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毛
昔日金圣嘆在眾多快慰中,有一快慰為“雪夜關(guān)門讀禁書”。如今幾乎不存在禁書,但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案上擺放一壺香茗,點一盞孤燈,懷抱一本好書,那份“紅泥小火爐,寒夜契科夫”的情懷,“坐擁半壁書,情聚古今事”的執(zhí)迷,足以讓讀書者拍案叫絕,以掌擊額,不能不說是人生一大快慰矣!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精致、優(yōu)雅、純凈的好書,有如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相依相伴。視書為知己,以書為鏡,以鏡為鑒,方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達到人生實踐的高度概括與濃縮,古人的“人生憂患識字始”講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清新雋永、情韻悠長的散文婉約秀麗,意境深邃,盡滌塵意,使人沉醉;恣意洋灑、雄辯有力的雜文深入淺出,入木三分,讀來心頭大快。讀書樂,讀好書更樂。偶遇一本好書,欣欣然讀之,點滴情愫全銘刻在羈旅生命紋理中,成了最深刻的內(nèi)涵,最雋永的樂章,數(shù)月乃至經(jīng)年,仍記憶猶新,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
當(dāng)今之世,崇尚商風(fēng)而冷落文風(fēng),人心浮躁,親情疏離。不讀書者大有人在,或曰“得意進官場,失意寫文章”,嘲諷好書之人的迂腐窮酸,但卻忽略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及“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的古訓(xùn)。
莎士比亞曾言:“生活中沒有書籍,猶如生命中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猶如鳥兒沒有翅膀?!庇墒怯^之,于人于己于社會,還是讀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