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求學途中的路標

      2018-05-24 08:44:03吳承學
      南方周末 2018-05-24
      關鍵詞:李澤厚王先生學術

      吳承學

      我從中文系的學生到中文系的老師,至今剛好四十年。其間所讀的書自然難以盡述,但回想起來,在人生各個階段中,曾經(jīng)閱讀的一些書,的確產生了獨特而深刻的感受。

      李澤厚《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上世紀80年代的讀書記憶是溫馨的。那個時代百廢待興,一切都是開放而自由。我們正當年輕,如饑似渴,對于各種書籍、各方面的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消化力,就像大旱之后干裂的田地,突然遇到充沛的時雨。當時,陳景潤因為徐遲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而成為全國人民的偶像,而李澤厚則是許多大學文科生的崇拜對象?!睹赖臍v程》初版是1981年,出版后洛陽紙貴,居然成為一版再版的暢銷書。這不僅是一種學術現(xiàn)象,也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人們從長期壓抑中解放出來,表現(xiàn)出對美的強烈訴求,這也是思想解放運動思潮中的一朵浪花。那時,李澤厚還是50歲上下的年輕學者。許多大學生如癡如醉地賞讀、討論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一班去春游的小孩,尾隨著老師,在鮮花怒放的郊外,觀察姹紫嫣紅的春天。那種興奮和激動,實在難以言傳。

      這是一本充滿激情與想象的藝術隨筆。書中有很多“也許……也許”這樣的推測之言,它不嚴謹,但充滿靈氣與感悟,給人以想象與啟迪。這本不足二十萬字的書,從中華文明的源頭一直講到清代,涉及哲學、藝術、美學、文學等諸多問題。你可以說它是蜻蜓點水,也可以說是畫龍點睛?,F(xiàn)在重讀此書,覺得它對中國古代藝術的許多評點,仍是不可移易的。比如李澤厚把“杜詩顏字韓文”作為盛中唐之交的藝術典范,“它們一個共同的特征是,把盛唐那種雄豪壯偉的氣勢情緒納入規(guī)范?!边@種總結相當有見地和功力。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美的歷程》并不是李澤厚的代表作。奇怪的是,此后他出版了不少思想精深的著作,讀起來卻沒有了當年的感動。細細一想并不奇怪,《美的歷程》剛好是年輕作者、年輕讀者相聚在激情燃燒的八十年代?,F(xiàn)在,李先生老矣,他的讀者也在慢慢老去。提起李澤厚和他的書,不少年輕人茫然如聞開天遺事。

      再見,那個已經(jīng)遙遠但在我們心中仍然浪漫的時代。

      錢鍾書《舊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我上大學之后,最早接觸到的經(jīng)典學術論文,就是錢鍾書先生的《舊文四篇》。這是一冊書頁極薄而分量厚重的學術著作,全書共6萬字,收入錢先生三十年間所寫的四篇論文:《中國詩與中國畫》《讀》《通感》《林紓的翻譯》。首次閱讀就被其神奇的學術魔力所震撼了,后來又讀到他的《詩可以怨》(1981年)、《也是集》(1984)、《七綴集》(1985)等以及《談藝錄》《管錐編》等論著,對其愈發(fā)敬佩。《舊文四篇》可以說是我走向學術研究上的導師,讀研究生時,我反復閱讀、揣摩《舊文四篇》,乃至像學書臨帖那樣模仿。我最早發(fā)表在《文學評論》上的論文《江山之助》《生命之喻》等文章之選題、立意與行文,深受其影響,后來才慢慢形成自己的特點。

      錢先生學術論文的寫作,可謂遠超凡俗,達到極致。把義理與文章、智慧與美感完美結合起來,是其論文寫作的顯著特點:深刻精當,閃耀著學術智慧,而且文采斐然、可讀可品,迥異于學院派的高頭講章。這在當代,罕有其匹。他善于把古今中外許多零散材料,經(jīng)過不斷淘洗、選擇與提煉,將之串成學術的珍珠之鏈。他寫論文講究章法結構、用語修辭,喜歡用機智而令人解頤的博喻妙喻,語言輕松風趣。有時不免博炫才學,但實在讓人喜歡和佩服。錢先生在學術上精益求精,我注意到錢先生論著的一個細節(jié),就是每次再版,必有許多改動之處。《談藝錄》《管錐編》如此,論文也是如此。

      錢先生積數(shù)十年所寫的學術論文,寥寥數(shù)篇而已,而皆為可傳世之作。經(jīng)常聽到一些人批評其學術零碎沒有體系云云,我就想起杜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是的,許多學者出版了一大套甚至一大柜的書,價值卻遠不如錢先生的一篇論文,甚至不如《談藝錄》《管錐編》中的寥寥幾句斷語。漫山砂礫,難比半顆鉆石;滿車魚目,不如一粒珍珠。在這個學術GDP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年代,令人長憶錢鍾書。

      王運熙《王運熙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開始讀王運熙先生的書,開始并沒能領略其妙處,但越讀越有味道,慢慢體會到有一種叫返樸歸真的學術境界。后來隨王先生讀書,益發(fā)體會到這不但是當代學術中的清流,也是古人所倡的高尚人品與文品合一的典范。

      陳尚君先生曾撰《學問是天下最老實的事情》一文以紀念王先生,其文甚佳。我接著這句話:好學問應該是聰慧之人所做的老實之事。王先生天分極高,二十多歲時,就以漢魏六朝樂府研究蜚聲學界,一舉奠定了學術地位,至今難以超越。此后他在漢魏六朝唐代文學和中國批評史的研究,也都成為高峰與經(jīng)典。

      王先生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境界,而非方法。其治學方法倒是很“簡單”,就是“實事求是”。從文獻出發(fā),細讀文本,將之放到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與文體體制中去考慮,從而得出獨到之見。比如,歷來認為六朝孔稚圭《北山移文》是諷刺“假名士作偽君子”的作品,王先生則通過對周颙與孔稚圭所處的時代、交游關系及其生活方式的考據(jù),認為“《北山移文》只是文人故弄筆墨、發(fā)揮風趣、對朋友開開玩笑、謔而不虐的文章”。他把原先的“諷刺說”變?yōu)椤罢{侃說”,淡化了意識形態(tài)的色彩,似乎降低了《北山移文》的批判性,卻還原其真實面目。結合六朝盛行的游戲文學,更覺此說之有理。又如陳寅恪先生說過,唐傳奇興起是受古文運動影響所致的。王先生《試論唐傳奇與古文運動的關系》一文則認為唐傳奇與漢魏六朝的小說、雜傳類作品一脈相承,同時受到當時俗文學的影響,并非是古文運動的產物。后來,很多學者認為王先生的結論更為真實可信。

      我經(jīng)常在思考,王先生之難及之處,就在于他堅守學術良知與學術理性。其研究不預設立場、不為理論所羈縛,不受時勢所影響。他有極強的學術分寸感,對歷史的把握總能那么不偏不倚,不高不低,恰到好處。其文章平和卻另有一種特殊的魅力,非常耐讀,經(jīng)得起時間的淘洗,就像一塊寶玉,越磨越有光輝。初次讀王先生的文章,你可能會覺得過于平淡無奇。若干年后再讀,你會發(fā)現(xiàn),王先生的觀點仍顯得準確而精當。讀他的論著,可以領略到好的學術確實具有超越性。曹丕《典論·論文》說文章是“不朽之盛事”,所以古之作者把生命寄托在翰墨書籍之中:“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每讀王先生的著作,我就想起這句話。王先生不過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一位無權無勢的布衣教授,但他的文章足以使其“聲名自傳于后”。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灣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這是我近年讀得比較多的書。我不敢妄評饒宗頤先生,不僅因為他離我們太近,光芒過于耀眼,更是因為像我們這些按分科培養(yǎng)的現(xiàn)代學者,只能理解饒公某一方面,這種瞎子摸象式的片面研究,對饒公這樣的通人難以作整體把握和準確評價。我只談在讀饒公著作過程中的一點強烈感受:那就是饒公“命好”。有人說,做學問,拼命不如長命。這是有道理的。饒公62歲退休,那時成果雖不錯,但如果沒有后來四十年的工作和滾雪球式的名譽積聚,肯定沒有那么大的成就,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大的影響。饒公自己說:“龔自珍只活到四十九歲,王國維五十歲。以他們五十歲的成績,和我八九十歲的成績比較,是不夠公平的?!别埞膲勖三徸哉浜屯鯂S兩人合起來都要長。對于人文學者來說,長壽的確重要,但“命好”比長壽更重要。

      饒公“命好”,首先是他的天分極高,天生做學問的命。饒公學術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博”,其研究范圍基本上覆蓋了人文科學的各個學科領域。他有一種遠遠超乎常人的極強求知欲,一種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顯得很“任性”。這也是他的天性,是“命”。饒先生打通專業(yè)和學科的“博”,不是刻意去追求的,而是率性而為,跟著興趣走的。比如,喜歡詩文寫作,所以研究楚辭學、文選學、賦學、詩學、詞學。其次,就是他遇到治學的好時代,這是天時。饒公說:“上天不僅給我高壽,而且我這輩子,亦特別幸運。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當代學術之顯學——甲骨學、簡帛學、敦煌學,皆有幸參與其事。”第三,得治學之地利。饒公學術的崛起是在1950年代以后,他恰好在香港,這是當時中外文化交流最為方便、頻繁的地方,且經(jīng)濟發(fā)達,生活寧靜,沒有什么動蕩和干擾,所以他在治學上顯得特別從容和自由。這是饒公的幸運。對于學者而言,天時、地利、人和很不容易兼?zhèn)?,而饒公兼?zhèn)淞?,這些綜合因素成就了二十世紀學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每個時代人類的智力水平都是類似的,但能否出現(xiàn)大人物,就不僅靠個體的努力,還要看時代的造化了。

      猜你喜歡
      李澤厚王先生學術
      李澤厚的哲學探索與心靈世界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1-08 08:18:47
      不速之客
      李澤厚的巧克力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論李澤厚的“實用理性”概念
      哲學評論(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警惕提升信用卡額度的騙局
      派出所工作(2017年4期)2017-05-30 10:48:04
      李澤厚老師升級太快?
      南都周刊(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學術
      見鬼了
      意林(2009年12期)2009-02-11 11:09:12
      三台县| 龙里县| 承德县| 九龙城区| 嵩明县| 桐乡市| 玉溪市| 彭山县| 嘉荫县| 刚察县| 哈尔滨市| 绍兴县| 汾阳市| 嵩明县| 楚雄市| 崇义县| 镇平县| 泗洪县| 望城县| 宿迁市| 莲花县| 静乐县| 肇庆市| 九台市| 章丘市| 永靖县| 台东市| 历史| 康保县| 嘉黎县| 吉木萨尔县| 鹿邑县| 永定县| 靖安县| 汝阳县| 青神县| 双江| 正阳县| 大竹县| 沙田区|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