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既然如此,肖海的問題當然就不是靠吃藥能解決的了。肖海父親聽說可以停藥了,輕松了很多。我卻緊跟著又制造了緊張,說明不靠吃藥解決的問題,也許比吃藥解決的問題還要麻煩。肖海父親表示不管怎樣,一定會努力合作。家長該怎樣合作?我的建議就一條:放手,對肖海最大限度放手,只有放手才能煥發(fā)他的主動性。
針對肖海的情況,我們合作的基本原則是,以幫助肖海工作起來為目標,千方百計推動肖海行動起來,拿出積極自我改變的行動,變回避為面對,變被動為主動,學(xué)習(xí)主動面對生活。當然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能急,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具體說來怎么辦?鑒于肖海已經(jīng)和我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guān)系,經(jīng)過溝通我們?nèi)竭_成共識,通過促進肖海在心理咨詢過程中的主動合作,來逐步推動他的主動自我改變的行動。因為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促進改變學(xué)習(xí)成長的過程。
我們的咨詢合作,持續(xù)了大約兩個月。應(yīng)該說,我們的合作是富有成效的。
第二次來訪,就是肖海自己主動與我聯(lián)系的。雖然還有父親陪同,卻成了名副其實的“陪同”,肖海成了我主要的會話對象。會話中,肖海全然沒有了呆滯木然,說話比第一次主動了,神情自然了,對視次數(shù)多了,微笑的次數(shù)也多了。
肖海的這些細微變化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肖海很有自救的愿望,很有自我改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此,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肖海的會話過程中,我盡量營造輕松氛圍,盡量讓肖海多表達自己。我對所謂癥狀作了解釋,肖海理解了那是自己為了逃避而扮演病人,確信了自己的身體沒問題。
肖海要真正自救成功,當然必須要工作起來。但是,我有意等肖海自己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才就此作了討論。最后肖海承諾,回去后就開始自己找工作,并且從下次開始不再要家長陪同來訪。
第三次,肖海果然自己單獨來訪,并且非常準時。聽到我的贊許,肖海明顯受到鼓舞,眼神亮了,話也多了。肖海告訴我,他自己感覺好多了,能主動跟人打招呼了,能主動給人打電話了。肖海告訴我,已經(jīng)開始了找工作的行動:一是網(wǎng)上求職,一是當面求職,一是招聘會求職。肖海說去招聘會只是看看,就回來了。
看肖海似乎有些失望,我特意問肖海:“想想看,如果第一次來訪之前對自己的希望是0,那么,現(xiàn)在對自己的希望是多少?”
肖海想了想:“至少有5分了?!?/p>
我肯定說:“你知道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你有自救的能力,這是因為你有自救的行動。就是說,只要行動起來,希望就會越來越大?!?/p>
隨后我們討論了求職應(yīng)聘的改進措施。肖海表示下次一定要更勇敢點,拿出應(yīng)聘的具體行動。整個會話過程,我堅持一個原則,最大限度地讓肖海自我表達,最大限度地促進肖海的自我探索。為了進一步促進肖海自我改變的積極性,臨別我們約定,只要自己單獨來訪,在找到工作之前,咨詢費用減半。
第四次來訪,我知道肖海有了進一步的自我改變行動,不僅日常交往有所改進,更重要的是求職有了具體行動:網(wǎng)上求職,投遞了簡歷;當面求職,直接去了兩家用人單位;招聘會求職,直接與用人單位做了溝通。
通過會話,肖海認識到了只要行動起來就會有收獲,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定了自我改變學(xué)會主動面對生活的信心。隨后,我們討論了求職的目標調(diào)整。肖海領(lǐng)會到,現(xiàn)在自己找工作,不是為了掙多少錢,而是為了自我改變,為了突破回避型人格障礙,為了讓自己學(xué)會主動積極的面對生活。所以,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讓自己工作起來,就是最大的意義所在。
隨著我們的合作進程,肖海不斷推進著自我改變的行動,增強著主動面對生活的信心。大約兩個月后,肖海通過心理咨詢專線告訴我好消息,他說已經(jīng)在一家大型超市找到了一份營業(yè)員的工作,他說重新工作起來的感覺真好,他說現(xiàn)在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最后他說,因為工作剛開始不好請假,就先電話告訴我好消息了。
就是這樣,自信是矯正回避型人格障礙的前提。而自信絕不是空中樓閣,要從主動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實際體驗中生長出來。一旦有了面對生活的實際行動,一旦有了自信從內(nèi)心生長起來,回避型人格障礙也就逐漸化解了。我相信,只要肖海繼續(xù)努力,不再逃避生活,主動面對生活,一定會贏得他應(yīng)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