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浦區(qū)二聯小學大隊輔導員 常 杰
2017年12月,我作為上海代表隊的一員,參加了全國少先隊輔導員技能風采大賽?;厥啄蔷o張且充滿挑戰(zhàn)的四天,我為自己能在全國400萬輔導員中獲取這次的參賽資格感到幸運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沉思著,身為少先隊輔導員的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去擔負引領新時代少先隊員始終聽黨的話,跟黨走的重任?我想,我們要發(fā)揮工匠“學如不及”“精益求精”“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花叢”中做一名幸福的工匠!
孔子曰:“學如不及。”求知永無底止。要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功底、有仁愛之心的教師,就需要我們不斷堅定政治信仰和政治自覺,錘煉自身的功底。作為一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輔導員,“博采眾長、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如琢如磨”的學習態(tài)度是我在少先隊工作崗位上翩然前行17年最為恒久的動力。
博采眾長是為了厚實底蘊。《少先隊管理學》《上海少先隊發(fā)展史》《當好大隊輔導員》《輔導員》《少先隊活動》……在我的案頭總是擺放著這些書籍和雜志,每一次的細讀都開啟著我與少先隊專家、前輩們的一次次紙上邂逅。名師大家的精湛、后備新秀的智慧讓我對于少先隊工作逐步從疑惑重重到撥云見日,由底氣不足變游刃有余。
仰望星空是為了明確方向。除了積淀少先隊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我更是時刻關注著少先隊改革的走向和任務,《少先隊改革方案》《中國少年先鋒隊標志禮儀基本規(guī)范》《少先隊活動綱要》《少先隊動感中隊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團的講話精神》……一段段聆聽專家解讀時的筆記,一篇篇反復品讀后文件的體會都讓我在仰望星空中找到前行的方向,也堅定了用一生去固守這份紅色事業(yè)的夢想與決心。
腳踏實地是為了修煉自身。我致力于將他人經驗轉換成自己的理解,并在實踐中不斷思考與鉆研。例如,為了落實全國少工委《關于全隊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文件精神,我對十九大報告進行了細致學習,并將相關內容分解成思維導圖,在自身進一步消化的同時,也用敲黑板、劃重點的方式帶領中隊輔導員一同學習,真正做到“學懂、弄通、做實”。之后,我又在認真學習趙國強老師的《怎樣向少先隊員講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基礎上,認真地思考如何發(fā)揮少先隊員的自主作用,通過富有時代感的活動來向隊員講好十九大。于是,“厲害了,我的國”H 5微視頻大賽、中國“新發(fā)明”尋訪活動、“我為《習近平講故事》配插畫”等活動在二聯小學的校園火了起來,形成了二聯小學少先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特色。
如琢如磨是為了點亮微光。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們也需要專注于自己的學術研究,以如琢如磨的態(tài)度做少先隊的學問。也許這個過程十分地艱辛,但卻是我們傳播經驗,將夢想照進現實的最好方法。結合實踐,我在自己的少先隊活動中整合了信息科技,發(fā)揮“e+少先隊教育”的優(yōu)勢,開發(fā)了“A P P軟件支持下的隊員綜合素質數字化學習檔案”,獲得了隊員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成功申報了2016年上海學校德育“德尚”系列研究重點課題,2017年上海市少先隊科研課題,并在2017年榮獲中國在線教育獎勵基金2017年優(yōu)秀項目。持續(xù)而執(zhí)著的研究,一路的摸爬滾打,讓我在少先隊活動的評價上摸索到了一些經驗,盡管它們只是一絲微光,但也希望能點燃更多少先隊工作者對于少先隊評價的關注和延續(xù),為少先隊改革的進程點燃更多光芒。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經營、用心詮釋,追求精益求精的境地。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何嘗不是這樣?我們要用心推出更富有時代氣息的活動,打造更具有吸引力、影響力的平臺,讓少先隊的活動更有溫度、更接地氣。
小切口、聚焦點,以小求精講自主。在少先隊活動課程的實施中,我更為關注的是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少先隊員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是否會得到他們的共鳴。為此,在少先隊活動的內容選擇上,我都以小切口著手,聚焦社會的熱點問題,充分調動少先隊員的自主性和自動性,使少先隊活動課程成為他們交流思想、共同提升的大舞臺。例如,在“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中,我們就以少先隊三句銘言中的“決不向困難低頭”為主題,引領少先隊員尋找烈士如何應對困難的小故事,通過說一說、演一演的形式,感悟烈士們決不向困難低頭的頑強毅力。之后,我們再組織隊員互相交流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困難,并經過互相支招引領少先隊員傳承先烈精神,將“決不向困難低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求規(guī)范、重隊味,凸顯隊性有style。少先隊活動與其他德育活動最顯著的區(qū)別就在于它的隊性。它是屬于少先隊的課程,它的存在是為了增強隊員對少先隊的歸屬感。為此,我非常注重少先隊活動的規(guī)范性。輔導員、家長志愿者、隊員都佩戴領巾參加活動;唱響隊歌,規(guī)范敬禮;嚴格遵守隊會儀式的基本程序,都讓我們的少先隊活動更有儀式感,更凸顯隊性,讓隊員們在活動中增添了對少先隊的歸屬感,形成身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
求創(chuàng)新、有趣味,吸引隊員很fashion。要想讓少先隊活動能像磁石一般牢牢吸引隊員,就要選用隊員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少先隊活動課更時尚。讓隊員發(fā)自內心地熱愛隊組織、愿意參加隊的活動。為此,我憑借著敏銳時代“嗅覺”,帶領中隊輔導員們一同挖掘極具時代特色的豐富內涵,創(chuàng)新愛黨教育的新鮮載體。我請來空軍政治學院的教授通過《說說閱兵那些事兒》為隊員講閱兵,感受國家的強大;我?guī)ьI隊員去調查家人的淘寶購物車,在《看看淘寶購物車,說說生活新改變》活動中感受人民的幸福指數;我借用《朗讀者》的形式,在升旗儀式上開辟了《說習爺爺故事》的版塊,讓團員、隊員、輔導員輪番上臺用語言的魅力將偉大的新時代,偉大的領袖用隊員們感興趣、親切易懂、見人見事見物的方式講給他們聽。我?guī)ьI隊員們開展豎雞蛋比賽,為中隊送隊員自己繪制的國畫《耕牛圖》,在《豎蛋剪春,玩轉立春》中感受二十四節(jié)氣的精彩;我號召隊員聽爺爺奶奶講故事,和爺爺奶奶拍萌照,向爺爺奶奶學技能,在《我的長輩萌萌噠》活動中傳承家訓、孝親敬老。隊員們在玩中學、動中學,不斷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不斷增進文化自信。我在二聯少先隊中聆聽隊員需求,創(chuàng)立《紅領巾真情快遞公司》,傳遞隊員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的真心話、心里話。我還深入中隊,創(chuàng)建《智建中隊創(chuàng)客+》,圍繞“動感中隊五小活動”,讓隊員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解決中隊的實際問題。當隊員們?yōu)樾」氖衷O計的陪練——智能機器人“棒棒”、為中隊設計的創(chuàng)客吉祥物——“涂涂”、為值日生設計的可吸式黑板擦——“智擦”在中隊發(fā)布會上展示之時,“我的中隊我來管”、“你的煩惱我來幫”的良好氛圍在中隊氤氳回蕩,少先隊員的自主能力得以提升,中、小隊的少先隊組織作用被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活動中被具體化、榜樣化、人格化。
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稱為匠人。匠人需要不斷研究、探索,在某一領域上獨辟蹊徑,改革創(chuàng)新。多年的輔導員經歷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輔導員不是獨立作戰(zhàn),學校少先隊更不是少先隊員政治啟蒙的孤島,我們要去聆聽隊員心聲,獲取家長的理解,爭取社區(qū)支持,才能走出一條少先隊社會化發(fā)展的新路。為此,在少先隊活動的陣地建設中,我就不斷嘗試改革創(chuàng)新,勇于開辟出一條少先隊活動社會化的新路。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先后參加了上海市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學習,并主動走進學生家庭,聯系社區(qū)團委,采取“聚散結合,相得益彰,三位一體,共同作用”的方式開展活動。
家校聯動,相得益彰。我請家長參與少先隊活動,積極爭取家長對少先隊活動的支持度。例如在三年級10歲生日中,我就展開了《奔跑吧,family》實踐尋訪類的少先隊活動,請來家長與隊員一起組成家庭隊,并一同在吳淞炮臺公園展開尋寶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吸引了隊員,也受到了許多家長的追捧。活動中,他們跑得瘋、玩得嗨,一起為完成任務而合作,一同為獲得名次而歡呼,一塊兒為失敗而互相打氣……無論是家長還是隊員,胸前的紅領巾都成為了當日吳淞炮臺公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社校合作,事半功倍。我與社區(qū)團委合作,將優(yōu)秀的社區(qū)資源帶入校門,采用了“加減乘除”的合作模式,開展活動?!凹印奔丛黾踊顒觾热?。我與控江街道團委、婦聯聯手,請來專家進學校,開展了“少年法庭”“女孩向前沖”等活動。我還積極獲取社區(qū)支持,帶領少先隊員走出校門,參觀消防隊、新華醫(yī)院急診室、國歌展示館、平涼路街道殘疾人中心,使少先隊的活動更加豐富?!皽p”即減少形式主義。例如在“老少共樂鬧元宵”活動中,隊員先是走進社區(qū)孤巢老人的家庭,在聊天中傾聽老人的故事,了解老人的需求。隨后隊員們在點心老師的幫助下,根據孤巢老人的實際情況,制作了為糖尿病老人設計的蔬菜餡料的蒸湯圓;為牙口不便老人設計的紫薯迷你小湯圓,并為孤巢老人送上湯圓,與老人們把手言歡……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讓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也初步關注到了社會的養(yǎng)老問題。“乘”即疊加社會資源。我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借力打力,使少先隊活動能事半功倍。例如在全國第四個“國家憲法日”中,我借助控江路街道司法的資源優(yōu)勢,聯合請來控江派出所的田小松警官和尚佳律師事務所的湯煒華律師走上講臺,為師生普及憲法基本知識。他們的講座圍繞一個個案例展開,生動又接地氣,隊員們聽得津津有味,也真正感受到:原來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還請控江路街道司法所把展覽搬進了學校,將《青少年保護條例》《憲法》等法律法規(guī)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漫畫予以展示,讓隊員們在看看、讀讀、想想、議議中汲取了更多法律知識。“除”即活動化整為零。為了讓少先隊活動針對性更強,我們下發(fā)調查問卷,了解隊員最想參加的社區(qū)少先隊活動,隨后將不同需求進行分類,開設了“我與父母做相冊,愛要大聲說出來”手工相冊親子培訓、“做種花高手、扮美麗家園”多肉種植培訓等多個微型課程。同時,我也與街道婦聯攜手,關注少先隊員的心理問題,帶著心理咨詢師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個案研究。一個個豐富的活動有效解決了少先隊活動與家庭、社會生活銜接不夠緊密的問題,也讓少先隊的活動陣地更豐富,更鮮活。
有一種情懷叫紅領巾,有一種光榮叫少先隊,有一個稱號叫輔導員。我們都只是輔導員洪流中的一個個小水滴,但如果我們抓住新時代契機,發(fā)揮我們的匠心精神,多一份信仰、多一份情懷、多一份擔當,定能成為一股清泉,為我們鐘愛的少先隊事業(yè)灌溉出遍地鮮花、滿園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