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江 君,徐 君,朱建華,姜紅衛(wèi)
(蘇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江蘇 蘇州 215155)
荷花(NelumbonuciferaGaertn.),睡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為中國十大名花中唯一的水生花卉,有花蓮、子蓮和藕蓮3種類型?;ㄉ?,即觀賞荷花,其花型、花色豐富,是濕地造景中重要的水生植物[1]。江蘇省濕地資源豐富。近年來,荷花在濕地中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大,且多栽培在淺水區(qū)域,而在實際應用中,荷花常常遇到深水環(huán)境,不同品種對深水環(huán)境的適應性差異大,選擇適合深水栽培的品種很困難。
關于篩選適宜深水栽培的觀賞荷花品種的研究甚少,僅見李祥志等[2]對20個盆栽荷花品種通過逐步增加水深至1.4 m,觀察葉片表型變化。但江蘇地區(qū)湖泊濕地,水深多在1.8 m以上,且在實際栽培中,荷花的形態(tài)特征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3-4]。有關觀賞荷花在深水環(huán)境下葉片、花朵的質(zhì)量性狀及數(shù)量性狀都是判斷荷花是否耐深水的重要依據(jù)。本研究以25個觀賞荷花品種為材料,對其在1.8 m深水栽培后葉片和花朵的質(zhì)量性狀、數(shù)量性狀等生長期的物候特征進行觀測,為濕地造景提供豐富的品種選擇和技術參考。
試驗材料均取自蘇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荷花資源保存圃,共計25份荷花資源(見表1)。2015年4月10日,選取頂芽飽滿、生長一致的兩節(jié)半藕作為試驗材料,種植于荷花深水種質(zhì)資源圃(長1.5 m×寬1.2 m×高1.8 m)中,池中填埋肥力較高的湖塘土,土層厚度30 cm,單個小池增施有機肥1 kg,攪拌均勻。每個池子栽培品種1個,每個品種挑選健壯的種藕2枝,種植后水位增加至1.8 m。水位通過水泵和閥門調(diào)節(jié),水深誤差控制在±5 cm以內(nèi)。
2015年4月至10月,于每天8:00—10:00進行觀測,并記錄數(shù)據(jù)。表型變化通過直接觀察和數(shù)碼相機拍照記錄,數(shù)量變化用卷尺測量(測量結果精確到整數(shù))?;?葉)高、花(葉)徑觀察前10個出現(xiàn)的樣本(少于10個,全部測量),取平均值。各品種從第1朵花初開,至最后1朵花凋謝之日止為記錄花期。
調(diào)查方法參考王其超、張行言編制的《荷花新品種記載項目》記載標準[5],略做調(diào)整?;ǘ湫誀钣涗浕ū?單朵花盛開時,池邊至花柄花蒂處的高度+水深度)、花徑(單朵花盛開時的直徑)、花期;立葉高(單朵花的伴生葉在花朵盛開時,池邊至葉柄頂端的高度+水深度),葉片性狀記錄包括最長葉徑(單朵花盛開時,伴生葉的長徑)、最短葉徑(單朵花盛開時,伴生葉的短徑)。
從氣溫整體趨勢(如圖1)可見(每10 d劃分為1個氣候區(qū)域),氣溫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1—4氣候區(qū)域氣溫相對平穩(wěn),最高溫度均值分別為25.3,29.9,28.5,30.6 ℃,最低溫度均值分別為19.8,23.0,23.2,25.6 ℃,部分觀賞荷花進入花期;5—6氣候區(qū)溫度急劇升高,最高溫達到40 ℃,最高溫均值達到32.3,38.2 ℃,觀賞荷花全部進入花期;7—10氣候區(qū)域的溫度高且趨于平穩(wěn),最高溫均高于30 ℃,均值分別為33.7,35.4,33.3,31.0 ℃,觀賞荷花生長旺盛;11—14氣候區(qū)域日最高氣溫均值下降到30 ℃以下(27.3—22.9 ℃),日最低氣溫下降到22 ℃以下(21.9—18 ℃),觀賞荷花生長緩慢;15氣候區(qū)域的最低氣溫急劇下降,最低到10.0 ℃,超過荷花生長的溫度極限18 ℃,觀賞荷花生長基本停止。
表1 供試荷花品種
圖1 荷花生長期天氣動態(tài)變化
深水栽培后,各品種浮葉葉柄出現(xiàn)不同程度伸長,邊緣浸水處褐化、焦枯。5月10日, ‘金鳳展翅’立葉伸長生長明顯,隨后,各品種立葉陸續(xù)伸出水面?!镇滉枴_城拂翠’‘瑤池之云’‘金鳳展翅’‘瑤池之星’‘金碧留香’ ‘中國古代蓮’ ‘冬日紅’ ‘連云港冬荷’‘紅玉’‘嫦娥醉舞’11個品種無明顯脅迫癥狀,葉片自然外展,綠色,葉柄堅硬直立,出現(xiàn)立葉,開花正常;‘紅建蓮’ ‘重慶紅’ ‘京廣一號’ ‘笛女’ ‘春不老’ ‘星空牡丹’ ‘牧童’ ‘霸王袍’ ‘友誼牡丹蓮’‘普者黑白荷’10個品種葉片有輕微的損傷,表現(xiàn)為個別立葉卷曲,邊緣水漬狀腐爛,開花正常;‘建鄉(xiāng)壯士’‘瑤池之辰’葉片黃綠,邊緣浸水處失綠,不開花;‘中山紅臺’‘楚天舒’葉片褐化、 萎蔫、 焦枯,最終死亡。深水栽培,共21個品種仍能開花,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2.3.1 觀賞荷花深水栽培下葉柄和花柄高度、數(shù)量性狀變化 如圖2所示,按照葉柄高度,將21個觀賞荷花品種劃分為5個類群,即最短葉柄類群(≤2.0 m),有1個品種;短葉柄類群(2.0—2.2 m),包括4個品種;中葉柄類群(2.2—2.4 m)包括10個品種;高葉柄類群(2.4—2.6 m)包括3個品種;極高葉柄類群(2.6—3.0 m),包括3個品種。中葉柄類群最多,占比47.6%,高葉柄類群和極高葉柄類群分別占14.3%。
圖2 荷花品種葉柄高度類群劃分
如圖3所示,花柄高度變化規(guī)律與葉柄高度變化趨勢類似,開花品種共21個,劃分為5個類群,即最短花柄類群(2.0—2.2 m)包括3個品種;短花柄類群(2.2—2.4 m)包括6個品種;中花柄類群(2.4—2.6 m)包括6個品種;高花柄類群(2.6—2.8 m),包括3個品種;極高花柄類群(2.8—3.2 m)包括3個品種。
圖3 荷花品種花柄高度類群劃分
整體而言,短中高度類群品種比例最大,極長和最短高度類群比例最小。高葉柄類群和高花柄類群、極高葉柄類群和極高花柄類群品種種類相同,分別為‘太空驕陽’‘臺城拂翠’‘紅玉’;‘冬日紅’‘連云港冬荷’‘金鳳展翅’開花正常,均無明顯脅迫癥狀。
2.3.2 觀賞荷花深水栽培下葉徑、花徑和數(shù)量性狀變化 按照葉徑大小,將21個觀賞荷花品種劃分為5個類群,即極小花徑類群(≤100 cm,VS),包括3個品種;小葉徑類群(100—110 cm,S),包括8個品種;中葉徑類群(111—120 cm,M),包括6個品種;大葉徑類群(120—130 cm,L),包括2個品種;極大葉徑類群(130—150 cm,VL),包括2個品種(見圖4)。
如圖5所示,按照花徑大小劃分,21個品種分為5個類群,即極小花徑類群(≤22 cm,VS),包括3個品種;小花徑類群(23—24 cm,S),包括6個品種;中花徑類群(25—26 cm,M),包括7個品種;大葉徑類群(27—28 cm,L),包括2個品種;極大花徑類群(29—33 cm,VL),包括3個品種。其中,荷花‘連云港冬荷’的葉徑、花徑均達到極大水平。
LL表示葉片大徑,LS表示葉片小徑
圖5 荷花品種花朵直徑類群劃分
2.3.3 觀賞荷花深水栽培下花期變化 以觀賞荷花各品種第1朵花初開為判斷標準,以10 d為極差,將21個觀賞荷花品種劃分為5個品種群,即最早花期品種群(very early group,VE),有4個品種,占19.05%;早花期品種群(early group,E)有5個品種,占23.81%;中花期品種群(medium group,M),有7個品種,占33.33%; 晚花期品種群(late group,L)有3個,占14.29%;極晚花期品種群(extremely late group, EL)有2個,占9.52%(見圖6)。
S1,S2分別表示各品種第1朵花初開日期和最后1朵花凋謝日期
圖7 荷花品種花期長度
荷花開花品種共21個,最早開花品種(9號荷花‘連云港冬荷’)開花日期為6月2日,最晚開花品種(3號荷花‘瑤池之云’)開花日期為7月23日,前后相隔52 d。
如圖7所示,超短花期品種群花期時長43— 55 d,包括3個品種,占7.3%;短花期品種群花期為59—80 d,包括 3個品種,占7.3%;中等長度花期品種群花期為85—108 d,包括8個品種,占38.10%;長花期品種群花期為112—123 d,包括6個品種,占28.6%;超長花期品種群花期為139 d,只有1個品種(13號荷花‘重慶紅’),占4.76%。
植物物候變化是由多個環(huán)境因子綜合影響的結果,其中氣溫是影響物候變化最重要的因子[6-7]。每種植物都有適宜其正常開花的溫度范圍[8-9]。6月初,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8 ℃以上,荷花陸續(xù)進入花期。荷花‘連云港冬荷’、荷花‘笛女’、荷花‘紅玉’、 荷花‘重慶紅’開花日期早于6月10日,荷花‘瑤池之云’、荷花‘金碧留香’的開花日期晚于7月10日。相同栽培條件下,不同荷花品種間第1朵花初開日期存在較大的差異,最長間隔52 d,說明除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遺傳因素也是影響植物花期的重要因素[10-11]。
同時,水分作為脅迫因子對物候的影響也十分重要[6]。水分脅迫可導致水生植物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水蓼、菖蒲、空心蓮子草通過葉片變小、葉柄變長等形態(tài)的變化適應水環(huán)境[12-13]。荷花是挺水植物,深水栽培環(huán)境下,葉柄迅速伸長,葉片伸出水面進行光合及呼吸作用,若葉柄、花柄高度不夠,會影響正常生長,甚至死亡[14]。本研究中,25個觀賞荷花品種,經(jīng)過1.8 m深水栽培,共21個品種仍能開花,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立葉高均超過1.9 m,花柄高均超過2.0 m。荷花‘冬日紅’、荷花‘連云港冬荷’葉柄高度超過2.5 m;荷花‘金鳳展翅’、荷花‘連云港冬荷’花柄高度超過3 m;荷花‘連云港冬荷’、荷花‘臺城拂翠’葉徑超過70 cm;荷花‘霸王袍’、荷花‘太空驕陽’花徑超過30 cm。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相同栽培條件下,不同觀賞荷花品種間對深水環(huán)境適應的差異性,導致了數(shù)量性狀均產(chǎn)生較大的差異。
此外,溫度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影響花期[15-16],深水栽培環(huán)境下,水溫較低,可導致花期整體延遲。植物花期受光周期條件的控制[17],深水栽培環(huán)境下,光照較弱,可導致荷花整體花期縮短。
本研究中,不同品種從6月初至7月底陸續(xù)進入花期,至10月中下旬開花結束,長花期和超長花期品種(花期天數(shù)超過112 d)數(shù)量達到7個,其中,荷花‘重慶紅’為超長花期品種,花期長達139 d。早花期品種達到4個,其中,荷花‘連云港冬荷’,6月2日進入花期。荷花不同的開花日期及花期長度,為以特定花期為目標性狀的定向育種提供了親本選擇。經(jīng)深水栽培的觀賞荷花,其不同的葉高、花高、葉徑、花徑、開花日期及花期長度,可為濕地造景提供豐富的品種選擇。
參考文獻:
[1] 張行言, 王其超. 中國荷花品種圖志[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6.
[2] 李祥志, 劉兆磊, 陳發(fā)棣,等. 荷花耐深水評價體系及耐深水鑒定[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 42(3): 679-682.
[3] 杜鳳鳳, 劉曉靜, 常雅軍,等.基于SSR標記的荷花品種遺傳多樣性及群體結構分析[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 25(1): 9-16.
[4] 徐惠強. 江蘇濕地現(xiàn)狀及保護對策[J]. 江蘇林業(yè)科技,1998, 25(2): 53-59.
[5] 張行言, 陳龍清. 中國荷花新品種圖志Ⅰ[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1.
[6] 王連喜, 陳懷亮, 李 琪,等. 植物物候與氣候研究進展[J]. 生態(tài)學報, 2010, 20 (2) :447-454
[7] 郝日明, 張 璐, 張明娟, 等. 影響南京地區(qū)桂花秋季開花期變化的關鍵氣候因子研究[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06, 15 (3): 31-34.
[8] 張吉順, 張孝廉, 王仁剛,等. 環(huán)境脅迫影響植物開花的分子機制[J]. 浙江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6, 42 (3): 289-305.
[9] HUBERMAN M, RIOV J, ALONI B, et al. Role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auxin content and transport in high temperature-induced abscission of pepper reproductive organs[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97, 16(3): 129-135.
[10] 張往祥, 魏宏亮, 江志華,等.觀賞海棠品種群的花期物候特征研究[J]. 園藝學報, 2014, 41(4): 713-725.
[11] 陳 莉, 石 雷, 崔洪霞,等. 莢蒾屬植物花期物候及生長對引種地年際氣候波動的響應[J]. 植物學報, 2012, 47 (6): 645-653.
[12] 陳翔高, 房偉民, 汪詩珊, 等.梅花開花物候期及加長觀賞期的研究[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1999, 21(2): 22-26.
[14] NOHARA S, KIMURA M.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NelumbonuciferaGaertn. in response to water depth and flooding[J]. Ecological Research, 1997, 12(1), 11-20.
[15] 陳芳清, 李 永, 郄光武, 等. 水蓼對水淹脅迫的耐受能力和形態(tài)學響應[J].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8, 26(2): 142-146.
[16] 王海鋒, 曾 波, 喬 普, 等. 長期水淹條件下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菖蒲(Acoruscalamus) 和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 的存活及生長響應[J]. 生態(tài)學報, 2008, 28(6): 2571-2580.
[17] KORNER C, BASLER D. Phenology under global warming[J]. Science, 2010, 327(5972): 1461-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