下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已經(jīng)證明:對于壽命和死亡,體育鍛煉基本上于事無補。人們借助于體育鍛煉并不會活得長很多,而且,人們通過體育鍛煉所獲得的那幾個月,又被他們用在了體育鍛煉上。
不過,運動心理學(xué)方面的研究給出運動健身的益處,即從人體大腦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到心靈深處的寧靜,運動似乎都發(fā)揮積極作用。運動把體育鍛煉刻畫成能夠增進人們當前幸福感和滿足感的方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未來的健康、減重和改善個人形象來刺激人們鍛煉了。
今天我們提倡“Exercise is Medicine”(是以增加體力活動和適當運動為核心的健康促進項目,即采用科學(xué)的運動測試和運動處方,指導(dǎo)人們增加體力活動和適當運動,有效地預(yù)防和治療慢性疾?。?,把運動方案和建議說成醫(yī)生所開的運動處方。運動本來是一種愉悅的身體活動,希望專家們不要再把“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這樣的適度鍛煉當藥方一樣開給病人,應(yīng)該說運動讓我知道了我是誰,而同樣重要的是,它還讓我知道了我不是誰。通過運動我認識了自己的身體,還意識到自己有必須照料它的義務(wù)。而且,越是去完善我自己的身體,就越是明白,假如人們沒有完美的身體,他們既不能達到心智的完美,也不能達到精神上的完美。
今天我們可以給運動提供100條充足的理由,當然我們也可以給不去運動找到無數(shù)個借口。是時候要作出選擇了:是好好照料我們的身體,還是任由時間侵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