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和
兩朵風干的蓮花,一朵象牙白,一朵玫瑰紅,都不剔透,擁有瑕疵,也不潔凈,布滿灰塵。
杵在百花叢中,不知幾多時辰,躺在斑斕光影里,不知夢否醒否。但是相遇的那一瞬間,我即領悟,這是我此番到來的意義。
蓮花是寄寓太過飽滿深沉的事物,如汪洋湖泊,各人取一瓢飲罷了。
從店主手里接過花束,心頭有幾分鄭重,仿佛靈魂深處的某一絲弦,被冥冥的旨意震動。
及至走入市井塵囂,那一分無色無臭,無形無相的啟示仍余音繞梁,裊裊不絕。
皈依于凡俗的廳堂,我已默默將靈魂擱到閣樓的暗淡光影間,希望它睡著,并嘗試獲得安眠。
我指的是,如果我曾經擁有靈魂的話。
我指的是,靈魂是一座花瓶,如果我曾經將它輕輕拂拭的話。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p>
庸庸碌碌的塵世人能夠記住這一則箴言已經是造化不淺,至于那大音希聲,意味深長的后半則,不記也罷。
生命如珍瓏,落子一刻,終究覆水難收,人在局里,難以求全,誰也不過執(zhí)迷。
于是我想到他,那個在尼羅河邊看日落的男人。不知道他是否目睹過,順水浮沉的蓮花,還有人的遺落塵世的肉身。不知他是否在某個剎那,想起生命里的某段波折,于是渴望大徹大悟,或者在這婆娑的紅塵,更深地遁入。
雖然彼此心知肚明,造化使然,我們常常沒得選。
就像不能選擇春風經過的玉門關,就像蟄伏數(shù)年只為一個季節(jié)的蟬,就像某座失落的古城。所有的意義,都被別人蓋棺定論,只有我們的真心,無人問津。
這一刻,我想念他。
遠在開羅的人提醒我:“照顧好精神上的自己?!?/p>
剎那間,我只好噤聲,即便心底明白,他不一定有更尖銳的意蘊。
我和他,不是交往甚密的親朋,但是這幾年,身邊人來來去去,如繁花過眼,他是逗留比較長久的一位。
偶爾想起來,就會說幾句話,雖然隔著六個小時的時差。當我走在夜幕降臨中,他那邊或許正烈日炎炎,當我沐浴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下,他或許沉淪深夢,不知秦漢。
世界為兩個同心的人安排了一條小溪,只需要一步一跳躍,最多兩步,就能夠相遇,一起欣賞落日余暉、林間春夏。而兩個南轅北轍的人,世界為他們安排了一座山,山間還有猖狂的野獸。所以一個人不走向另一個人,我想也只好慈悲地釋然。
這樣也好,游走在同一個時區(qū)、同一座城市、同一棟大樓的兩個人,都可能相見不相識,所以我原諒任何所謂的地遠心自偏。
這些日子,雖然讀完西西讀倪匡,了解話劇了解科幻,置身酒吧電影院,但只有我自己明白;一顆心,始終在飄浮,不曾落實,不曾尋到安定感。
幸運的是,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無知無覺。
而我,我也只是忽然遇到這兩朵蓮花,才倏忽生出這連綿縹緲的感嘆。
看著它們靜靜倒映在墻上的暗影,忽然想起李碧華筆下的青白雙姬,以及張愛玲小說里的紅白玫瑰。
玄奧而銷魂的是,兩種色澤都未抵達極致,都有蜿蜒的殘缺,都不曾釋放到徹底。
在此刻,彼此相生,彼此相對,魅影卻是仿佛,毫無二致。
沒有消逝,亦無所謂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