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菲
十歲那年,我相信世上有鬼,因為你的離去。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刻你靜靜地躺著一動不動,直至熊熊的烈火把你燒成灰燼。
第一次給你上墳,我死活不肯去,因為我害怕。然而媽媽的話不容置疑:“你必須去。”媽媽帶我來到你這里,我緊緊抓住媽媽的衣角,躲在她身后。她緊緊盯著你,眼眶里滿是淚水。媽媽哭了,但我知道,那不是因為害怕。可我始終不敢直視你,我悄悄躲起來,看著媽媽在你的墓前放上蘋果還有你愛吃的菜。我就那樣躲著,直到媽媽燒完紙錢。
第二次去你那里,害怕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你的思念。這些年來沒有你的日子,家里是多么的冷清,媽媽是多么的無助,我們多么需要你的愛??!可是,你再也回不來了。那天中午,我和媽媽帶了你愛吃的水果和菜,擺在你的墓前。突然我發(fā)現(xiàn)照片上的你不知何時已被時間沖刷成了一個模糊的輪廓。媽媽只好把你的照片取了下來,不過,你的模樣永遠貯藏在媽媽和我的記憶里。
第三次去你那里,我明白了:人終究是要死的,死對我們來說是公平的,因為每個人,終究會經(jīng)歷它,正如史鐵生所說:“死是一個必將降臨的節(jié)日?!毕裢R粯?,我們給你帶了水果、酒菜。很長時間沒來了,你的墓旁怎么生出了這么多雜草?媽媽借來了鐮刀,將你的墓清理得干干凈凈。你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里,肯定很寂寞吧?我多么想在你墓旁種上你最愛的丁香花啊,有了花的陪伴,你就不會寂寞了。你說你夜晚怕黑,我多么想捉許多許多螢火蟲放在你墓旁啊,那無數(shù)的“小燈籠”一定能為你在黑夜里照明,讓你不再害怕。
有人說,人死后會變成一顆星星。若真如此,你就變成那顆最大最亮的星星吧!因為在夜晚,女兒也怕黑。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xué)高三(26)班】
作者后記:小時候第一次上墳——害怕,害怕死亡;長大后第二次上墳——思念,思念缺失的那份愛;而第三次上墳——祝愿,愿他在天堂安好。
同學(xué)點評: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三次上墳的畫面,通過情感的變化:害怕——思念——祝愿,表達出作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死亡的不同理解與感悟,體現(xiàn)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與愛。(張麗)
老師點評:真實是文章的生命。全文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虛浮的抒情,完全是小作者在失去“他”后的心靈獨白,讀來讓讀者的眼眶濕潤、內(nèi)心疼痛。這就是“真實”的魅力。(姜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