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本刊學術召集人,趨勢觀察家,著有《少數(shù)派》《在大時代,過小日子》
“某某同學,來一個!”我忽然陷入一幫95后的天地,周圍都是大一大二的北郵學生。這幫孩子沒事玩起了拉歌游戲。
錄制節(jié)目前,通常會有個暖場節(jié)目。那天,在《@所有人》錄制現(xiàn)場,主角羅振宇的團隊登場之前的時間就交給了這幫95后學生哥學生姐。
“我就是不唱歌也一樣帥得不行,對不對?”第一個被拉上臺的是位小哥。其實唱得一般,但那股自信還是感染到了大家。嗯,90后的標配是自信,95后就更是了。
“我本來是一米八,可走幾千公里到這兒就變這么矮了,磨短了?!钡诙€上臺的是位矮胖的姑娘,一頭短發(fā),一副渾不吝的勁頭,也是超自信的樣子。
這幫孩子就這么玩了近一個小時。好像這么個玩法,他們可以玩上一晚。不用什么道具,他們也能夠自己嗨起來。是啊,年輕,就是最好的嗨藥。
終于,羅振宇攜他的意見領袖團隊——知識大V薜兆豐、吳伯凡、嚴伯鈞和李翔登場了。羅胖其實不胖,只是臉大。他不愧是口水專家,生動而有情懷地講了一通他理想的“百年人生”:60歲繼續(xù)干活,一干40年,在80歲時如果技術允許再生個娃(老婆聽了作何感想)。他說,壽命變長后,人如何面對?只有把原來的目的模式變成過程模式。還說,如果未來墓碑上寫著“羅振宇,1973-?”他更在乎這個“-”,這是享受人生的過程。至于那個終點,是不重要的。
騰訊的這款節(jié)目挺有追求。小企鵝不只有“王者榮耀”,還有《十三邀》《大家》《每日話題》和《棱鏡》等讓我這個傳統(tǒng)傳媒人叫好的欄目。希望這個《@所有人》能雅俗共賞。從現(xiàn)場效果看,這幫一開始玩得很嗨的學生們完全聽進去了。我的意思是,大家都忍住沒玩手機。
那天第二個登場的是當下“第一知識網(wǎng)紅”薜兆豐,他的知識付費創(chuàng)下了4000多萬元的營收紀錄,其通俗經(jīng)濟學收獲了20萬聽眾粉絲,可謂紅極一時。
薜兆豐用了一些測驗題和四個生活場景來考在場學生。比如,企業(yè)賺了利潤應該回饋社會嗎?同工同酬有利于保護弱勢者的權益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需要補一下經(jīng)濟學的課,訂閱薜老師的課件。
經(jīng)濟學是研究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方式的。我不禁在臺下想,社會學呢,也是研究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方式的。但經(jīng)濟學是理性人,社會學是社會人。企業(yè)賺了利潤應該回饋社會嗎?同工同酬有利于保護弱勢者的權益嗎?社會學認為當然應該,否則社會將不像社會,和諧、公平之類的社會理念無法實現(xiàn)。當然經(jīng)濟學的理性人模型就不這么認為了。
等知識大V們講完,我問旁邊的大學生,哪個老師講得最好?他說當然是羅振宇,第二是薜兆豐,第三是嚴伯鈞——因為他會邊講邊彈鋼琴。
實在有點難為那天的老師,表演觀點要比說觀點、寫觀點難多了,我個人是有深切體會的。你要有料,還得抓人,這可難多了。
其實那天我個人最欣賞的還是吳伯凡老師,他的演講主題是“無聊”。他說,過去30年人類最主要的發(fā)現(xiàn)就是,撐死的人比餓死的多,自殺的人比他殺的多。因為物質豐富之后,意義匱乏了。
當然,人工智能發(fā)達了,人類除了無聊還有失業(yè)。未來在機器人的辭典上,人類或許是這樣定義的:人,機器的附屬物。
那天大V們向95后大學生販賣知識焦慮,這幫本來很嗨很快樂的學生仔不知作何感想。據(jù)騰訊調查,在一線城市。95后的年輕人中,大約48%的人選擇不就業(yè),15%的人希望自主創(chuàng)業(yè),高達54%的人最向往當網(wǎng)紅。
聽說,負責這個視頻項目的就是一位90后。90后愿意加班、愿意苦干嗎?某位80后說,不干也得干。你不干,自然會有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