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睿
【編輯寄語】
誰的青春不迷茫?如今背負的重擔是為了讓我們以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實。確定好目標,就像在心底升起一輪明月,未來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起碼不致讓心靈走入歧途。
豆蔻花開淡在曲折的古道,在那個近水樓閣,吟詩題字的朝代中,是否有明月悄悄鍍上過笄、簪的珠光?
手捻過書頁,目光游離于詩詞中的少女??墒遣]有攜裹著歷史風塵的笄、簪穿到我面前的浩浩蕩蕩,此時只有明月正好,我伏在深夜的沉靜里摘抄寫讀。
生命的盛春遇上深秋的黑夜,十五六歲的我遇上高考前最奮力的拼搏。
是每一個晚自習。思維開始形象化,筆在整齊的紙頁與書本上或迅速或艱難地游走。像窗外的秋聲抖落了梧桐茂盛的葉,像枝間的蟬突然噤了聲,十五六歲的我們,一聲不吭地背上了更繁重的負擔,仿佛一瞬間丟失了很多,卻也不管不顧地向前,走遠了……再也無法潛心于題海中,我惆悵地抬頭,火燒一般的梧桐葉上方,清朗地懸著一隅明月。
是每一次獨自行走回住處的夜晚。夏日樹草在歡快喜悅中無邊無際地生長,依舊留在小路兩畔,在歌聲中剪碎路燈的光暈,像專門給低頭負重前行的我觀賞??晌覜]有閑情逸致在每一處剪影旁逗留,不能像兒時滿心歡喜地睜大雙眼、滿手肆意地揮散時間。思維由時斷時續(xù)逐漸變?yōu)槠椒€(wěn)、理性地思考著自習時未攻破的數(shù)學題。此時,周圍靜得似乎滲進鐘表走格的聲音,那獨屬于努力歲月中沉靜深思時的伴奏,在經(jīng)過年齡的洗禮后水落石出。腳步穩(wěn)然踏于石磚路上,愈行愈遠,跫音清短,早已失去了蹦蹦跳跳的過往。十五六歲,終將如落葉般失去些什么。
似乎枝間流淌著清泉,或許是月光撫摸草木的聲響。抬起低下的目光,樹影另一邊的夜空,果然又懸著一隅明月。而抬頭的一剎那,我似乎看見了秋木震落舊葉的姿態(tài),更像是在向上,向更遠,向來年的自己。是的,哪怕是寂寥的黑夜,微風如賦,無妨鏗鏘;明月清光,萬物生長。
月選擇了做地球的衛(wèi)星,哪怕本身灰暗,平淡無奇,卻也能映出一隅照盡古往今來、夢想內(nèi)外的明亮。失去了群星跳躍閃爍的眼睛、卻在黑夜中畫上最大的明窗。一言不發(fā)尋遍我頑皮無拘的過往時光,而在我于黑夜中負重前行之時,在我必將褪去稚氣之時,在我腦中幾乎所有事物都被洗刷成題海之時,在我十五六歲年紀初至之時,走進我每一寸夜晚與天空將白時的目光,溫照著過去、現(xiàn)在與遠方。
自此黑夜中的雙眼不再常含稚嫩的淚水,不再住著迷惘和孤獨。明月清光,我在生長。
如眾樹般葉落亦是成長,與眾樹在夜晚歌唱。十五六歲,我終于獲得了一隅獨美的光亮。
【評點】
文章文筆優(yōu)美,有質(zhì)感,體現(xiàn)了作者很強的文字駕馭能力,且善于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讓人如臨其境,給人以美的享受。行文時將月亮擬人化,“月選擇了做地球的衛(wèi)星”,這何嘗不是在映照自己的人生,既然選擇了,就應該無怨無悔,負重前行,如此可謂匠心獨運,構(gòu)思巧妙。文章行文過程中雖流露著傷感,但這傷感中卻孕育著無限的希望,符合當下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讓人讀來真實、自然。劉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