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申
2017年10月16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嚴順開去世,享年80歲。嚴順開是我國第一位在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jié)獲得最佳男演員“金手杖”獎的當代喜劇大師,電影《阿Q正傳》是其成名之作,影片中他把魯迅筆下的小人物阿Q演繹得淋漓盡致,他曾說:“我的成功來自99%的勤奮與努力和1%的天賦與機遇?!?/p>
1937年6月6日,嚴順開出生在上海,后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3年,他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是最早登上央視春晚的上海演員,也是上海戲劇界在央視春晚亮相最多的演員。
接地氣的表演藝術家
我和嚴老經(jīng)常在各種場合見面,他總是穿一件格子襯衫,面帶笑容,平易近人,有人要求和他合影,他也總是欣然配合,并露出阿Q一樣的招牌式微笑。嚴老是民盟成員,參加日常會議時,他的發(fā)言始終實事求是,完全沒有作秀的表演腔。身為表演藝術家,他從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一直保持著和其他老人一樣的生活狀態(tài):出門騎自行車,對小輩疼愛有加,一思考問題就不停抽煙……
2016年,我與朋友去醫(yī)院看望嚴老,當時他已經(jīng)住院7年了。因為腦梗和心梗,這些年他行動不便,說話時語速非常慢,他斷斷續(xù)續(xù)提到了在央視元宵晚會上的節(jié)目,還指著一位演員一字一頓地說:“有一個戲應該搞一搞,就是……上海的姑娘……”片刻之后,大家才明白老人家指的是剩女題材,正巧當時上?;鼊F新排了一出《皇帝勿急急太監(jiān)》的滑稽戲,就是取材于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的故事,恰好與嚴老的想法不謀而合。
有一次,我在民盟活動上見到嚴老,他說看到我在媒體上介紹滑稽名家姚慕雙、童雙春、王雙慶等人,感謝我對滑稽藝術的宣傳,并希望我繼續(xù)關注這門藝術。
嚴老的妻子退休前是一名兒科醫(yī)生,溫柔賢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嚴老愛吃妻子做的泡飯,說比飯店里高級廚師做的大餐都美味。出于對嚴老健康的考慮,嚴夫人嚴格控制著他的飯量,因此嚴老每天都要為盤中餐與妻子“拌嘴”,這也成了家中一樂。而家里最讓嚴老驕傲的是聰明伶俐的小孫子,我認識嚴老的時候,他的小孫子剛考進上海一所赫赫有名的重點中學,為了方便孩子讀書,嚴老毅然發(fā)動全家搬家。平時每次去外地演出,嚴老都不忘兩件事:一是帶上筆記本電腦上網(wǎng)瀏覽資訊,二是為家人購買禮物。
小人物的逆襲
許多觀眾都不會忘記嚴順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扮演的阿Q,雖然那是他第一次拍電影,卻憑借在《阿Q正傳》中的精湛演技,一舉斬獲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二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獎,成為我國唯一一位獲得“金手杖”獎的演員,同時這部電影也是我國第一部參選戛納電影節(jié)的影片。1982年,這部影片在瑞士獲獎時,嚴順開正在蘇州表演,當別人告訴他這個喜訊時他完全不相信,因為當時國內(nèi)很少有影片能獲得國際大獎,因此頒獎現(xiàn)場劇組竟無一人到場,最后還是現(xiàn)場的一名中國記者臨時充當代表上臺領的獎。
大概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位喜劇大師曾經(jīng)卻是一名中考落榜生。1953年,嚴順開中考落榜,之后他一邊準備重考,一邊為緩解壓力加入了離家不遠的中山公園業(yè)余話劇團。嚴老回憶道:“考上高中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喜歡演戲,那個時候我是校文藝部部長,便把話劇團里的劇目搬上了學校舞臺,每次我都是主角,那時我的夢想就是考上海戲劇學院,將來當一名演員。后來考上戲的時候,初試、復試都順利通過,但在最后一輪篩選時被刷了下來,這對我打擊很大,心想自己怎么會被淘汰了呢?可能是我長得太丑了吧?!辈贿^,熱愛舞臺的嚴順開并沒有輕易放棄演員夢,只要聽說哪個話劇團或戲劇學院招生,他都會去試試。當時,中央戲劇學院來上海招生,考官認可了嚴順開的表演,他因此如愿成為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
進入中央戲劇學院之后,嚴順開發(fā)現(xiàn)以自己的外形條件注定當不了主角:“別人看到我都以為我是舞美系的,因為表演系的學生沒有像我這樣邋里邋遢、不修邊幅的,班里排戲給我安排的也都是一些小人物。剛開始我挺不服氣,后來我在心里盤算了一下,演配角反倒劃算,你想啊,主角們一學期只演一部大戲,而我因為是配角,所以《哈姆雷特》《奧賽羅》里有我的戲份,《雷雨》里也有我的角色,不管是古裝戲、現(xiàn)代戲還是好人、壞人,我都演過。”
在演小人物一段時間后,嚴順開的喜劇天分被大導演黃佐臨看中,邀他出演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飛飛一角。1963年從中戲畢業(yè)后,嚴順開被分到了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滑稽劇團。當時,社會上普遍認為滑稽戲是庸俗的、不上檔次的,滑稽戲演員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但時任上海人藝院長的黃佐臨對嚴順開說:“千萬別看不起滑稽戲,這個劇種的觀眾很多,現(xiàn)在又正好缺少年輕演員,你要把在戲劇學院表演系學到的東西充實到喜劇表演中去。”嚴順開果然不負眾望,主演的第一部戲《一千零一天》一經(jīng)推出便深受上海廣大觀眾的喜愛,之后他又接連主演了多部大戲,逐漸成為滑稽劇團的“臺柱子”。
“拍阿Q的時候,佐臨老師叮囑我要做一個‘混血兒,把話劇、滑稽戲、電影的精髓融合在一起,還要不斷觀察生活,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這樣表演才會有深度。后來,我應邀去卓別林家訪問的時候,才體會到了佐臨老師這番話的意義。卓別林一生共拍攝了80多部喜劇片,每一部都有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和對社會底層小人物的關懷?!毖哉勚?,嚴順開對黃佐臨導演滿懷感激。
1988年,嚴順開自編自導自演喜劇電影《阿譚內(nèi)傳》,2002年出演古裝電視劇《紅樓丫頭》,2003年參演古裝推理懸疑劇《大宋提刑官》,2004年領銜主演電影《銀飾》,2005年執(zhí)導都市風情滑稽戲《太太萬歲》,2007年自導自演滑稽戲《獨養(yǎng)女兒》,2009年領銜主演家庭倫理劇《我的丑爹》,多年的歷練和經(jīng)驗累積,使他成為了廣大觀眾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喜劇之王”。
很多人說魯迅寫活了阿Q,嚴順開演活了阿Q,而嚴順開說:“希望我的每一部戲都能比前一部戲有所進步,哪怕只是0.001步?!?/p>
把小品帶上春晚
很多觀眾認識嚴順開是從央視春晚開始的,那是在1983年第一屆春晚上,嚴順開一口氣表演了三個節(jié)目——啞劇《彈鋼琴》、小品《阿Q的獨白》以及與斯琴高娃合演的小品《逛廠甸》。春晚舞臺上的嚴順開灑脫自如,觀眾都被他的表演逗樂了,還有人說是嚴順開把小品這一表演形式搬上了春晚。多年后,嚴順開與廣大觀眾通過“央視年夜飯”見面達六七次之多,作品包括《張三其人》《難兄難弟》《愛父如愛子》等。
有一次,我問嚴老對自己春晚作品的看法,他直言不諱道:“我對自己在歷屆春晚中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滿意的,唯獨這次(指小品《假話真情》)……”說著,嚴老師神情嚴肅地搖搖頭,“過去的春晚是真正的聯(lián)歡,演員在臺上表演不僅是享受,也是和臺下觀眾同樂,但是現(xiàn)在看春晚,恐怕觀眾在電視機前就能感受到舞臺上演員和主持人的緊張情緒,晚會上零點倒計時前的‘黑色三分鐘就是最好的證明。拿小品來說,演員消化劇本的進度趕不上修改劇本的速度,短短一個月內(nèi),劇本被修改了幾十稿,最后為了顧全大局,還把一段煽情戲給刪了,如此反復,演員容易‘消化不良!”其中,嚴順開與三位北方曲藝演員共同出演的小品《假話真情》,講述的是一位空巢老人為了見小輩一面裝病騙子女回家的故事,有些觀眾評價這一節(jié)目立意雖佳但缺乏新意,略顯倉促。對于這些評論,嚴老心里也是有數(shù)的。
看到嚴老沉浸在遺憾之中,我馬上轉(zhuǎn)移話題,問道:“這屆春晚中有沒有什么讓您開心的事?”“候場的時候何賽飛跑過來叫了我一聲‘嚴先生,我一下子沒認出她,她和趙志剛一起唱越劇《追魚·觀燈》,她化了妝,眼睛旁邊貼上了‘魚鱗,真是漂亮得讓人認不出了!如今越來越多上海演員登上春晚舞臺,我總算有點欣慰!”說到這兒,嚴老臉上露出了笑容。
絕不讓觀眾失望的“喜劇之王”
嚴老一直十分關注老齡化問題,還自編自導了好幾部反映老年人生活狀態(tài)的戲。有一次,他在民盟成員聚會時即興為大家表演了一段老人想念過世老伴、期待子女?;丶业莫毎?。我曾不止一次聽說嚴老師排戲投入,動情之處常會流淚,百聞不如一見,眼前的他一臉無奈、聲音顫抖、言辭懇切,演活了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不禁令人佩服他的表演功力。
嚴老還是一位愛才如命的老師,他曾從2800名報名者中選中一名很有天賦的滑稽戲演員,當時嚴老給那名考生出的題目是表演“媽媽買回一臺彩電”的情節(jié),考生表演結(jié)束后,嚴老問他:“彩色電視好不好看?”考生回答:“很好看!”嚴老又問:“怎么好看???”考生回答:“黑白分明!”嚴老再問:“彩電怎么黑白分明?”考生又回答:“今天放黑白電影!”嚴老笑了,當場拍板錄取。當時規(guī)定的招生年齡為15至20周歲,那名考生差3個月才滿15周歲,就這樣被嚴老破格錄取了。如今,當時那名考生已經(jīng)是一名非常知名的滑稽戲演員了。
上海歌劇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小勇回憶道:“我20年前第一次演歌劇《蝙蝠》時就是跟嚴老合作的,他演的獄卒深入人心,我從他那里學到了好多東西。”
嚴老演了一輩子小人物,卻成了觀眾眼中的寶,他說:“我堅守一條底線,無論演小品還是拍電影、電視,絕不讓觀眾失望,否則我寧可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