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采用多種論證方法
在審題立意準確的前提下,如果論證上難以展開,那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辦法來補救:
1.橫向拓展法。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序列詞語,提出一系列分論點,使中心論點得到充分論證?;蛴谩巴瑯印薄跋嗨频那樾芜€有”等過渡詞句組織材料,也會顯得論證充分,過渡自然,脈絡清晰。
2.縱深挖掘法。如用“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假如具備了”“假如沒有”“總起來看”“總之”“與此相反”等引出對事物的深入挖掘。我們也稱其為“因果論證法”“假設論證法”“歸納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3.故設責難法。即在進行了一定的論證后,用“也許有人會問”“也許有人會說”猜想別人可能對自己的觀點存有的質疑與批駁,接著通過對這種觀點的反駁,使自己的觀點站立得更加牢固。當然,我們還可以采用辯證分析法,對文中的有關觀點作辯證分析。在這方面,“然而”“話又說回來”“另一方面”都是常用的表達轉折過渡的詞語。“另一方面”“另外”“需要補充的是”“需要說明的是”等過渡語,也可拓展思路,使論證嚴密,無懈可擊。
如優(yōu)秀作文《教育之道,不可任性》的論證思路是這樣拓展的:
第1段:漫畫中孩子臉上的一記耳光違背了《大學》的精神……
第2段:應當看到,教育的手段不應只有“親吻”和“耳光”兩個非黑即白的工具,而應更多在情感上感化與在人格上培育……
第3段:況且,一記耳光打落的是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4段:更何況,教育的評價體系不單單只有分數機制……
第5段:因此,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言:“人生是一株長滿可能的樹。”……
第6段:當然,我也不是一味否認懲罰的意義……
第7段:……希望教育的評價機制不再只是分數……
可以看出,這篇作文的論證層層推進,非常嚴謹。它的思路拓展有脈絡可尋,“應當看到”“況且”“更何況”“因此”“當然”“希望”等過渡語句搭建起了全文的框架,將各方面的內容闡述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