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中 王青蘭 劉彩霞 馬海燕
(1.長治市人民醫(yī)院,山西長治 046000;2.長治市商業(yè)醫(yī)院,山西長治 046000)
乙肝病毒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多通過及早的接種疫苗起到預防作用。乙肝疫苗可以成功的預防乙肝病毒的傳染,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乙肝疫苗接種成功[1]。關(guān)于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因素研究比較多,不同地方的人群出現(xiàn)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為了更好的了解本地區(qū)接種乙肝疫苗情況,對本地區(qū)接種乙肝疫苗的人群出現(xiàn)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進行分析,為減少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發(fā)生提供可靠依據(jù)。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來本院接種的775例,38例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患者進行研究,作為試驗組,選取同期的接種成功的248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無乙肝病史;(2)無乙肝疫苗接種過敏史與接種史;(3)18歲以上健康成人;(4)抽血檢測血清HBsAg、HBsAg陰性者接種乙肝疫苗。排除標準:(1)資料不全的人群;(2)不合作的人群。經(jīng)過本醫(yī)院倫理學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對2組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而確定影響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因素。
(1)基本資料的分析
主要對2組對象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生活習慣(吸煙、飲酒)、體重指數(shù)、乙肝家庭史、乙肝病毒暴露史等情況進行問卷的形式調(diào)查。吸煙為平均每天大于1支;飲酒為平均每天飲白酒量大于50 g;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體重正常或低下為 BMI小于 24;超重為BMI=24-27.9;肥胖為BMI≥28。乙肝家庭史是指同居住的家庭成員中出現(xiàn)HBsAg陽性者。
(2)HBsAg和血清抗-HBs抗體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劑測定(ELISA)法對2組對象的HBsAg進行測定,嚴格按照HBsAg試劑盒(南京比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說明書進行操作。HBsAg陽性:樣品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2.1為陽性。
采用雙抗原夾心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法(IFM)對血清抗-HBs抗體進行測定,嚴格按照抗-HBs抗體試劑盒(南京比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進行操作。免疫成功為抗體滴度≥10 mIU/mL。
采用本醫(yī)院自制滿意度表對患者的滿意度問卷形式進行調(diào)查,主要對患者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5級進行評價,分數(shù)高于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60~69分為一般,30~59分不滿意,小于30分為非常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并進行χ2檢驗。用χ2檢驗對各個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對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單因素分析體重指數(shù)(BMI)、吸煙、飲酒、乙肝家族史是導致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重要因素(P<0.05),見表1。
多因素分析吸煙、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是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干預后的滿意度(97.4%)顯著高于干預前(78.9%)(P < 0.05),見表 3。
干預前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比率為5.0%(38/775),干預后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比率為0.13%(1/775),干預前后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比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單因素分析[例(%)]
表2 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多因素分析
表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的比較[例(%)]
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肝病毒的傳播,但是在乙肝疫苗的接種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乙肝疫苗不應答。本研究對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與吸煙、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有關(guān)??偨Y(jié)不同年齡段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有關(guān),因此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發(fā)生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進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緩解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發(fā)生。
分析引起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因素,針對引起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因素進行相應的干預及預防,對于人自身的生活習慣,主要通過告知患者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吸煙少喝酒或戒掉吸煙和喝酒的習慣。飲食習慣也可能影響接種失敗,為此要告知患者要合理飲食,肥胖會引起接種失敗,同時也會引起其他嚴重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使用高纖維食物,使用綠色蔬菜水果,少使用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類,控制體重在正常的范圍內(nèi)。對于有乙肝家族史的患者接種的失敗率比較高,因此對于這類患者選擇其他方式進行接種[2]。
及時對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因素進行相應的干預,可以改善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發(fā)生。對接種失敗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根據(jù)醫(yī)生的叮囑,改善患者的自身條件,達到一定合適的條件再進行接種。本研究通過預防干預后接種失敗的患者再次進行接種,減少了接種失敗率,而且患者的滿意度比較高。由此可見,對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的患者進行預防干預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引起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因素與吸煙、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有關(guān),通過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可以減少乙肝疫苗免疫失敗發(fā)生。
[1] 吳華,徐立中,張雪珍,等.兒童乙肝疫苗再免疫失敗的危險因素探討 [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4,12(8):6-8.
[2] 于艷麗,張明五,余運賢.乙肝疫苗接種無(弱)應答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J]. 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3,29(1):148-151.